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李強:為何拜占庭文明是探尋東西文明交融的“鑰匙”?

中新社長春6月25日電 題:為何拜占庭文明是探尋東西文明交融的“鑰匙”?

作者  李強 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

從東方到西方,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見證了不同文明的和平交流,尤其是大國文明之間的互動。在這條貿易之路上,有許多充當中間商或中間人的族群,他們共同推動了歐亞大陸的交往與交流,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繁榮。其中,拜占庭文明是歐亞大陸交往交流的璀璨明珠,在當下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其仍在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長久以來,學界都將拜占庭文明作為探尋東西文明交融的“鑰匙”。它有何特質,何以擔當這樣的重要角色?

亞歐大陸的天然要衝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處於歐洲與亞洲的交會點,始於公元324年或330年,終於1453年,大致相當於中國東晉到明朝中期,也對應西歐的中世紀。

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拜占庭的版圖經歷了多次擴張與收縮,但核心地區始終穩定在東地中海地區,牢牢控制著地中海與黑海的交通要道,這使它在客觀上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

在主觀意願上,拜占庭文明的包容性也使其樂於與周邊的多個文明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和人員交流上保持緊密聯繫。特別是君士坦丁堡,作為帝國首都,不僅是地理上的樞紐,更是文化交流的熔爐,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學者、藝術家和傳教士。

在公元1世紀時,中國的史料中就提到了絲綢之路的西部終點“大秦”,從史料中對該地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的記載可知,“大秦”就是彼時的羅馬帝國(後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隨後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6世紀至7世紀才逐漸被“拂菻(lǐn)”所代替,而此時的拂菻指的就是拜占庭帝國。

兼容並蓄的多元文明

自奧古斯都確立羅馬帝國以來,希臘的古典文化便與羅馬的政治、行政等制度融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羅馬帝國的發展。4世紀,拜占庭帝國在羅馬帝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特別是4世紀至5世紀初,來自近東地區、曾遭羅馬帝國迫害的基督教,得到了拜占庭皇帝們的支持,成為帝國的合法宗教,並逐漸成為帝國的統治信仰。在此背景下,拜占庭發展出了東正教,繼而成為地中海區域的新文明中心。

雖然5世紀至6世紀時期,西歐的羅馬帝國版圖隨著476年帝國西部皇帝被推翻,而逐漸被日耳曼族群所佔據並相繼建立王國,但這些族群在政治統治上依舊遵從拜占庭帝國,法律上依舊部分延續使用帝國的法典,在文化上與帝國的原有文化發生了碰撞與融合,並逐漸走向了新的發展道路。

到了6世紀至7世紀,拜占庭帝國重心向東移,又與來自東歐、西亞、中亞乃至東亞的族群及文明交流日益密切。斯拉夫人、粟特人、阿拉伯人等族群及其帶來的異域文明元素,使得拜占庭文明呈現出更加多元的特徵。

拜占庭文明包容與共融的特點被後來的諾曼人所繼承。諾曼人不僅模仿了拜占庭文明的宮廷設置、建築風格,還將諾曼、阿拉伯與拜占庭的文明元素融合在一起,塑造了具有特色的西西里王國。這一現象證明了拜占庭文明的影響力和持久性,以及她作為一個多元文明的典範所發揮的作用。這正是拜占庭文明在世界歷史上獨樹一幟的地方。

東西文明的遙遠互動

拜占庭文明與中華文明交往交融是一幅引人注目的歷史畫卷,展現出東西方文化之間深厚的淵源與多元的互動。

從文獻記載來看,拜占庭與中國的交流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根基。早在6世紀,拜占庭旅行家科斯馬斯就詳細記載了Tzinitza(秦尼扎,指中國)的地理位置和距離等信息,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而7世紀的拜占庭歷史學家塞奧菲拉克圖斯·西莫卡塔(Theophylactus Simocatta)在其著作中對Taugast(又作Taugas,即桃花石,指中國)進行了描述,記錄了與中國南北朝時期相關的史實。

同時,隋唐時期的中國文獻也對拜占庭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如裴矩在《西域圖記》中詳細描述了通往拂菻(指拜占庭)的路線,杜環在《經行記》中提及了拂菻的地理位置。《舊唐書》更對該國進行了明確和清晰的描述。此外,唐代曾有七次拂菻使團訪華的記載,這顯示了兩國之間交流的頻繁程度。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景教,指最初傳入中國的基督教)也見證了拜占庭文明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為這段歷史互動留下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除了文獻記載,出土文物也是兩大文明交流的重要證據之一。中國自19世紀末以來已出土約200枚拜占庭金幣及其仿製品,這些金幣承載了兩種文明之間的互動交流關係。與此同時,許多中國出土的金銀器也展現了拜占庭的技術與風格,這些器物不僅是物質財富,更是文明之間交流融合的見證,為我們解讀歷史的面貌提供了寶貴線索。

探尋文明交融的“鑰匙”

拜占庭對中國的認知始於絲綢,早在羅馬共和及帝制時代,地中海世界就已經熟悉了東方絲綢國家及其製作的精美絲綢。儘管地中海世界也能生產絲綢,但質量遠遠不及中國。

《後漢書》記載著這樣一段歷史:“(大秦)王常欲通使於漢,而安息(古波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這反映了位於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大國波斯對於羅馬和中國之間直接交流的阻礙。然而,東西方的交流並未因此中斷。

6世紀的拜占庭史學家普羅柯比告訴我們,來自印度的修士首次將蠶種帶到了君士坦丁堡,從而使地中海世界首次掌握了養蠶繅絲的技術。因此,絲綢業開始在拜占庭盛行,也正是通過拜占庭帝國,絲綢業才在西方生根發芽,並逐漸傳播到整個歐洲。

拜占庭文明另一重要貢獻是通過中國的紙張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大約在3世紀,紙張傳到中亞地區。7世紀左右,波斯人的宮廷開始使用上好的中國紙張。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使用中國的紙張,並在中亞和西亞建設造紙工廠。到了9世紀至10世紀左右,與阿拉伯世界相鄰的拜占庭,也開始使用發明自中國的紙張。

在紙張進入拜占庭之前,該地書寫材料主要是皮紙,但後者不但價格昂貴,而且時有短缺,限制了文化活動的發展。便宜、便捷的紙張不但使書籍價格變得低廉,而且可以大量傳抄,由此極大地推動了拜占庭文化事業的發展。諸如修昔底德、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等眾多古典著作家的文獻作品抄本和註釋本得以保存和延續,並在不同時期,被文人、外交官和教士等帶入西歐地區,保存在各大重要圖書館和博物館。文藝復興初期,這些書籍便成為時人瞭解和探究古典希臘文化的重要來源,進而推動了西歐文藝復興的發展。

縱觀歷史,拜占庭文明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扮演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角色,它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拜占庭文明的歷史表明,通過文明的交流與合作,可以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有助於構建和平、繁榮的國際環境。(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