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德國對華戰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4日訊)德國政府週四(7月13日)公佈未來與中國打交道的首份「中國戰略」,將中國定調為「夥伴、競爭者與體制性對手」,尋求合作的同時也呼籲降低依賴的風險。對於這份對華戰略,德國媒體對德國政府周四推出的對華戰略有何反應?專家有何分析?

文件指出,德國政府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希望繼續保持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但在關鍵領域,希望減少依賴性以降低風險。而德國政府將檢視出口管制清單,以確保德國商品,不會被中國用於侵犯人權或重整軍備。

文件又指,中國正試圖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對全球安全產生了影響。因此,德國將繼續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與夥伴的合作。

雖然文件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亦表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又警告只有通過和平方式並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夠改變台海現狀。

文件又指,中國擴大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對德國的安全產生了直接影響,而基於中國對俄羅斯的立場,中方對烏克蘭主權的支持缺乏可信度。

德新社報導,德國主要商業團體普遍對該戰略表示歡迎,並支持政府不與中國經濟「脫鉤」的立場。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沃姆(Siegfried Russwurm)坦言,德國企業近年也感受到了西方與中國日益緊張的關係,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市場,仍是德國重要的經濟夥伴。

《法蘭克福彙報》認為:德國投向中國的目光是懷疑的。德國對中國的看法越來越以競爭和對抗為特徵。但是,西方在氣候保護和人權方面的優先事項在過去已經很難實施。最終,德國的對華政策還將不得不考慮美國的政策,因此,紙張是有耐心的–這句話也適用於這份對華戰略。

《柏林晨郵報》認為:德國終於推出了對華戰略,中國現在不僅是夥伴,還是對手 –德國早就該這樣做了。對華戰略意味着天真爛漫結束了。

Presseportal.de 表示:有趣的是,三執政黨終於推出了對華戰略。但任何戰略文件在某些要點上都無濟於事。更獨立於中國的關鍵原材料供應已經是2010年德國原材料戰略的一部分。但這沒有帶來什麼變化。儘管德國政府內部存在種種分歧,但政府還是意識到,它們之間相互依賴。鑒於世界範圍內的緊張局勢,這至少不是一個壞消息。但如何改善柏林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在戰略中並未提及。因此,雙方的關係仍然是:互不信任。這句話適用於雙方,而且人們對此並不陌生。

德國《商報》表示,儘管政府聯盟協議仍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對手,但在現在的對華戰略中,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和系統對手的分量已經上升。該政策文件將德國政府與中國的關係置於新的基礎之上,其核心內容是減少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儘管如此,多個受到爭議的要點還是語調有所緩和。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德國雖然首次制定了中國戰略,但執政聯盟仍然無法就明確的路線達成一致。對華戰略是個酸酸甜甜的妥協,但無論如何,經濟並不需要新的調控計畫。另外,政府要求去風險,但不脫鉤。這在工業政策上意味着什麼,仍然不清楚。德國雖然有了對華戰略,但仍然沒有計畫。這對經濟來說是致命的,因為經濟需要規畫和投資安全,需要明確的方向,而不是混亂局面,尤其是在變革時期。比如,如何才能不依賴中國的稀土,這仍然是個未知數。綠黨籍經濟部長哈貝克雖然希望建立一個原材料基金,但這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生產出關鍵原材料。另外,如果哈貝克現在宣布,對外投資須接受審查,政府甚至可能加以禁止,那麼,這將是一個錯誤的手段,就因為每一個新的官僚怪物都能奪走企業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在經濟困難時期是企業尤其需要的。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13日表示,希望德方理性、客觀地看待對中關係,若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競爭焦慮強行「去風險」,只會適得其反、加劇風險。去年11月,中國外交部便曾對該戰略早期草案表示憤怒,稱德方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是「冷戰思想的遺產」,並指責德國試圖藉散播侵犯人權的「謊言和謠言」詆毀中國。

根德國之聲報道,前歐洲議會政治顧問、台灣東華大學助理教授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認為,這是一份措辭強硬、清晰詳細的戰略,超出她的預期。她向DW表示,德國作為重要的歐盟成員國,其對華政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這不僅是德國自己的對華政策,也影響著歐盟如何應對中國」。

馮儒莎認為,這顯示德國對華戰略「歐洲化」,德國欲將其應對中國的政策與歐盟對齊。她說,「只有成員國通力合作,歐盟才有可能成功應對中國」。而俄烏戰爭也讓北京看見,歐洲正前所未有地團結,北京應做好準備。她補充道,這份措辭強硬的戰略如何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會否落實到位,仍有待觀察。

德國之聲指北京獨立學者、原清華大學政治學系講師吳強也持類似看法。他告訴DW,這份文件在北約峰會的背景下出台,可以視為德國與北約成員國的「默契」,不僅強調德中關係應基於國際秩序,也提及了人權和台灣問題,「極具歷史意義」。

吳強指,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不僅是德國的難題,也是整個民主世界的難題;這份戰略作為民主世界對華戰略的範本,可以想像其難產程度。他認為,俄烏戰爭開打500天之後,這份戰略就「民主世界與中國互動的相處之道」,給了世人一個雖然折衷、但仍相對清晰、且具強烈示範意義的答案——西方與中國之間,是一個可管理的、可控的關係。

他評價,這份「教戰守則」在德中之間的競爭、合作、對抗等3個面向,都展現了可能性。「這是有原則現實主義相當完美的一個範本,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執行。」

德國反對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外交政策發言人哈特告訴DW,德國應該藉此機會更深入瞭解盟友面對中國挑戰的共同立場,針對「如何處理對華貿易關係」達成共識。北美、歐洲、英國、日韓若能統一戰線,中國就難以忽視自由世界的聲音。

此外,哈特認為,西方應藉其對北京的影響力做更多事情,比如藉德國的經濟力量,來鼓勵中國放棄不符合公平貿易的做法。

哈特舉例,中國國有公司日前收購了漢堡港碼頭的部分股權,「中國若能在西方世界投資,例如買下漢堡港的一部分,歐洲的德國公司為什麼就不可能購買中國港口的部分股份呢?」他認為,如果中國不允許漢堡港購買上海港的一部分,就應該禁止中國購買漢堡港的一部分。「這也許該是這個戰略的具體結果。不幸的是,總理辦公室反對。」

根德國之聲報道,馮儒莎說,這份戰略提及台海局勢的篇幅之長,令她感到驚訝,但也對德台關係做出了「有用」的重申與定調。

她指出,中國不斷「錯誤地聲稱與台灣合作違反了『一中原則』」,而該戰略再次將德國與台灣的合作放進「一中政策」的框架內,從最高層級宣示「我們奉行『一中政策』」,設定了界限,並駁斥來自北京的虛假指控,重申德方與台灣交流的基礎及權利。

根德國之聲報道,基民盟發言人哈特表示,中國對台灣的任何入侵,都將徹底改變北京與西方的關係,而中國領導人不會冒著貿易關係受損的風險行事:「共產黨的專政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他們推動了國家的經濟發展。若非如此,中國政府就會損害其權力的基礎,我認為他們不會這麼做。」

根德國之聲報道,針對德中雙方屢屢分歧的人權議題,學者吳強說,德國正警惕於「中國在全球咄咄逼人(的)態勢」;馮儒莎進一步指出,儘管北京一直以「內政」為由,拒絕任何關於人權的討論,但德國正在發揮領導作用,以其地位為籌碼,藉由這份對華戰略,推動人權等歐盟高度關注的重要議題。她認為,這份戰略顯示,「正因為德國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德國)聯邦政府在維護人權和維護歐洲經濟利益方面,負有特殊責任」。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