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388天: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拘捕令,習近平將訪問莫斯科 白宮:不支持中國有關在烏克蘭停火的呼籲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資料照: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會見俄羅斯兒童權利專員瑪麗亞·利沃娃-貝洛娃(Maria Lvova-Belova)。(2022年3月9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88天。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週五(3月17日)就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因被控將烏克蘭兒童遣送俄羅斯而涉犯戰爭罪發出逮捕令。雖然短期內讓普京受審微乎其微,但可能會對他外訪造成一些影響。

法院同時也對俄國兒童權利總統專員瑪麗亞·利沃娃-貝洛娃(Maria Alexeyevna Lvova-Belova)發逮捕令。法新社等外媒分析他們會否在國際刑事法院所在地荷蘭海牙(The Hague)受審的相關問題。

分析:

● 逮捕令能將蒲亭繩之以法?

「華爾街日報」認為,國際刑事法院沒有法警,得依靠123個成員國合作來執法,但成員國有時並不願配合,意味普京與瑪麗亞·利沃娃-貝洛娃不太可能短期內就站上被告席。「紐約時報」認為,只要能不被捕,國際刑事法院確實可能永遠訴究不到被告。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被問到時說,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確可以在普京和瑪麗亞·利沃娃-貝洛娃入境當地時執行逮捕。

法新社也認為,雖然這可能會讓普京難以外訪,但國際刑事法院沒有自己的警力執法,仰賴整個國際刑事法院各成員國的合作,但成員國有時並未配合,特別是涉及像普京這類國家在任領袖的案件時。

前蘇丹領袖巴席爾(Omar al-Bashir)就遭國際刑事法院發布逮捕令,但他仍前往包括南非和約旦等幾個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萬年執政的巴席爾雖在2019年遭罷黜,但蘇丹尚未把他交出。

不過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教授華克斯曼(Matthew Waxman)仍肯定這是國際刑事法院「非常重要的一步,儘管看到蒲亭實際被逮捕的機會渺茫」。

● 美俄中均非國際刑事法院成員

俄羅斯和美國、中國一樣,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國際刑事法院之所以對普京提出指控,是因烏克蘭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管轄,雖然烏克蘭本身也不是成員國。

莫斯科當局很快就對普京的逮捕令提出反駁,稱俄羅斯在任何情況都不會把本國公民引渡給國際刑事法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不承認這個法院的管轄權,因此從法律角度來看,國際刑事法院的這項決定無效」。

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國際公法助理教授羅斯(Cecily Rose)說,普京不太可能因為戰爭罪被判入獄,除非「俄羅斯政權更迭」。

● 戰爭罪犯有哪些前例

國際刑事法院的卡林汗說,過去不乏重量級人物在各方排除一切困難下接受戰爭罪訴究。

他說:「有很多認為自己能逃法網最終卻必須出庭的案例。看看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泰勒(Charles Taylor)、卡拉迪奇(Radovan Karadzic)或穆拉迪奇(Ratko Mladic)。」

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被控於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及科索沃等戰爭中犯下數十項罪行,下台後被國內逮捕引渡至海牙,他2006年在當時的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ICTY)接受種族滅絕審判期間,死於海牙的牢房內。

國際刑事法院2012年判處軍閥出身的賴比瑞亞前總統泰勒犯有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領袖卡拉迪奇最終於2008年落網,當時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認定犯下種族滅絕,他的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2011年也遭逮捕,被判終身監禁。

▲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中)下台後被捕並於2001年引渡至海牙。

▲涉犯戰爭罪的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領袖卡拉迪奇2008年落網。

▲卡拉迪奇的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2011年也遭逮捕,被判終身監禁。

● 抓不到人怎麼辦?

國際刑事法院無法對犯嫌進行缺席審判,是難以對被告訴究的一個障礙。

但卡林汗舉近期案件為例指出,他要求法官舉行聽證以確認對在烏干達發動血腥叛亂的「聖主反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首腦康尼(Joseph Kony)的控罪。康尼至今依舊逍遙法外。

紐時認為卡林汗的聲請是拋出風向球,測試國際刑事法院會否同意讓在逃被告的控罪成立繼而啟動審理;目前法院尚未決定。

美國與國際刑事法院

美國總統拜登週五對記者們談到普京被國際刑事法院下達逮捕令時說:“他顯然犯下了戰爭罪。”

“我認為這是有正當理由的,”拜登談到這項逮捕令時補充說。“但是問題是——我們在國際上也不承認它。但是我認為它表達了一個強有力的立場。”

