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8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會見訪華的英國外交大臣。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周五在中國警告北京,其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持可能會“損害”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19日在北京,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9日訊)在經過多年的緊張關係後,雖然中英關係開始解凍,但倫敦當局在英國外交大臣訪問中國之前承諾,戴維·拉米將在烏克蘭戰爭、以及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等的背景下,就中俄關係和人權“質詢”北京。
英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戴維·拉米“重申了對中國向俄羅斯供應(軍事)裝備可能會損害中國與歐洲關係的擔憂”。他還“敦促王毅採取一切措施調查並阻止中國公司向俄羅斯軍隊供貨”。
中方則呼籲和談,呼籲尊重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言下之意,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也是包括在內的,但中國從未譴責俄羅斯於2022年發動的入侵。自俄羅斯入侵之後,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經濟和軍事關係甚至得到了加強。
丁薛祥晤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北京,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
丁薛祥表示,中英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雙方利益深度交融。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同首相施紀賢通話,就增進中英各領域交往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為推動雙邊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方願同英方一道,著眼戰略和長遠,發展穩定互惠的中英關係,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世界和平與繁榮注入更大動能。
林德偉表示,英國新政府願同中方加強建設性對話,坦誠交流,深化各領域合作,發展連貫的、相互尊重的雙邊關係,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英關係站在新起點?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David Lammy)周五前往中國,以期重啟英中關係。
英國外交大臣周五還告訴東道主,在某些領域,北京和倫敦仍存在“不同的觀點”。
但他表示,希望兩國能夠“找到空間以建設性地討論這些領域”。他說,“我們誰都不希望局勢升級或進一步不穩定。”
王毅表示,今年8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通話,就兩國增進接觸、深化合作達成重要共識,提振了雙邊合作信心。
王毅說,中英關係從歷史中走來,現在站在新的起點上。英國工黨政府提出發展長期、穩定、有戰略意義的對中關係,中方對此積極評價,因為這符合兩國關係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需要,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歷史潮流和國際大勢。
王毅表示,「台灣、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不干涉內政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雙方應相互尊重彼此關切,在平等相待基礎上加強對話,增進了解,為交流合作營造氛圍。中方同意全面恢復兩國各領域對話合作機制,積極展開貿易、金融、綠色發展、科技、衛生、教育人文等領域互利合作。
王毅表示,中方願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一道,加強對話合作,共擔國際責任,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切實促進國際公平正義和開放發展。
如果英國外交大臣只與中國做生意而不要求釋放黎智英……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10月18日星期五首次訪問中國,會見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這次訪問是英國工黨政府重新調整英中關係的一個機會。唐寧街發言人說,英國工黨政府打算根據“英國的利益”和中國建立一種“務實和長期”的關係(……)。唐寧街發言人周四堅稱:“我們希望,如果需要,我們會質疑這一關係,但同時我們也希望確定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合作。”英國外交部指出,周六,拉米將前往上海,與歐洲商界人士會面,討論“他們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以及他們如何支持英國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為“首要任務”
英國首相斯塔默將經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這和他的前任鮑里斯·約翰遜、利茲·特拉斯或者是里希·蘇納克不同,斯塔默的這些前任們讓英國和中國的關係大幅下降,尤其是特拉斯或者是蘇納克。蘇納克甚至經常將中國這個這個亞洲巨人描述為是英國的“威脅”。
捍衛人權的非政府組織敦促拉米在中國擴大討論主題。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為英國公民、香港前反對派媒體集團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辯護的律師團隊要求英國外交大臣處理黎智英的案件。現年76歲的黎智英已被監禁四年,並因“危害國家安全”罪面臨終身監禁的風險,庭審將於11月20日重啟。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代表被拒絕進入法庭聆聽庭審,該組織呼籲“無條件、立即釋放”黎智英。
黎智英辯護團隊的成員說,“如果拉米先生有意重啟與中國的關係,他必須以此為槓桿,確保黎智英獲釋。”10月11日,黎智英的兒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en Lai)在倫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擔心地說,“我的父親患有糖尿病,他已經被監禁了近四年,並且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他的健康狀況在惡化,隨時可能死亡。”黎智英的兒子還說,他已經四年沒見到父親了,他無法返回香港,因為被逮捕的風險太大。他還對英國外交大臣拉米沒有花時間親自和他見面感到遺憾。
外交仍有作用的機會
無國界記者的活動總監麗貝卡·文森特強調,“外交仍有可能發揮作用並讓黎智英獲釋,但這必須是在黎智英被定罪之前,而不是之後,那時就太晚了”。
黎智英辯護團隊的一名律師說,“如果審判就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塞巴斯蒂安將再也見不到他的父親了。情況緊急而嚴重,黎智英的案件和對黎智英的審判,是香港言論自由遭到嚴重攻擊的象徵。攻擊黎智英這樣的公眾人物,目的是恐嚇其他人不要在香港談論言論自由。”
在前往中國之前,英國首相斯塔默周三在下議院受到了前首相蘇納克的責問。斯塔默保證說,黎智英的案件是其政府的“優先事項”,政府要求“立即釋放”他。英國首相府的一名發言人也說,拉米先生7月份在老撾參加東盟峰會期間與中國外長首次會面時就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金融家和公民自由活動家比爾·布勞德(Bill Browder)在周四的《泰晤士報》上遺憾地說,這些“布滿不作為和惰性的美麗的言辭延續政府不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護在國外被監禁的英國公民的危險趨勢。”
比爾·布勞德是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的發動者。他回顧說,在香港被北京接管後,英國政府採取了反對國安法的立場,英國政府認為,國安法違反了1997年英國將香港移交給中國的聯合聲明的條款。布勞德先生警告說,“如果外交大臣與中國做生意而不要求釋放黎先生的話,他就在出賣我們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