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集】疫情後紓困的必要性與原則考量

【主筆:盧信昌/主筆簡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過去以來,各國政府紛紛幾予相關產業紓困補貼,目的在協助企業能度過難關以及確保就業機會的有效維持。

如今疫情已全面趨緩,就連大陸解封也未如預期般,造成社會脫序和醫療崩壞;因此政府若堅持要提出疫後振興方案,就必須對過去二年來政策作為進行全盤檢討,然後再根據利弊得失、成效作為依據,訂定出產業補貼的預算分配機制,以及未來要被核實檢驗的績效指標。

像是利息補貼與緩繳勞健保費用,對於吃過甜頭的中小企業,自然不希望在收到「一次性還款」等的公函之下,必須倉促調度資金和被迫應戰。
誠然對於剛走出疫情陰影的企業來說,轉貸、增資和發行新股的作業負擔,以及擔憂此際利率已然走升,尤其緩繳的勞健保費用,兩年加計起來的金額頗為驚人;現金流與經營衝擊,自然免不了。

即使有來自行政監理的壓力,不得不然;也確實無法一路規避的。
不過延緩一點時間消化壓力,總有幫助的。
只要政府能明確其政策目標、預算額度的限制和依據經營實績的核定標準,並能做到一體適用、數據化其要求與透明公開,那麼比起全面再展延還款時間,有其必要。

尤其在中美貿易戰的發酵、美國更持續升息,往下球終端消費市的場萎縮,對於臺灣出口產業的影響,自然無法規避。
畢竟,美國優勢在金融服務跟創新研發上,而大陸的優勢就是充沛高素質的人力與完整的產業鏈;至於一項如魚得水的臺灣廠商,最擅長的就是在兩大之間,去做低成本的商業化生產,尤其在急單的調度供應上。

一個以地緣政治和民主聯盟重做思考的全球貿易,讓這三方的優勢互補,彼此拉扯而且輕言放棄之下,帶衰全球景氣是必然的。
往下,除了思考如何減輕業者負擔之外,在一定意義上的汰弱擇強和激勵企業主的鬥志昂揚,都是政策設計與成效檢視的必要尺度。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