鑑於美國過去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反感,美國官員似乎不願公開歡呼國際刑事法院的行動。美國是1998年在聯合國投票反對設立該法院的僅有的七個國家之一,其它國家包括中國、伊拉克、以色列、利比亞、卡塔爾和也門。

考慮到華盛頓和海牙之間有時“非常緊張”的歷史,“他們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立場也就不足為奇了,”耶魯大學法學院研究員、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t. Louis)國際刑法教授萊拉·薩達特(Leila Sadat)對美國之音說。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 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大使周五在被要求評論法院對普京的逮捕令時轉身離開了記者。

“我認為這還是突發新聞,”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在被美國之音問及此事時回答道。“在我們發表任何形式的官方評論之前,我們還將必須觀察一下。”

不過科比確實表示,拜登總統“已經明確表示,我們希望確保俄羅斯對他們在烏克蘭境內對烏克蘭人民犯下的暴行、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負責。”

美國政府已經指控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下了戰爭罪

科比周五還說,美國將協助國際機構收集和分析這些證據,“但目前我只能講到這裡。”

多屆美國行政當局對美國軍人可能面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表示擔憂。這種擔憂在2012年開始升級,因為該法院當時對塔利班、阿富汗政府軍和美國軍方可能在阿富汗犯下的戰爭罪啟動了訴訟程序。

時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行政當局於2020年對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和該法院的其他高級官員實施制裁,在此一年前美國對國際刑事法院的人員實施了旅行禁令。拜登行政當局解除了這些制裁。

烏克蘭和歐盟稱讚逮捕令

烏克蘭和美國一樣,也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但烏克蘭已授予了該法院對其領土的司法管轄權。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交媒體上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定,歷史的責任將從這裡開始。恐怖主義國家的元首和另一名俄羅斯官員已正式成為戰爭罪的嫌疑人。驅逐烏克蘭兒童,就是將我們的數千名兒童非法轉移到俄羅斯的領土上。

“對於俄羅斯軍隊自2014年以來在烏克蘭犯下的罪行的許多受害者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國際司法部副主任巴爾基斯・亞拉(Balkees Jarrah)說。

“通過這些逮捕令,國際刑事法院使普京成為通緝犯,並邁出了結束有罪不罰現象的第一步。這種有罪不罰現象長期以來使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中的肇事者更加大膽。逮捕令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息,即下令對平民犯下或容忍嚴重罪行可能會導致其進入海牙的牢房。”

“這對於國際司法和烏克蘭人民來說是重要的決定,”歐盟外交政策主管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說。

法國外交部表示,“任何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下的罪行負有責任的人,無論其身份如何,都不應逃脫正義的製裁。”

俄羅斯聲稱無效

俄羅斯也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並且一再表示不承認該法院的管轄權。莫斯科在周五的官方反應是意料之中的拒絕接受。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國際刑事法院提出的根本問題“令人憤慨且不可接受”。

“國際刑事法院的裁決在我國無關緊要,包括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在社交媒體電報(Telegram)訊息平台上說,“俄羅斯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締約國,也沒有由此產生的義務。俄羅斯不與該組織合作,任何來自這家國際法院的潛在逮捕’單子’對我們來說都是無效的。”

院長:無法強制各國執行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沒有自己的警察部隊或其他方式來執行逮捕。但逮捕令能迫使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逮捕普京或者利沃娃-洛娃,前提是如果他們要前往這些國家的話。

如果這些國家不執行逮捕令,“會有政治後果”,國際刑事法院院長霍夫曼斯基對美國之音說。“但顯然,沒有人可以強迫各國遵守條約的法律義務。”

當被問及普京現在是否害怕前往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國家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回答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什麼可補充的。

法學教授薩達特是國際刑事法院危害人類罪特別顧問,他在海牙表示,對普京下達逮捕令後,“如果他想出國旅行,這肯定會抑制他的旅行計劃”。

薩達特補充說,雖然當涉及國家元首時,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可能更為重大,但“就正義原則而言,所有被告在法庭面前都是平等的。”

去還是不去? 習近平面臨尷尬局面

外媒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造訪俄羅斯一事恐生變數,逮捕令可能讓習近平面臨尷尬局面。

根據《美聯社》報導,在烏俄戰爭僵持之際,中俄兩國17日同步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俄國總統普京之邀於20至22日赴俄進行國是訪問,然在重大行程宣布數小時,國際刑事法院正式發布針對普京逮捕令,此事多少讓中國有些「漏氣」。

