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曾聆和:筆舞潤家書 演繹墨香情懷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廣州訊(記者:左軍  吳汝燕 覃騫   攝影記者:陳桂明)軍旅芳華顯崢嶸,筆墨丹青潤家書。在廣州白雲山腳下的工作室,書法家曾聆和總結自己如何走上書法道路。基於對書法的愛好,60多年來,他憑藉自己的勤奮和練習,被評為國家一級書法家,其作品被國內外政要、名家和博物館收藏。

(書法家曾聆和) 

 

筆墨丹青潤家書

“當時整個連隊的家書基本都是我寫的。”

曾聆和祖籍湖南安仁,自幼時便喜歡書法,小時候他以大地為紙,石頭為筆,不斷練習模仿書法大家作品。1965年,年僅17歲的曾聆和參軍。作為當時連隊文化水準最高的曾聆和,肩負起為整個連隊書寫家書的重任。“當時很多排長班長都不認識字,他們在一旁說,我就在一旁寫,後面就傳開了,整個連隊都知道我會寫家書。”

因為習得一手好字,曾聆和被調到連部當文書、打字員,以至於後來升至作戰處,作戰處需要標注地圖,“當時領導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字寫好”,興趣愛好和工作緊密結合,在作戰處的8年間,曾聆和的書法逐步得到提升。

空杯心態重新拜師

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曾聆和每天都堅持練字;退休後賦閑在家,練字的時間也增多。曾聆和心想活到老、學到老,在2008年,曾聆和拜師南方書畫院院長鐘志武,不斷在書法道路上精進技藝。

(曾聆和作品)
(曾聆和作品)

在老師的指導下,曾聆和的草書筆劃間走勢自然、線條粗細豐富,具有節奏和韻感。與此同時,曾聆和的書法作品也受邀在法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國內外展出,其作品被國內外政要、名家和博物館收藏。

書法作品受到業內歡迎,曾聆和謙虛說道,目前自己的字還不是很好,練字還需要長期堅持,以及老師不斷指點。找我寫字的人多了,慢慢地也就鍛煉出來了。

書法作品要讓人民群眾看得懂

“書法是一門藝術,我的作品要讓人民群眾看得懂,並且能夠幫助到他人。”

曾聆和表示,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要創作出雅俗共賞的作品,讓人民群眾在筆劃間感受到書法作品的藝術之美。同時也要走到人民群眾中去,深入其中汲取傳統文化內涵。為此,近幾年,曾聆和積極參與北京、廣州等地舉行的書法慈善拍賣會,現場拍賣的書法作品售價高達50餘萬元,均捐贈至相關慈善組織。

曾聆和認為,走進新時代,書法藝術的傳播手段也發生了變化,年輕人通過網路不斷瞭解傳統書法藝術,希望能夠尋找更契合當代年輕人接受的方式,又能保持傳統書法愛好者的風格,把書法藝術不斷傳承下去。

曾聆和,湖南安仁人,國家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大學、澳門大學客座教授。截止2021年8月,中國郵政等已發行其超15套專題郵集,在國內外各類書畫大賽中獲金獎100餘次,被授予各類榮譽稱號百餘個。

編輯:中華時報駐(廣東)工作站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