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中國與歐洲需正確認識彼此,相向而行
——專訪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
作者 崔白露
中國學的世界對話·比利時論壇近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論壇期間,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以“對中歐政經關係的合理認知”為題發言。日前,他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圍繞中歐經貿關係、歐洲人的中國觀等話題予以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學的世界對話·比利時論壇的主題為“中國學和歐洲的中國觀”。在您看來,歐洲人的中國觀是如何塑造的?
崔洪建:歐洲人中國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從歷史維度來看,中華文明和歐洲文明都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文明,兩大文明的相遇,經歷了曲折而複雜的歷史過程,既有過彼此陌生和相互抵觸的階段,也有過包容互鑒的時期。
傳統深厚的歐洲漢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歐洲人的中國觀,但內容比較雜糅,既有歷史上歐洲人對遙遠東方“神秘國度”的好奇和想象,也有在歐洲殖民和宗教擴張背景下形成的對東方大國“落後閉塞”的形象,具有殖民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色彩。顯然,形成於特定歷史時期並源於不對稱交流的歐洲漢學研究,已無法完整認識和理解現代化的中國。可以想見的是,歐洲人的中國觀如果不能擺脫不合時宜的陳舊認識,不能與時俱進並推陳出新,在遭遇現代中國時就難免陷入方枘圓鑿、難以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也顯然,歐洲人中國觀的更新需要適應並體現時代特徵,更需要在平等交流、深入對話的基礎上去加以實現。
我認為,此次論壇以“中國學”為題而不用歐洲人更熟悉的“漢學”,就是希望通過深入對話交流,幫助歐洲打通歷史和現實維度之間的梗阻,逐步建立起更完整、全面、客觀的中國觀。在這一過程中,保持高頻率、高質量的中歐對話不可或缺。
中新社記者: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中歐關係發展變化影響世界,但中歐關係也相對複雜,近來在歐洲內部出現一些對華“去風險”的聲音,同時也有加強中歐對話的呼籲。造成這一複雜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崔洪建:當前中歐關係呈現出的複雜性與發展的階段性有關,歐洲的對華認知變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5年將是中國與歐盟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五十周年。近50年來,中歐關係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從建交之初到21世紀初,中歐雙方都將對方視作重要的發展機遇,聚焦於經貿合作。彼時全球化方興未艾,中國改革開放大幕開啟。在歐洲看來,中國是一個有無限潛力的大市場,具備各種優質的生產要素;在中國看來,歐洲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既有豐富的工業化、現代化經驗,也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中歐之間在發展上的相互需要,很快形成經濟合作上的優勢互補,雙方均從經濟全球化和雙邊合作中受益。這一合作共贏的相互認知,也成為中歐關係從經濟夥伴提昇為全面戰略夥伴的重要基礎,雙方不僅形成了強大的經濟共生關係,也增進了政治互信、深化了人文交流。
近年來,隨著國際格局和地區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歐洲對華認知受到內外因素影響。一方面,歐洲將外部環境變化解讀為“地緣政治回歸”,歐盟機構和部分國家刻意將中國視為“地緣政治挑戰”;另一方面,近10年來歐洲遭遇民粹政治回潮、經濟復蘇乏力、社會矛盾上昇等內部挑戰,在面對經濟社會穩定、國際影響力提昇的中國時自信心下降,中國也隨之被塑造成所謂歐洲的“經濟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
在此背景下,一些歐洲人將中歐關係看成所謂的“零和博弈關係”。在他們眼中,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歐洲則是全球化的“失意者”。中國成了一些歐洲政客和輿論轉移內部矛盾的“靶子”。所謂對華“去風險”政策,其實就是歐洲面對內外形勢變化的一種錯誤反應,既違背了中歐關係發展的基本原則和客觀規律,也有意忽視了中歐關係發展的成功經驗。
中新社記者: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歐之間應如何實現有效對話,增進相互理解?
崔洪建:50年前,中國在歐洲人眼裡更多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大市場,隨著中國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變化,不僅在政治上更加自信,在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在國際社會也更具影響力,原有的歐洲中國觀已難以解釋和容納這種變化,歐洲人在面對中國時的心態也變得更微妙和複雜。
但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和需要共同承擔的重大責任面前,中歐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不斷克服相互認知中的不適應,盡快形成積極、理性的新認知。雙方不僅要堅持被歷史證明的正確原則和寶貴經驗,包括加強交流、促進合作、妥處分歧、管控競爭等,還要在尊重現實、包容變化的基礎上建立起真正的相互尊重。具體來說,需要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實現上述目標。
一是重啟對話。近年來,經歷疫情衝擊,中歐減少了面對面交流,為一些虛假信息和錯誤認知留下了空間。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歐需持續保持並提昇各領域、各層級的對話交流,不斷為人員往來、人文交流提供便利條件。
二是重塑認知。中歐之間的相互認知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新的變化重建對彼此的積極認知,同時理性務實有效地管理對彼此的預期。
此次中國學的世界對話·比利時論壇的舉行,其意義就在於推動中歐雙方在歷史、現實與未來交匯處重建積極的相互認知。
中新社記者:經貿關係一直是中歐關係的壓艙石,歐盟委員會日前宣佈擬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是否會影響中歐經貿關係和整體雙邊關係?雙方應如何更好地消弭分歧、合作共贏?
崔洪建:當前,中歐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日均約有25億美元的商品貨物在中歐間流轉。中歐經貿關係中存在一些摩擦很正常,尤其是在合作日益緊密的當下。
此前,面對類似的經貿摩擦,中歐雙方秉持不因局部問題影響經貿合作大局、以對話協商妥善處理摩擦糾紛的原則,成功避免了雙方經貿摩擦走向所謂“貿易戰”局面。
不過,此次歐盟委員會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其對華認知和政策邏輯已發生變化。一方面,中國在綠色產業的技術和產能優勢給歐洲企業帶來了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歐洲在政治觀念和經濟政策方面出現了日益強烈的保守主義和保護主義傾向,將經貿摩擦上昇為所謂的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挑戰。在中方看來,這是一種不公正、不合理的認識,本質上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背離了世界貿易組織倡導的多邊貿易規則。
當前雙方的經貿摩擦還處在第一階段,仍為妥善解決糾紛留有窗口期。中方一方面為避免歐方誤判形勢,提出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另一方面也積極尋求與歐方的平等對話和磋商,力爭顧全中歐經貿合作的大局。
在距歐方終裁尚余的幾個月時間裡,需要中歐雙方拿出足够的勇氣和智慧,讓經貿關係重回對話合作的正軌。尤其是歐方要盡量克服其內部民粹主義或保護主義的思維和邏輯,忠實於自己一直宣稱的自由和公平貿易原則。如果雙方能坦誠交流,真正從維護共同利益和務實合作角度出發,完全可以妥善解決眼前這場經貿摩擦,避免給中歐經貿關係和整體雙邊關係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中歐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主流。當前,在變局中如何更好把握合作原則、維護雙方共同利益,是需要中歐雙方共同回答的關鍵性問題。珍視雙方過往合作所帶來的有益成果,堅持務實合作方向,有效管控競爭分歧,改善相互認知,增進相互理解,中歐關係就會迎來更美好的前景。(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