北京近期在國際社會頻繁行動,包括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發布中國版「烏克蘭和平計畫」等,擬藉此展示中方於多個地區的重要性上升,這些舉動讓拜登政府更加警惕中方,對於中國所提出的「停火方案」,白宮表達懷疑態度,認為對俄羅斯有益。

報導分析,中俄領導人於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不久前曾聯繫,開戰後儘管中方沒有明確表態立場,卻未曾譴責俄羅斯入侵行動,且從中俄官方持續頻繁互動,習近平與普京於2022年冬奧期間會晤後發布雙邊「無限制」夥伴關係,外界普遍認為「中國與俄羅斯站在一起」,另有美國官員指稱中方正考慮提供俄軍武器侵略烏克蘭,故2國領導人下週的會面被視為加強雙邊關係以及制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的重要會議。

2位不願具名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認為,有鑑於普京正式被國際刑事法院列為戰爭罪嫌疑人,中國想要擔任「烏俄調解人」的願望有可能受到更嚴厲的批評。

去年10月參加北約演習的2架米格-29戰鬥機。(法新社檔案照)

2023年3月1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波蘭宣布將提供烏克蘭戰機,創下北約成員國首例,隨後北約國家斯洛伐克也跟進。另一方面,中國當局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日訪問俄羅斯。據分析,此行將對俄烏戰爭及美中關係產生廣泛影響。

●波蘭將提供烏克蘭4架戰機 創北約成員國首例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表示,波蘭政府初步將運送4架米格-29戰機(MiG-29)給烏克蘭,成為第一個提供烏克蘭戰機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已多次要求西方盟友提供戰機,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西方國家承諾給基輔戰機。

烏克蘭主要尋求獲得美國製的F-16現代戰機,米格-29則為蘇聯設計。

杜達告訴記者:「未來幾天我們會先移交─如果我沒記錯的話─4架可充分運作的戰機給烏克蘭。」

●斯洛伐克跟進波蘭 贈送烏克蘭13架米格機

斯洛伐克宣布援助烏克蘭13架米格-29。圖為斯洛伐克的米格-29。(路透檔案照)

繼波蘭後,斯洛伐克總理赫格(Eduard Heger)表示,將捐贈13架米格29戰機給烏克蘭,成為第二個贈送戰機給烏克蘭的北約國家。俄羅斯宣稱會將戰機全數摧毀。

法新社報導,赫格告訴記者,「我們將把13架米格29戰機交給烏克蘭」,並表示還將提供烏克蘭一套「立方」(Kub)防空系統。

烏克蘭早已要求西方盟邦提供戰鬥機,只是將主要目光投向現代化的美製F-16戰機。

赫格說,「我們的作法已與波蘭和烏克蘭充分協調」,並說他領導的政府「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俄國克里姆林宮回應道,波蘭和斯洛伐克交給烏克蘭的戰鬥機都將被摧毀,重申西方對烏克蘭交運武器不會改變俄國的軍事目標。

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告訴記者:「正如我們一再指出,提供這種軍備不會改變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當然,所有這類軍備都將被摧毀。」

針對芬蘭想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土耳其總統艾多根(圖右)17日表示同意。圖左為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路透)

國際反應:

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拘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第二預審廳週五(3月17日)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拘捕令,要求他必須對其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承擔責任。

莫斯科堅持否認俄軍在持續了一年的侵烏戰爭期間犯有任何殘暴罪行。

國際刑事法院第二預審廳在這份拘捕令中就逮捕普京這一決定提出的理由是,普京涉嫌對烏克蘭兒童進行非法驅逐,將烏克蘭民眾從烏克蘭非法遷移至俄羅斯聯邦。

拘捕令說,據指控,這些罪行是在至少從2022年2月24日以來在烏克蘭被佔領土上犯下的。普京應當為此承擔責任。

克里姆林宮方面還沒有對此事發表評論。

另外,國際刑事法院還以同樣的指控向俄羅斯兒童權利專員瑪麗亞·利沃娃-貝洛娃(Maria Lvova-Belova)發出了拘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在一年前就針對烏克蘭境內是否發生了戰爭罪、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展開調查。卡里姆·汗四次前往烏克蘭,調查有關對兒童實施犯罪和將民用基礎設施設為攻擊目標的相關指控。

預審廳認為,為了保護遇害者和目擊者以及相關調查的正常進行,拘捕令是秘密發布的。但是,由於這些罪行還在繼續,讓公眾知道這個拘捕令可能有助於防止此類罪行的繼續進行,公佈此令符合司法正義。

