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是順勢而為、主動作為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電 題: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是順勢而為、主動作為

——專訪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社長胡敏

中新社記者 王肅寧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海內外對中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滿期待。如何準確把握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為何要突出問題導向?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社長胡敏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進一步改革蘊藏著獲取巨大成就的潛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是順勢而為、主動作為。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近期高層調研、會議釋放了哪些信號?

胡敏:今年以來召開的多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深改委會議,高層多次地方考察調研,5月23日在濟南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等,都直接或間接釋放出一些關鍵信號。

如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強調,謀劃新一輪改革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三個“解放”,對於用好改革力量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至關重要。

5月23日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則釋放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

 

中新社記者:如何理解“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胡敏:“進一步”,既為謀劃好新一輪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方向,也是作為檢驗新一輪改革能否取得實際成效的關鍵所在。

進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是具劃時代意義的會議。儘管兩者的召開處於中國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和時代背景下,但都以解放思想撬動了改革的杠桿,彰顯了思想解放的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來,從有關繼續堅持以思想解放推進改革開放的一系列論述來看,解放思想的實質就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發展、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都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當今時代,新的科技革命正迅猛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形成,根據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和中國改革開放經驗,這必然帶來新的生產關係,進而帶來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適應性變革。因此,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正是順勢、主動的作為。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就是要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立足於新時代,立足於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於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必須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主動迎接新質生產力將帶來的新變革。

這需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面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競爭力、創造力。加強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從理論上闡釋清楚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同時需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更成熟、更高標準的市場體系。

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破解改革中的難題。

祗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價值導向,堅定發展信心,穩定社會預期,全社會才能激發出旺盛的活力和創造力。

 

中新社記者:為何選在此刻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胡敏: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但當今世界,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劇,人類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祗有繼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中國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也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為此,必須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從而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中新社記者:今年以來,“問題導向”一詞頻頻出現,為何它成為高頻詞?

胡敏: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即以問題為導向,從現實需要出發,從最緊迫的事情抓起,聚焦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謀劃改革舉措,綱舉才能目張。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

胡敏: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各領域的改革已全面展開且成效顯著,為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但要完成所有任務,在我看來,需著重處理好幾對重要關係。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關係。改革開放必須勇於解放思想,但也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謀劃新一輪改革要立足於中國國情,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加強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與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的關係。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仍須站在民眾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始終從民眾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

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的關係。發展依然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

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既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頂層設計和重點突破的關係。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立破並舉、先立後破,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目標取向上相互配合。

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須跋山涉水。46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為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贏得了寶貴經驗,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和更為充實的精神力量。實踐將不斷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也必然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