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為何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太極拳為何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
——專訪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套路教研室主任李鳳梅
中新社記者 門睿
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尚意不尚力,是中華武術集大成者。2020年,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太極拳已傳播至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太極拳為何在國際上有如此高的認可度?太極運動及其哲學內涵為什麼被海外社會廣泛接納?在走向世界過程中,太極運動如何長期保持活力?日前,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套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鳳梅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太極拳在中華武術體系版圖中處於什麼位置?其獨特之處在哪裡?
李鳳梅:中華武術體系歷史深厚,根植其中的太極拳不僅是一門武術技藝,更是中華武術文化的凝練和集大成者,在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上均有獨特的影響力。
太極拳融合了古代導引術與吐納術的精髓,結合陰陽五行學說,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太極拳的核心理念在於內在修養與身心的和諧統一。在實際習練中,太極拳通過緩慢、柔和且連貫的動作,達到強身健體、調和氣血、身心兼修的效果,幫助練習者全身心強健。
太極拳的技擊方法精妙獨到,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通過運用掤、捋、擠、按等手法,以及身體旋轉和摺叠的身法,達到化解對方攻擊、制服對手的目的。這種技擊方法既體現了太極拳的哲學思想,也凸顯了其高超的實戰技巧。
太極拳康養效果特別且具有普適性。許多人通過練習太極拳改善身體健康、緩解壓力,其動作緩慢柔和、內外兼修的特點對不同人群均有裨益。
 
中新社記者:太極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海外太極愛好者更青睞哪一流派?為什麼?
李鳳梅: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太極拳形成了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等主要流派。
海外太極拳愛好者對各個流派的喜好因地域、文化背景和個人興趣而異。整體看,楊式太極拳似更受海外愛好者青睞。楊式太極拳動作柔和緩慢、舒展大方,更易學習接受,其注重身心合一、內外兼修的理念也符合現代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此外,陳式太極拳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對於追求技擊實戰的愛好者有很大吸引力。
除流派特點外,海外太極愛好者的偏好還與傳播力度有關。通過國際賽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一些流派得以被更多人接觸和瞭解,間接增加了其受歡迎程度。
 
中新社記者:2020年,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何太極拳在國際上有如此高的認可度?
李鳳梅:隨著中華文化在海外日漸受到歡迎,太極拳作為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成為國際社會瞭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太極拳融合了中國的儒、道哲學思想,強調陰陽轉化、辯證思維、和諧統一,體現了深厚的東方智慧和哲學思考。這種文化特色使太極拳超越拳術,成為一種生活哲學和文化傳承,並得到國際認可。
太極拳的實用性和健身效果也是其在國際上備受推崇的重要原因。除鍛煉身體、提高技擊能力外,太極拳的呼吸方法和意念控制也有助於調節身心狀態,提高練習者的生活素質。
 
中新社記者:太極拳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分類為“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如何理解這一分類?
李鳳梅:學習太極拳的理想境界是通過習練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世界,實現身心和諧、內外統一。從這個角度看,太極拳的實踐藝術中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界和宇宙的哲思與洞察。
習練太極拳特別強調“天人合一”的觀念,要遵循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通過調整呼吸、身姿和動作,使自己的身體與外部環境相協調,達到身心和諧的狀態。這種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強調,正是太極拳“有關自然界的知識和實踐”。
太極拳奉“圓”為核心理念,在拳路的流轉和技擊的運用中,充分展現了宇宙間萬物循環不息、生生不息的圓融之道。這種對“圓”的追求和運用,不僅體現在動作外形上,更體現在內在的氣血運行和意念活動中。這種動作路線和技擊原理也展現了太極運動對宇宙規律的精妙洞察。
 
中新社記者:太極拳在海外還得到了哪些認可?
李鳳梅:太極拳的全球普及與發展勢頭強勁,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設立了太極拳文化中心或研究機構,致力於推廣和傳播太極文化。在體育領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設立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為“世界太極日”;國際武術聯合會將每年5月定為“世界太極拳月”。此外,太極拳還成為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的表演項目,充分展示了太極拳在世界體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中新社記者:太極運動在向世界傳播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挑戰?是如何應對的?
李鳳梅:在太極拳的海外傳播過程中,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無法避免,主要體現在中外語言溝通、審美觀念、身體鍛煉習慣及觀念等方面。
太極拳的理論和術語均以中文表達,在海外傳播時,如何使用當地語言釋清傳統太極理論與術語成為突出挑戰。為此,人們將中華傳統思想和哲學內涵作為背景進行講解,並在親身示範指導的同時,藉助動作拆解視頻、字幕註釋等方式,闡釋太極拳的核心理念和技術要點。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身體運動的審美觀念、對健身方式的偏好存在顯著差異。太極拳獨特的動作和慢節奏可能並不符合某些國家和地區快速、激烈的運動偏好。因此,太極拳在保持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嘗試與現代運動理念結合,創造出了更符合當地審美和需求的在地化運動形式。
 
中新社記者:太極運動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李鳳梅:在海外傳播過程中,太極運動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背景、健身理念,不斷適應當地受眾的需求和習慣,實現了因地制宜發展。
如在一些西方國家,太極運動更多被當作一種健身和放鬆身心的運動,而在一些亞洲國家,太極運動則更多融合了當地的武術傳統和養生文化。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太極運動與本土文化有更深度的融合,產生了結合當地傳統武術、舞蹈風格的太極表演形式。
太極運動的教學方式也不斷創新。為了更好適應海外學員的學習習慣,一些太極教練開始採用視頻教學、在線課程等數字化教學方法。一些太極組織還舉辦各種形式的比賽和活動,吸引更多人瞭解和參與太極運動。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太極運動應如何長期保持活力?
李鳳梅:首先應尊重太極運動的核心價值和原則。在此基礎上,注重跨文化交流與融合。在海外傳播時,需要尊重並理解當地的文化傳統和健身理念,與當地文化進行有機結合。這不僅可以提升太極運動的接受度,也可以豐富太極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也應積極展示太極運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想,幫助海外愛好者加深對太極文化的瞭解和認同。
太極運動還應建立規範的教學體系和認證機制。通過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設立認證機構、建立符合資質的太極文化傳播機構,確保太極運動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質量和純度,維護太極運動的傳統性。同時,要注重太極運動從業者的標準化培養,培訓高素質的太極拳教練和從業者,以更專業、系統的方式開展教學。
此外,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保持太極運動的創新和多元化發展。利用社交媒體和線上教學平台等工具,打破地域限制,提供科學準確的太極學習資料。同時,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提供更具沉浸式和互動性的學習體驗。通過創新發展吸引更多年輕人,爭取全球範圍內的新鮮血液持續注入。
最後,應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通過參加國際性體育比賽、文化展覽和學術交流等活動,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這不僅有助於太極運動的發展,也能够增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