就在國際刑事法院發出拘捕令後,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立即發表聲明,稱這個拘捕令對2014年以來在烏克蘭遭受俄羅斯軍隊犯下的各種暴行的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日子”。

聲明說,向普京發出拘捕令,國際刑事法院就將普京變成了一個“通緝犯人”,為結束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侵略者遲遲得不到懲罰的現象邁出了“第一步”。

聲明說,拘捕令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息,這就是“下令犯罪或者容忍對平民犯下嚴重罪行”都可能會導致被送到海牙的監獄。人權觀察稱這個拘捕令是向其他一些犯罪或者掩蓋犯罪的人發出一個警示,無論他們的職位或地位有多高,他們離受到審判的日期不遠了。

中國外交部宣布 習近平3/20訪問俄羅斯

中國外交部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

習近平與蒲亭上一次會面是在去年9月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高峰會上。

路透社此前先揭露習近平可能在中國兩會結束後出訪莫斯科。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結束對莫斯科的訪問之後,習近平可能會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進行通話。

2月24日是俄烏戰爭一週年,中國外交部發布「中方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表示支持盡快恢復直接對話,最終達成全面停火。

紐時:習近平訪俄羅斯 牽動烏克蘭戰爭和美中對立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日訪問俄羅斯,這是俄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以來習近平首度對俄國是訪問。他預計與俄國總統蒲亭舉行的會談可能對俄烏戰爭及美中關係有廣泛影響。

紐時報導,由於中國在外交與經濟上支持俄羅斯,令美國與歐洲感到不滿,歐美領袖將密切觀察習近平這趟訪俄行。

據報導,中俄維持深度戰略關係,因為兩國理念相同,也都是擁有核武的強權國家,皆尋求削弱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優勢地位。

習近平尋求打造全球政治家形象,尤其是上週北京斡旋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意外達成協議恢復外交關係。兩國先前已進行過廣泛對話,並表達願意修補關係。

然而,調停戰爭會是更艱難許多的挑戰。俄烏戰事持續,且雙方目前看起來都未準備進行談判來結束戰火。

俄烏戰爭逾一年 中立國瑞士多數人支持向北約靠攏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年後,瑞士政府表示,瑞士大多數人支持與北約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是這個軍事中立國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隸屬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瑞士軍事學院及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發布了一份關於外交、安全和國防政策問題的公眾輿論年度調查,以評估長期趨勢。

調查顯示,今年1月時,55%的瑞士人支持與北約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比2021年1月的調查結果高出10個百分點。

瑞士國防部透過聲明表示:「這是首次有些微多數人口抱持這樣的意見。」

美國反對中國提出的烏克蘭停火建議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在莫斯科會晤並隨後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之前,白宮拒絕了北京提出的在烏克蘭停戰的提議。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科比周五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如果這次會議發出某種形式的停火呼籲,我們會感到擔憂。” “雖然停火聽起來不錯,但它實際上認可了俄羅斯在當地取得的成果。”

普京的外交政策顧問尤里·烏沙科夫週五早些時候表示,與習近平的會談可能會產生解決烏克蘭戰爭的新方法。

“我相信我們的領導人和中國領導人將交換對那裡局勢的評估,”他說。“我們將看看在那之後會出現什麼想法。”

科比表示,停火可以為莫斯科提供機會,為未來對烏克蘭發動更有效的進攻做準備。他補充說,此時的停火“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並且“將違反聯合國憲章”,因為這將剝奪人們對俄羅斯非法侵入烏克蘭的認知。

澤連斯基謹慎地歡迎北京的參與,他說,成功將取決於行動而不是言語。

上個月,北京發布了烏克蘭政治解決方案的12點框架,呼籲“盡快直接對話” ,以便達成“全面停火”。

該文件沒有具體說明解決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佔領或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也沒有要求俄羅斯撤軍。

中國人的動機

喬治·W·布什研究所(George W. Bush Institute) 執行主任克萊默(David Kramer) 說,通過提議停火,中國人似乎是在試圖“為普京挽救一些東西”。

“俄羅斯軍隊表現不佳,”他告訴美國之音。“而且我們現在不需要中國干預。”

並非所有觀察家都會迅速拒絕北京的外交提議。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大戰略主任喬治·畢比(George Beebe)表示,鑑於普京已經與西方斷絕關係並變得更加依賴中國,習近平可能有很大的機會促成和平。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是一個主張美國外交政策克制的智庫。

