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15日訊)新增8187宗新冠確診,醫管局呈報多6人離世。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相信,本港疫情已見頂,認為當醫療系統壓力紓緩,而又無新變種病毒出現,是時候檢視本地及入境防疫措施。
世衛數據顯示,上周環球新冠死亡個案是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最低,總幹事譚德塞指疫情結束在望。
在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相信,香港疫情亦已見頂,過去七天新冠病毒確診總數較對上一周已跌逾一成,即使過去長假期社交活動增加,都只會短暫令疫情反彈,認為是時候檢視疫苗通行證及外防輸入政策。
梁子超:「若我們醫療壓力能有明顯改善,譬如入院人數能跌低於啟動的第三級別應變、病床使用低於2500張,醫療警報能夠明確解除,可能是一個適當的機會,考慮放寬一些外防輸入政策,令我們更能與世界各地接軌。」
近期印度出現新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75.2,並已傳入多地,被指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梁子超相信,只要仍屬Omicron分支,應不會令疫情再次海嘯式爆發。
梁子超:「幾大機會就算病毒進一步變異,抗原差異較小,無論是以前透過感染,或者感染加上疫苗注射,不單能防止嚴重疾病,可能可以控制下一波(疫情)。我們都會慢慢去到接近風土化階段,我們應該可考慮,不單是外防輸入措施,內防反彈、社交距離措施可進一步放寬。」
不過他重申,一老一幼接種率仍未如理想,不希望在放寬措施時犧牲他們,再次呼籲要盡早接種疫苗。
反駁新冠病毒與流感死亡率相若說法 盧寵茂斥誤導市民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反駁有指新冠病毒與季節性流感死亡率相若的說法,強調單以今年5月至今的新冠死亡率為0.1%,與流感平均死亡率的0.1%比較,是犯了嚴重選擇性偏誤,無視數千新冠死者的不幸,誤導市民輕視新冠疫情。
盧寵茂在網誌指出,新冠疫情開始至今,超過95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大約0.6%,形容是「鐵一般的事實」,用以與歷年季節性流感平均死亡率0.1%作比較,是最為恰當而有一定的可比性。
他認為,分析數據要精準也要客觀,同為呼吸道病毒感染,新冠與流感死亡率同樣會因病毒變異而改變,可減也可加,社會的免疫屏障也會隨著時間減退。
盧寵茂指出,除了死亡率,很多事實與指標都說明新冠疫情並非如流感一樣輕微,例如新冠病毒傳播力較流感強、感染人數多,病毒變異快,而免疫逃逸能力強,基本上是「全年無休」,不似季節性流感高峰期一般每年一度在冬季出現。
另外,兒童對新冠免疫屏障低,引致較多併發症及死亡,不少新冠患者都出現「長新冠」後遺症,不似流感並不會造成長遠健康影響。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9月15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世衛譚德塞:結束疫情終點在望,各國現時不宜鬆懈。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126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以及823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確診個案最多來自四川,有84宗,西藏同內蒙古分別有9宗和7宗。本土無症狀感染以貴州的302宗佔最多,四川及西藏分別有159及101宗。
內地累計24萬7724宗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3萬7000人康復出院。
台灣新增45269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再多57名患者離世。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57宗本土死亡個案,涉及33男24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超過90歲,其中53人有慢性疾病。
日媒指日本最快下月解禁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