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停戰70週年:台灣才是最大贏家

位於三八線上的板門店

七十年前的1953年7月2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北韓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在朝鮮半島的板門店簽署了北韓軍事停戰協定。韓國軍隊雖然反對這份協定、沒有簽字,但最終也執行了這份協定。在北緯38度線附近設立非軍事區(DMZ),將北韓和南韓分隔開來。同年10月1日,美國與南韓簽訂的了共同防禦條約。

嚴格意義上,敵對的南北韓至今仍未簽署正式的和平協議,這份協議僅僅規定了各方停火,遠非和平條約,也就是說,70年後的今天,兩個國家是處於「停戰狀態」。

起始於1950年6月的朝鮮半島內戰(亦稱韓戰),很快就演變成了美國與中國等大國親自參與、蘇聯在幕後提供支持的慘烈大戰。在三年拉鋸、生靈塗炭後,朝鮮半島又重新回到了南北雙方圍繞三八線互相對峙的格局,並持續至今。

中美兩國都對戰爭中的個人,特別是戰俘問題,諱莫如深。長達數十年中美官方對戰俘歷史的沉默,引起歷史學者重新注意。

資料來源:中國民政部、韓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

冷戰圍堵戰略

這場戰爭,明面上的參戰方有四家,分別是北韓與中國,以及韓國與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蘇聯則在後方為中朝方面提供各類物資,一些蘇軍飛行員也以中朝軍人的名義秘密參戰。

而當時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勢力範圍的美國和蘇聯,則都認為自己在實現了部分戰略目標的同時也吃了虧。美國雖然沒有實現讓韓國政權一統半島的目標,但是也堅定了對共產主義陣營實行冷戰圍堵戰略,進一步鞏固圍繞韓國、日本等亞洲盟友的防衛圈。同時,美國也避免了與中國、蘇聯直接開戰。六十年代的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哈裡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曾經將這場美軍死傷人數超過越南戰爭的軍事衝突稱為”一場苦澀的小戰”;《紐約時報》則對此點評說,鑑於北韓戰爭對各方造成的重大傷亡與破壞,助理國務卿哈裡曼的觀點未免有輕描淡寫之嫌。該報甚至認為,美國在朝鮮半島雖然戰勝了平壤政權,卻輸給了紅色中國。

蘇聯被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是北韓戰爭的最大贏家,畢竟如前所述,美軍被迫分兵東亞,間接改變了美蘇在歐洲地區的實力對比;而且,蘇聯通過戰爭期間及戰後對中國、北韓的大量援助,擴大了對這兩個國家的戰略影響力。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最終拖垮蘇聯的軍備競賽,正是起始於北韓戰爭。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戰俘

1952年1月初,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代表在停戰談判中提出「志願遣返」原則,意即允許戰俘可以選擇去台灣,不用返回中國大陸, 但遭到北京及當時國際共產老大哥蘇聯的堅決反對。因此,戰爭又延續了約一年半。有分析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推出志願遣返戰俘的原因很多,包含「人道」,「反共意識型態」以及杜魯門維繫自己的執政地位等種種因素。即便白宮高層反對之下,他仍執意推動中國戰俘「志願」遣返之政策。

根據史料,在1952年8月斯大林甚至冷血的告訴周恩來,「北朝鮮人除了在戰爭中傷亡慘重以外,並沒有輸掉任何東西。」朝鮮領袖金日成眼看統一無望,之前已多次表示希望盡早停戰。

歷史的意外轉折發生在史達林在1953年3月過世後。新接任的蘇聯新領導班子改變韓戰政策,催促中共停戰,毛澤東在各種壓力下,終於接受部分遣返戰俘。

1953年7月27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最終,2.1萬餘名中國戰俘中有三分之一,即7110人被遣返回國;而三分之二,1.4萬餘人去了台灣。這即是「為戰俘而戰」的韓戰後半場的大結局。

這個結局卻一直是中共高層心頭之痛,戰俘問題迅速在中國成為禁忌話題。

然而,活著回國的志願軍戰俘,回國後卻飽嚐人間冷暖。

2016年,韓戰結束逾60年後,36名在韓國陣亡中國士兵的遺骸被運返歸中國。

引述一位中國戰俘張澤石的說法,《厄運》一書寫到,在戰俘營堅持與美國及國民黨特務抗爭,一心一意要回祖國的軍人反而沒有多好的下場,甚至被認為是貪生怕死的投降者,「新中國的恥辱」。

