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華|戲曲)在川劇裡夢回東坡

中新社成都12月18日電 題:在川劇裡夢回東坡

作者 王利文

2024年,陳智林“夢見”蘇東坡近30次。在北京、杭州、眉山,無數觀眾不為川劇“絕活”走進劇場,祗想看看這位四川省川劇院院長如何演繹蘇軾。

常州風雨夜,煙霧四起,僕從給白髯“東坡”披上青衣。“人生何必到百歲?一坡自有一歌隨。吾生不惡死不墜,再把清歡賦幾回。”

惠州造橋、黃州悟道、壯賦赤壁、烏台詩案……在川劇《夢回東坡》中,“東坡”用八個夢境回溯年輕的自己。演出畢,許多人一邊為東坡與妻子王弗的分離哭泣,一邊為正值花甲之年的陳智林歡呼。

實際在演出中,台下笑聲占據主導。在赤壁,王弗想要加入愛人的詩酒局,但因略少文化,祗吟出赤壁是“麻麻雜雜、黑咕隆咚”;而東坡情急下表白愛妻時,脫口是“我愛你,興來時一曲山歌驚雨;我愛你,悶來時一口方言罵母雞”。

2024年春,在川劇《夢回東坡》中,陳智林飾演蘇東坡(右)。左為妻子王弗。(四川省川劇院供圖)

陳智林評價《夢回東坡》是“帶淚的喜劇”。“你看我們四川出土的‘說唱俑’,兩肩高聳,著褲赤足,開懷大笑,都是歡樂的形象。”陳智林說,這就是四川人的精神內核,我們可能會遭遇磨難,但仍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豁達處世,幽默輕鬆。

1912年,薈萃不同班社的“三慶會”在成都悅來茶園組建,自此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腔融為川劇”。光臨成都的市井茶園,泡上蓋碗茶,便可從《白蛇傳》看到《望娘灘》,看往來行人為川劇鑼鼓駐足。

很多人對川劇的聯想祗有“變臉”和“吐火”。但作家汪曾祺寫道,川劇“文學性高”,能找出“月明如水浸樓台”這樣的唱詞,連“川醜都有書卷氣”。

陳智林認為,儘管以絕活聞名,但絕活與川劇是“術”與“道”的關係。飾演東坡時的獨特技法,如摺扇、髯口功和水袖等確實吸引眼球,但真正打動觀眾的是人物“平淡生活中真實的愛”。

圖為2016年的一次川劇絕活變臉表演。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今年5月末,被譽為“中國戲曲界三駕馬車之一”的魏明倫辭世,這位敢讓武則天、賈寶玉、安娜·卡列尼娜等角色同台的劇作家,留下《中國公主杜蘭朵》《夕照祁山》等先鋒作品,啟迪後來的川劇創作者。

“巴山蜀水生川劇,也孕育了這樣的‘巴蜀鬼才’。”陳智林與魏明倫生前亦師亦友,參演過後者創作的《易膽大》《巴山秀才》等作品。他說,魏老作為熱愛生活的川人典型,始終將巴蜀文化情懷及對社會的洞察關切寓於作品,並自然流露出來。

11月15日,新編川劇《丁寶楨》在成都上演,劇中丁寶楨(右)及其夫人準備烹制宮保雞丁。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精神,體現在四川省川劇院最新創作中。《大千世界》《晏陽初》,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陳智林為新戲站台,也為川劇活化奔走。今年9月,川渝兩地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同步施行;11月,川渝兩地川劇院簽署《成渝兩地川劇經典劇目交流展演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加強各川劇流派保護傳承,共同打造“出圈”精品。

據《夢回東坡》的最新演出安排,陳智林決定從“與聖人比肩”的夢中醒來,力推青年演員雷雲飾演東坡。而今,陳智林的日常是在社交平台推廣川戲詩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