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劳伦斯杯和冬奥火炬去巴黎

坐在面前的这位长者,身材板儿正,笑意盈盈,面庞红润,目光炯炯;皓首银发丝丝缕缕,仿佛珠峰上落下的晶莹雪花。夏日的傍晚,他穿一件白色严实的运动衣,左胸前缝有一枚五星红旗。
        这位长者就是中国首位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登山家, 也是耳顺之年后还获得首届世界残疾攀岩锦标赛冠军的夏伯渝。

        1975年,身为中国登山队队员的夏伯渝在登珠峰时冻伤双小腿导致截肢,但他并没有放弃梦想,身体恢复后先后三次尝试攀登珠峰,但一直未能如愿。2018年5月14日,他终于在第五次挑战登顶珠峰时成功。

在2019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盛典上,夏伯渝获得劳伦斯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2022年,夏伯渝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首棒火炬手,并且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本色”演绎了自己的故事。

        看不出今年已是75岁,也看不出白天刚刚在泰晤士河畔徒步了很长一段路程,他正襟端坐,气定神闲;思维敏捷,娓娓道来。这次夏老远自北京首访英伦,应邀出席《美丽中国.美丽英国-黄河儿女》2024国际艺术展暨徒步泰晤士河、 运河及英国哈德良长城等非遗路线 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与夏老见面,以下是我们的对话访谈。

赵雪湄:您首次来英国印象如何啊?夏伯渝:印象很好,和我想象中也差不多。与北京的宽街大道,四方笔直相较,这里窄小弯曲了些,但很多建筑修建于百年前,足见当时英国的发达。路上人们行色匆匆,感觉这里的节奏比较快。气温比北京要低,不过倒是适合于我,因为我们登山时就是温度较低。

赵雪湄:您此行的目的?是否还访问其他国家?

夏伯渝:我此行是为了加强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两国户外运动人员的感情,对今后的户外运动起到推动作用。这次只来英国,下个月还要去法国去巴黎。

记者手记:今年是2024巴黎奥运会,且距离上届巴黎奥运会(1924年)整整100周年,夏伯渝应邀前往法国参与盛会,聊起即将到来的巴黎之行,夏老兴致勃勃。

赵雪湄:七月份,是去法国参加巴黎奥运会吗?

夏伯渝:对,我是去巴黎奥运会。

赵雪湄:这次您以什么身份呢?是作为嘉宾吗?运动员?

夏伯渝:肯定不是运动员,也不是什么嘉宾,我也不知道我去干什么。他们邀请我去参加活动,但到底干什么,我真的不太清楚。他们让我带着我的劳伦斯杯去,带着我的冬残奥会火炬去。

赵雪湄:您在62岁时,还参加了首届残疾人攀岩世界锦标赛并夺得冠军?

夏伯渝:那是2011年在意大利,是历史上第一次举办残疾人攀岩世锦赛。不分年龄,按照残疾标准分组参赛,很多年轻选手,因为攀岩本身就是一项年轻人的运动。

赵雪湄:攀登需要手脚并用,失去双脚还能拿到冠军,上身的力量一定是超乎常人地强壮?

夏伯渝:对。我用了更多的精力训练提高上半身。好在我受伤截肢后一直在锻炼。

赵雪湄:您是如何训练的?

夏伯渝: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引体向上10组,每组10次;仰卧起坐8组,每组60次;俯卧撑8组,每组60次;负重下蹲10组,每组150次……

这是一组震撼心灵的数字,它们雷打不动地镶嵌在夏伯渝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里,支撑着他登顶珠峰的梦想。

为了更深刻地体会与感受蕴含在这位登山家身上的无穷力量,我和夏老掰了手腕儿。

赵雪湄:您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又即将奔赴巴黎奥运会,中外且冬夏奥运都参与了,请谈谈不同的感受?

夏伯渝:我想都没有想到会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当时心里非常自豪,也暗暗决心把奥运和残奥精神传扬下去。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曾以登珠峰的形式参与迎奥活动。这一次虽然还没去呢,但我已经很激动,这是第一次在外这样参加奥运会,很高兴也很期待。两次一个在自己的祖国,一次在国外,但奥运精神是一样的。希望把奥运精神传递到世界各地,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赵雪湄:您的事迹动人,精神可贵,是否传授给下一代?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夏伯渝:是的,我参加过很多次与院校青年人的交流活动。中宣部授予我“时代楷模”;北京市授予我“北京榜样”;中国残联授予我“自强模范”,2019年还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2018至19年,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当时的口号是“走进百所高校,走进百万大学生”,我走访了几十所大专院校。而北京残联则组织走访中小学;后来各省大中小学也邀请我们去交流。中央电视台有个“开学第一课”节目(每年9月1日开学),由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必看,我2019年也应要为中小学生讲“中国攀登技巧”。此外,全国许多电视台都邀请我去讲过。

赵雪湄:有位今年22岁的在校大学生青年朋友,即将走上社会,托我转达她的问题,挺有代表性: 现在的您(75岁)回望历史,想对22岁曾经的 自己说些什么?

夏伯渝:(长叹一声)哎,我挺嫉妒她(他)们。22岁应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岁月;最能接受新鲜事物,最具创新思维的年纪。建设祖国也要靠他们。
现在有些年轻人可能生活安逸富裕,有躺平的思想做法。我想对他们说,要有梦想,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最重要的是坚持,最困难的也是坚持。

赵雪湄:互联网社会,碎片化时代,特别是有些青年人,做事容易三分钟热度,您毕生专注于一项登攀事业,对他们有何忠告?想放弃的时候什么信念激励您坚持前行?

夏伯渝:就是首先要有梦想,有热爱。为了梦想而奋斗而坚持,即使实现不了,也不会后悔。比如我年轻有脚的时候都没有登顶珠峰,截肢后就更难上加难,但我不放弃,坚持梦想,一定要登上去。我坚持了四十多年,前后攀登过五次,过程中遇到过所有的自然灾害:冰封、雪崩、暴风雪,连地震都遇上过;期间我还得了癌症,转移到淋巴,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在寒冷缺氧的高山上还得了血栓,一旦血栓进入脑部和心脏,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但我始终坚持,终获成功,在我69岁第五次终于登顶珠峰。

赵雪湄:登山运动以攀岩的项目形式亮相奥运会,作为登山家,您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及其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上,世界和中国队的表现有何展望期许?

夏伯渝:攀岩运动近年被吸收成为了奥运项目,对这项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会为更多的青年人所接受。而且攀岩号称“岩壁上的芭蕾”,很漂亮。中国攀岩速度非常快,屡获冠军,难度上可能稍微还差一点。中国攀岩起步较晚,但进步特别快,尤其是男子项目;女子也在迎头赶上。希望中国攀岩队在巴黎奥运会上能取得更好成绩。

赵雪湄:您已登顶珠峰,实现梦想;您接下来的人生梦想又会是什么?

夏伯渝:干自己想干的事。

赵雪湄:那您接下来想干什么?
夏伯渝:继续攀登。

夏老言出必行,他为自己定下了“7+2”的新目标——攀登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到达南北极点,并且挑战已经正在进行时……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