“他在完全拒絕中國參與方面的迴旋餘地有限,”畢比告訴美國之音。

在烏克蘭方面,畢比指出,雖然他們不依賴北京,但他們意識到中國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只是為了防止北京在軍事上支持普京,澤連斯基會想與習近平接觸,因為這可能會改變戰爭的結局。

前景渺茫

在這一點上,交戰各方都能接受的停火前景渺茫。

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85% 的烏克蘭人認為不接受任何領土讓步,即使這意味著一場更長時間的戰爭。基輔要求俄羅斯撤出自2022年2月入侵以來佔領的地區以及普京於2014年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

與此同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核政策項目聯席主任詹姆斯·阿克頓(James Acton)表示,莫斯科將反對任何要求它從新吞併的烏克蘭領土撤出的停火協議,俄羅斯更不可能同意從克里米亞撤軍。

“俄羅斯從2014年開始佔領克里米亞,”阿克頓告訴美國之音。“這是普京統治時期的最高成就。”

即使沒有具體結果的前景,在國際刑事法院宣布希望對涉嫌戰爭罪的這位俄羅斯領導人進行審判的同一天,宣布與習近平會面也為普京提供了外交助力。

國際刑事法院院長皮奧特·霍夫曼斯基(Piotr Hofmanski)告訴美國之音,根據逮捕令,如果普京前往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的國家,該國有法律義務逮捕他並將他移交法庭。

日益增長的外交野心

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的計劃是中國領導人日益凸顯的外交野心的最新跡象,此前北京宣布了一項由北京斡旋的協議,允許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七年的敵對狀態後重建外交關係。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元培中國中心(Yale Law School’s Paul Tsai China Center)專門研究中國崛起對國際秩序和國際法影響的研究員莫里茲·魯道夫(Moritz Rudolf)表示,中國正在發出希望參與未來和平進程的信號。

“其中一部分是被視為’國際負責任的大國’,”他告訴美國之音。

這讓華盛頓很不自在。畢比說:“我認為美國不想讓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享有和平締造者的名聲。”

科比堅稱,拜登政府反對停火,並不是因為它是由中國提出的。

他說:“我已經很清楚了。這是關於目前呼籲的停火原則,這基本上只是認可俄羅斯的成果。”

  • 16x9 Image

    維達庫斯瓦拉

    美國之音白宮記者站主任

    俄羅斯陰謀顛覆摩爾多瓦 10年機密戰略計畫曝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披露,俄羅斯情報機關「聯邦安全局(FSB)」有一份機密計畫,訂出顛覆烏克蘭鄰國摩爾多瓦的詳細方案,包括支持親俄團體,利用東正教教會以及威脅切斷天然氣供應等手段。

    這份文件由獨立媒體網VSquare、Frontstory,和摩爾多瓦RISE、瑞典《快報(Expressen)》、調查報導組織《檔案中心(Dossier Center)》、Yahoo News和波羅的海國家新聞網站Delfi等媒體聯盟率先取得並公佈。CNN瀏覽了完整的文件內容。

    報導指出,這份文件在2021年由聯邦安全局跨境合作署撰寫,標題定為「俄羅斯聯邦在摩爾多瓦共和國的戰略目標」,訂出一套10年戰略,要將摩爾多瓦納入俄羅斯的影響範圍下。

    這套祕密計畫顯然是要阻止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倒向西方,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建立更緊密關係、申請加入歐盟。文件訂出的策略包括,要讓摩爾多瓦更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製造社會衝突,以及設法阻止該國在親俄分離地區「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取得影響力。

    俄國列出顛覆摩爾多瓦的短、中、長期目標如:短期目標是「支持摩爾多瓦政治勢力提倡與俄國的建設性關係」、「使摩爾多瓦旨在讓聶斯特河沿岸的俄國駐軍撤除的倡議失敗」;中期目標包括「反對摩爾多瓦與北約的合作」,長期目標如「在摩爾多瓦政治、經濟菁英中建立穩定的親俄團體影響力」、「形成對北約的負面態度」。

    摩爾多瓦政府近日逮捕數名親俄份子以及設法滲透該國的「瓦格納」傭兵團體活動份子,烏克蘭和美國也都曾警告,俄羅斯正力圖推翻該國政府。俄國則指控烏克蘭計畫入侵、奪取聶斯特河沿岸地區。

    西方情報官員指出,俄國有這套策略並不令人意外,但是,或許是因摩爾多瓦親西方政府加強與美國、歐盟國家合作,促使俄國加速這項計畫。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被問到這份文件,表示「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套計畫,我不排除這又是一次造假」。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