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巴西洛可可藝術為何帶有“中國風”?

中新社聖保羅10月17日電 題:巴西洛可可藝術為何帶有“中國風”?

——專訪巴西學者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巴西和中國各處地球彼端,山川異域,風情迥然。但在巴西東南部的小城中,遊客能邂逅“澳門街”,在巴西東北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教堂裡,不乏龍、鳥獸的浮雕與繪畫作為裝飾,還能看到身著斜襟長衫的耶穌雕像。在巴西學者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Maristela Carneiro)看來,這恰是葡據時期的巴西藝術浸染中國美學的審美潛流。就此,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於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暢談巴西洛可可藝術為什麼帶有“中國風”。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曾提出,葡據時期巴西藝術的巴洛克風格,最早來源於亞洲。為什麼認為巴西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形成,受到亞洲美學影響?

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巴西藝術史研究普遍認為,葡據時期的巴西藝術是歐洲、美洲土著和非洲美學的結合,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其中也有亞洲美學的浸染。

作為葡萄牙曾經的殖民地,葡據時期的巴西藝術和建築深受歐洲影響。巴洛克藝術與洛可可藝術誕生於17到18世紀的歐洲,巴西亦深受這兩種藝術風格的影響。在巴西許多地方的教堂、住宅、公共建築,都可以看到巴洛克、洛可可風格恢弘、精緻的元素。

葡萄牙在美洲大陸的殖民與其帝國對非洲和亞洲的海上擴張,正好處於同一時期。儘管葡萄牙與其殖民地之間充斥著不平等互動和無數暴力行為,但毋庸置疑,葡萄牙乃至於歐洲人,面對的是新的語言、視角和世界觀。藝術,和其他所有知識領域交流一樣,都是流動的、雙向影響的。

葡萄牙統治下的地區也同樣如此,如巴西、安哥拉、印度果阿和中國澳門。舉例來說,在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的迪亞曼蒂納市,有三條重要的街道分別叫做“下澳門”“中澳門”和“上澳門”,都是以中國的澳門命名的。

這種雙向影響還可以在“Chinoiseries”(中國風)中看到,也就是歐洲人試圖在其藝術作品中模仿中國視覺藝術特徵的做法。16至20世紀,中國建築和其他藝術的美學深深吸引了歐洲人,這導致了歐洲及其殖民地對中國產品,尤其是瓷器的需求。中國的工藝品,成了富有歐洲收藏家的追求對象。

這種情況反過來又使得中國藝術融入歐洲藝術中,這在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中尤為明顯。在此期間,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家庭用品和建築裝飾都在強調、模仿中國的主題、裝飾圖案和風格。

隨著仿製品越來越多,中國式的叙事形式變成既定的表達主題,成為洛可可風格的“標配”。這種風格被稱為法語中的“Chinoiserie”,即“以中國風格的方式”。在葡萄牙語中,這個詞通常被翻譯為“Chinesice”,即“中式風格”。這些中式美學的流風在整個西歐留痕,而巴西在葡萄牙的影響下,也受到“中國風”吹拂。

 

中新社記者:你提到巴西洛可可風格受到“中國風”影響,有哪些典型案例?

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歐洲、非洲和亞洲的影響通過跨大西洋貿易傳入巴西。因此,影響了伊比利亞半島的繪畫、浮雕和雕塑的中國藝術風格,也同樣出現在巴西,如巴伊亞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宗教建築,就有著非常豐富的花卉和龍、燕子、獸等圖案。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薩巴拉市聖母教堂中模仿中國圖案的繪畫。  (受訪者供圖)

 

又如,在巴伊亞州卡喬埃拉的聖卡爾莫第三會修道院博物館中有一組“中華基督像”。創作者是一位在澳門居住過的法國人——查爾斯·貝爾維爾。這個雕塑群由七個耶穌基督像組成,他們的頭髮剃到額頭上,其中一人身著長衫。這些雕塑顯然帶著巴洛克-洛可可的誇張風格,但同時又結合了中國風。

另一個顯著例子是聖保羅州聖保羅市耶穌會神聖藝術博物館裡有一個木棺轎子,飾有四隻雕刻獅子,它們非常類似於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神獸:守門獅、貔貅和麒麟。教堂的其他傢具,也可以找到類似風格的裝飾。

顯然,這些影響是通過歐洲的視角過濾得來。許多創作中國風的畫家和雕塑家可能從未見過來自中國的藝術真品,但他們接觸過模仿作品,並依此創作了自己的作品,深知這是當時大眾喜愛的表現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影響是雙向的。正如中國美學吸引了歐洲精英的注意力,歐洲的品位也對中國精英產生了吸引力。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乾隆皇帝在北京建造的歐洲風格的“大水法”西洋樓。

 

中新社記者:從巴西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巴西與中國的文化融合。這對今天有何啟發?

瑪麗斯黛拉·卡爾內羅:在歐洲王國權力鼎盛時期,里斯本是日本精美工藝品、印度傢具和中國瓷器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在巴西,殖民地的精英們試圖在大西洋彼岸盡可能地重現葡萄牙大都會中的奢華生活,而“東方風格”就成了偉大、奢華和視覺盛宴的代名詞,仿佛在觸覺和視覺上擁有了來自世界另一端的片段。

如今,我們會質疑這些模式,畢竟,這種企圖將非歐洲文化元素(無論是來自中國、中東、非洲大陸,還是世界各地的其他文化)納為己有的行為,是一種異化,是對所代表文化的簡化,無法真實反映它們的複雜性。

我認為藝術能教給我們很多關於偏見、欲望、自我期望的知識以及我們對不同文化的期待。某種程度上,藝術是集體所珍視的象徵、價值觀、感知和期望的偉大綜合體。欣賞藝術始終是一個更好理解歷史、國家、文化以及生命如何尋找自己在世界中位置的方式。

因此,談論藝術和文化,就是在談論融合。一些融合是被迫的,從頭到尾都充滿了不對稱性和暴力,但並不一定總是如此。融合在許多意義上,是各民族文化生活得以成長、延續和多樣化的方式。對於藝術領域而言,不同世界的相遇可以產生獨特的視覺盛宴,將持續吸引我們的感官,代代相傳。(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