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2月24日電 題:潮州“90後”許澤榮代表:盼瓷器藝術新品燃爆全球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蛇年春節剛過,廣東潮州“90後”小伙許澤榮一邊忙著創作燒制窑變瓷器,一邊馬不停蹄地開展調研,瞭解陶瓷工藝人才隊伍現狀,醞釀提出有關傳統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建議。
許澤榮雖然年輕,卻已是潮州知名陶藝家。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分享履職心得,表達了他的新期盼。
潮州有著“中國瓷都”美譽,陶瓷工藝薪火不斷,千年相傳。“自幼,我便沉浸于家鄉無處不在的陶瓷氛圍之中,大街小巷彌漫的泥土芬芳與窑火氣息將我牽引向陶瓷藝術世界。”許澤榮說。

在潮州市許澤榮窑變藝術館,眾多造型獨特、色彩絢麗的瓷器藝術品擺放在橱櫃中。練泥、素燒土坯、施釉、燒窑、修底……一塊塊瓷土經許澤榮的手,變幻出精美的窑變瓷器。
2008年因北京奧運會與窑變瓷結緣後,許澤榮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創辦了這家藝術館。在經歷了無數次攻關實驗失敗後,他最終探索出的當代潮州窑變陶瓷藝術,被譽為“釉與火的結晶”,其窑變瓷器作品有著“入窑一色,出窑萬彩”的特點。
平常,該藝術館會舉辦各種線下活動,邀請民眾特別是小朋友、年輕人體驗捏泥巴、上瓷釉、燒瓷器。同時,許澤榮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把窑變瓷器創作過程中的艱辛、樂趣分享出去。
“以往人們總覺得瓷器工藝很神秘,其實也是很好玩的。”許澤榮表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傳播方式,可以在更多人心中種下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許澤榮深知陶瓷手藝人成長的不易,也通過與其他工藝大師的交流,瞭解到目前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存在多重困難。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建議以多途徑培養非遺傳承人才為核心,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與系統性保護;結合農村發展需要,以工藝美術為載體整合鄉村資源,打造鄉村新型發展空間。相關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為廣東乃至全國非遺保護、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借鑒。
許澤榮持續關注陶瓷工藝傳承人才青黃不接這一老難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出現了斷層問題,而且比較嚴重。”在調研中,許澤榮發現,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廣東潮州等地陶瓷工藝發展勢頭良好,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凸顯,其中就包括傳統工藝人才培養成本高企。
“一名學生在學習技藝的過程中,要耗費很多材料、費用和時間,最後還不一定能出師,這就成為傳統工藝傳承面臨的最大現實問題。這需要大家來探討研究解決,國家再出一些政策扶持,讓年輕人掌握傳統手藝。”他說。
今年全國兩會,許澤榮打算提出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對傳統工藝人才培養、載體建設、品牌培育、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扶持鼓勵,通過“科技化”“藝術化”“多元化”的創新路徑,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時,許澤榮還準備在廣州、深圳等城市,全力打造集展示、交流、創作、交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瓷器藝術綜合平台,為更多的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展示舞台。
在創新傳播方式方面,許澤榮做了新嘗試。去年,許澤榮在小紅書、抖音等網絡社交平台對窑變瓷器作品進行展銷,獲得巨大的流量,“線上一年收到的傳播效果幾乎可以頂得上線下十年,這讓我們感到很意外。”
近年來,許澤榮創作的多件窑變瓷器作品被作為禮品,贈予外國元首。他希望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讓世界進一步認識當代中國藝術陶瓷。
“中國瓷器在古代就深受西方社會喜愛,相信今天我們能做得更好。”許澤榮認為,要堅定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自信,在作品中融入更具中國特色的元素。
他進一步舉例說,近期火爆“出圈”的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就是把中國元素發揮到了極緻,一步就爆火,而且成功推向了海外。他期盼,中國瓷器界也能做出一兩款燃爆全球的藝術作品。
【記者手記】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了初心。年輕的許澤榮代表,出於對傳統陶瓷工藝的熱愛,已潛心瓷藝十餘年,並探索出當代潮州窑變陶瓷藝術。
所謂“窑變釉”,即器物在窑內燒成時,由於窑中含有多種呈色的化學元素,經過氧化或還原作用,出窑後呈現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許澤榮在國家級、省級的參賽評比中斬獲80多項金銀大獎,有多件作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場所展示並被收藏。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後,許澤榮加強了學習,積極履職,併發揮自身優勢,先後提出有關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加強村醫隊伍建設等多項建議,並得到中國有關部門的回應,推動了社會發展進步。
在全國兩會上,越來越多的“90後”代表委員亮相,他們主動深入基層傾聽民意,積極建言獻策為民解憂,奉獻青春力量,把年輕人的聲音帶到參政議政的平台上,也以自信和從容展現著新一代的風采。今年全國兩會上,“90後”代表委員會有何種精彩的表現,人們充滿期待。(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