時去萬般皆同寂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77)
艾 慧
時去萬般皆同寂,運來乾坤任縱橫。
非是此在無常宰,唯緣化變未識窮。
呂國英先生此四言哲詩,以時空觀照為經緯,蘊藏深邃辯證思維。
首聯“時去萬般皆同寂,運來乾坤任縱橫”構築時空二元辯證:時間維度下萬物終歸沉寂,機遇維度中天地盡可馳騁,暗合道家“靜極生動”之旨。
頸聯“非是此在無常宰,唯緣化變未識窮”以否定之否定的哲思方式,解構無常宿命論,揭示宇宙恒動本質——並非存在受制於無常,實因認知未達化變之窮極。
全詩在佛道哲思中注入存在主義追問,以“寂”與“縱橫”的張力,“宰”與“化變”的博弈,構建起動態的宇宙認知模型,彰顯東方智慧中“即體即用”的超越性思維。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