有人被開除共產黨籍,也有人在後來的「文革」等政治爭鬥中被批鬥,也有蠻多士兵,因為戰爭留下的心理創傷及之後受到的政治批判晚年精神失常。另一位回到中國的戰俘章孝塵在集中營裏,他們被視為戰犯,「回國後反成為叛變分子,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歧視。」

美國華裔作家,解放軍出身的哈金,20年前也寫過一本英語小說「戰廢品」,紀念曾經是韓戰軍人的父親。哈金在後來自述中說,小時候曾見過從韓戰回來的戰俘,「他們在邊境的農場做苦工,連他們的孩子也常受人欺負。」

台灣是最大贏家

1950年蔣介石拜會訪問台北的麥克阿瑟(左)。分析稱,韓戰中蔣介石政權不花一兵一卒得到優渥的政治紅利

中國則是去鄰國的國土上幫所謂的老大哥蘇聯打了一場代理人戰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根據中國民政部的統計,北韓戰爭讓19余萬中國軍人陣亡,對當時剛剛結束內戰的中國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在國際上,由於軍隊越境進入朝鮮半島作戰,中國也被認為是侵略國,招致西方國家大規模的制裁封鎖長達二十年。

韓戰時期,對台灣來說,面對毛澤東凖備武力攻台的威脅,搖搖欲墜蔣介石政權,在美國的中國戰俘計劃中看到了機遇,國民黨以沒有出到一兵一卒,拿到最大的政治紅利;根據史家研究,彼時美國同意與台北合作,推動戰俘移台計劃,許多國民黨人士被派遣到韓國釜山及巨濟島兩大戰俘營,軟硬兼施進行策反、游說或威脅利誘戰俘來台的行動。最終多半中國戰俘到了台灣,成為蔣介石內外宣中的「反共義士」,鼓舞了國民黨軍人士氣。

韓戰後美國援助到台灣,包含麵粉,台灣的飲食有了改變,從米食到麵食。

華盛頓也因為韓戰,重新思考東亞冷戰局勢及台灣的戰略地位,讓蔣介石政權得以維繫,中華民國得到美國若干安全保障至今。

對於北京政權而言,更大的痛楚在於台灣海峽:1950年初,杜魯門治下的美國政府本來已經幾乎放棄了偏居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但是在朝鮮半島開戰後,美軍開始為台灣提供保護傘,基本斷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性,這一狀況持續至今。有鑑於此,不少冷戰史學者都認為,中華民國,或者說台灣才是北韓戰爭的最大贏家。

来源: 董志凯, 吴江. 新中囯工业的奠基石: 156项建设硏究, 1950-2000

另外,中國作為蘇聯代理人在北韓作戰,自然獲得了莫斯科的不少援助,而且這不僅僅侷限於軍事方面。從1952年到1960年前後,中國從蘇聯引進了150餘項重點工礦業建設項目,以此為核心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為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奠定了根基。根據北京清華大學現代史學者王奇在2003年的一項研究,中國獲得蘇聯的這一系列重大經濟援助,與北韓戰爭改變了國際局勢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是,無論大國在地緣政治較量中有何得失,各方專家都認為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無疑是朝鮮半島的民眾。數十萬各國軍人陣亡不可謂不慘烈,而半島平民的死亡數量,則至少有200餘萬。

来源: 世界銀行

而北韓民眾遭受的苦難,更是遠遠超過南方的同胞。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9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突然停止向北韓經濟輸血後,北韓的新生兒預期壽命斷崖式下滑。政治學者馬友明指出,這與北韓戰爭後鞏固形成的政權體制不無關係:”北韓,或者說北韓人民,他們很顯然可以被視作戰爭的最大輸家。法理上這場戰爭從未結束,1953年只不過是一份停火協議。這種持續的戰爭狀態鞏固了金家極權,至今仍有數以千萬計的朝鮮半島民眾深受其苦。”

曾曉輝(本文作者為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全面多元的新聞報導, 旨在為大家提供多角度評論分析。本報刊登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