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11月1日電 題:透視長江文明的形成發展和特點
——專訪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長劉禮堂
中新社記者 張芹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流,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長江文明如何興起、演進,有何顯著特徵?其與世界其他大河文明如何交流互鑒?近日,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長劉禮堂教授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何為長江文明?長江文明是如何興起的?
劉禮堂:長江是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它源於青藏高原,穿過川藏高原、巴蜀平原、江漢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帶,最終注入東海,總長度6300餘千米,流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千米。
位於北緯30度線附近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沛,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適宜農作物種植的土地,為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自然條件,具備較大的文明發展潛力。
過去,國際學界判斷一個考古學文化進入文明社會的三要素是冶金術、文字和城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則提出了包括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和分化加劇、出現階級,權力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等更加科學全面的文明判斷標準,讓我們對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有了更深入理解。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它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華文明的兩大源泉,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長江文明的興起,以稻作文明、青銅文明和玉文明為三大引擎。其中,稻作文明是長江文明的經濟基礎,為長江文明的孕育和發展提供了土壤和養料;青銅文明既關乎農業生產,也與政治軍事、宗教祭祀等活動密切相關;玉文明則反映出先民的宗教信仰、審美意識等精神文化面貌,是長江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級成果。這三大引擎作為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共同推動了長江文明的興起與發展。
中新社記者:長江文明歷經了怎樣的演進過程?
劉禮堂:長江流域自西向東,海拔落差大、流域面積廣,土壤和氣候差異大,也因此造就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文化習俗差異,形成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長江上、中、下游文化分區,構成了長江文明、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
長江流域分佈著眾多的史前文化遺址。如,長江上游三星堆遺址、長江中游屈家嶺遺址與石家河遺址;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等。這些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遺跡,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等,展示了長江流域史前文明的高度發展。例如,良渚遺址發現的巨型古城遺址和大型水利工程,標誌著長江流域早期城市和地域國家雛形的誕生。
夏商周時期,長江流域的文明逐漸與中原地區的文明相互交流、融合;秦統一六國後,長江流域的經濟和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絲織業、陶瓷業等手工業發達;隋唐時期,隨著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長江流域與中原地區的聯繫,促進了經濟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
近代以來,長江流域成為中國近代化的前沿陣地。長江流域的城市成為中國近代工業、商業、文化的重要中心,如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標誌。
中新社記者:北緯30度線是“人類文明發生線”,這條線穿過四大文明古國的母親河。與其他孕育人類文明的大河流域相比,長江文明有何獨特之處?
劉禮堂:人類的起源、生存、延續都離不開水的滋養。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擇水而居的生存方式。北緯30度線附近,因兼具充沛的水熱條件,成為最有利文明發生發展的地段。例如,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於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之於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之於古印度文明,黃河、長江之於中華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大河文明都以農耕經濟為基礎。在農業技術不發達的上古時期,大河流域適宜的溫帶、亞熱帶氣候,加上水源充足、取水便利,形成了巨大的光熱優勢和灌溉優勢,因此得以孕育城市和國家,文明發展遠遠早於其他區域。
相較於其他大河文明,長江文明最顯著的特徵有三點。
第一,長江文明的農耕以稻作為主,而其他大河文明往往以小麥種植為主,黃河流域起初種植粟、黍等作物,後來也逐漸接納了小麥。20世紀70年代,長江流域浙江余姚發現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馴育稻谷的時間推定為距今七八千年。20世紀90年代,湖南道縣玉蟾岩還出土了距今萬餘年的人工馴育稻谷,早於黃河流域的粟作產生時間。相較於麥作、栗作等,稻作農業對地形條件和灌溉技術要求更高,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明,水熱同豐的長江流域是世界稻作農業的搖籃之一。
第二,長江突出的航運能力使得長江流域的商業文明也很發達。《尚書·禹貢》對於長江水運就有記載,楚國文物“鄂君啟節”中也有兩件與水運貿易有關的“舟節”(戰國時期水陸通行符節),可見長江流域的商業文明起源很早。
第三,長江文明還與黃河文明共享一個特點,即“全流域文明”。很多大河文明在早期僅限於干流或河口三角洲地區,而長江文明、黃河文明的範圍不僅覆蓋上中下游,還向兩岸延伸數百上千公里,囊括了眾多支流流域。使得長江文明、黃河文明能够通過支流流域緊密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文明整體,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籃。也凸顯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和極為突出的包容性。
中新社記者: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之間有過哪些交流互鑒?
劉禮堂: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之間存在著諸多交流互鑒,主要體現在經濟與貿易的往來,以及文化的傳播與融合等方面。
恒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間很早就通過滇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互通有無。西漢時期,中國又相繼打通了北方的絲綢之路和東部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恒河流域的佛教文化和佛教造像沿此三大通道傳入中國。
又如,起源於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傳播到湄公河流域、恒河流域;生產於長江流域的茶葉、絲綢、瓷器,遠銷尼羅河流域、多瑙河流域;西亞兩河流域的冶煉技術等,也深度參與了長江文明的成長。
世界大河文明各有其特點,尼羅河文明、黃河文明的天文曆法、早期文字、建築藝術,恒河文明、西亞兩河文明的宗教文化、手工藝術等,都是耀眼奪目的人類文明瑰寶。而中華文明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長江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同樣具有突出的延續性和包容性。幾千年來,長江文明無不在吸收著流域以外各種文明元素而不斷更新發展。同樣,千百年來長江流域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樣態、可持續發展的文明理念、多元文化交融創新的文明格局,也為其他大河文明提供了借鑒。
中新社記者:對於促進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鑒,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劉禮堂:一方面,要讓世界對長江文明的瞭解從符號深入到價值理念。這就需要更好地挖掘、整理、研究、宣傳大河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加大力度為今天的文明對話提供經驗和支撐。在世界範圍內挖掘大河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遺產,不僅有“存史”的作用,更能够對當代文明對話產生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要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長江文明。積極推動其他文明“引進來”和長江文明“走出去”,主動尋找與其他大河文明加強對話的機會,將更多的外國文物、技藝等文明遺產“引進來”,增進對其他文明的瞭解,培養民眾的世界眼光和開放意識。
此外,文明交流說到底是人的交流。我們也應當積極推動自己的歷史考古從業者到文化遺產豐厚的大河文明國家去,廣泛參與歷史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讓我們的人員、經驗和技術“走出去”,在惠及全球同時,也加強與其他大河文明的溝通,共同守護好人類的寶貴財富。(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