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难,这是翻译界的“共识”;但诗歌翻译究竟有多难?它到底难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为:这些问题主要与译者水平有关,也与原文语种有关;因此对于一般译者而言,不论中译外,还是外译中,都是非常难的事情。中国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曾经指出:诗歌翻译难,难就难在对原诗的理解和译诗的处理以及如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这不仅需要有关的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解决这一翻译难题。他道出了译诗艰难的主要原因所在,并給出了这一难题的基本解决方法。
诗歌是文学中最璀璨的明珠,诗歌翻译是传递域外优秀文化的桥梁。诗人通过精妙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文学体裁中最凝练的一种。对诗歌的翻译,文学界及翻译界一直存在可译和不可译两种声音。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珀西·雪莱曾经在《诗辨》中写道:“译诗是徒劳的。把一个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企图由此探索它的色泽和香味的构造原理。”美国田园风光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句评价更是被引为经典名言:“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其观点站在原文的基础上,认为诗歌只要经过不同语言的转换,就必然会有所损失。
其实,诗歌与翻译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绝大多数诗歌是可译的,所谓不可译主要是关注到诗歌被翻译过程中,韵律、节奏、音节修辝手法等语言本身固有的特点难以被传递,甚至被遗漏,但这并不妨碍译诗对诗歌内容传递。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融合, 中/外诗歌翻译的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并为翻译工作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很大程度上,所谓的“诗歌不可译”,其实是形容诗歌翻译的不易。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文字的凝炼、背后的意境,对于声音、节奏的格外注重,以及诗行长短、排列的所谓“建筑美”,都为翻译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基于此,中文回文诗是不可翻译为外文回文诗的。
在中/外诗歌翻译理论方面,较有影响的要数中国翻译家、外语教育家许渊冲的三论(即“三美论”、“三化论”和“三之论”)。他认为,“三美论 ”(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这是译诗的成败关键。
虽然诗歌翻译难,但许多译者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例如,中国当代诗人、译诗实践者柳向阳翻译了多本外语诗集,其中包括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合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他所遵循的翻译中的“信、达、雅”之准则,已在译诗实践中成为了他的自觉,而广博的阅读训练也给他提供了更宽的通道和更高的眼界。译诗的魅力,不仅源于诗人本身的特质,而且也在于译者的再创造,尤其是翻译外国诗歌如何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且还不失韵味与诗性,这是有难度的。柳向阳一直在挑战这个难度,试图在“信、达、雅”的基础上作更精准的超越。
凡是译者都知道译事之难,相比之下,诗歌讲究格律音韵,自然是难上加难。诗歌博大精深,理解已属不易,况且要译成外文,其难度可想而知。以诗译诗不同于云山雾罩的空头理论,可以用些似是而非的时髦术语蒙混过去,译诗是要一字/词一句明明白白地与原诗对照的。语言文字只是一种载体,译诗主要的就是明确表达意思,至于以何种形式出现却是次要的。译诗或多或少在感情色彩上因译者的个人因素发生变化;但是有些较好的译者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揣摩原作的意义,并尽力把每一个字/词都用最鲜活,最生动的话语翻译过来,尽量把诗歌翻译的“原汁原味”。不过再好的译者也永远不会翻译的与原文分毫不差,所以有能力又爱诗歌的人还是读原文为好。
一般认为,诗歌翻译的最基本原则是,诗必须译成诗的形式,不能译成散文,否则就不能称为译诗;好的译诗都是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的典范。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翻译工作者应当在翻译实践中秉承对等原则,尽力兼顾原诗和译诗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统一,以使原诗中的内涵和精华在译诗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就形式而言,它包括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音韵、外形、节奏。诗译传达的不仅是字面意义而且是审美情趣。所以,在对同一首诗进行翻译时,译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但总的一条规则应是:在不损害原诗内容的前提下,尽量摹写原诗的形式,也就是重“意合”求“形合”,以诗译诗。这样做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原诗风貌,引导读者体会其“原汁原味”。
古往今来,诗歌翻译因其难度之大在翻译界和文学界长期处于留白阶段。大量好的诗歌因此无译本可借鉴,因此沦为翻译和文学领域的空缺之地。诗歌翻译是连接原文与译文的纽带,所以译者就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翻译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译者必须清楚自己的定位,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适时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译者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加入自身基于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主体性再创作,诗歌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历时性的解读,这有助于作品和读者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从而增加读者对诗歌的审美性和鉴赏性。
众所周知,诗歌翻译只有理解原诗的语义、语法、语用等相关内容,才能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本意翻译出来,这对于译者来说是极其困难的;而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译者无法对诗歌中的语义、语法、语用等准确地翻译,从而降低了翻译效率,并耗费了较长时间。针对译诗速率慢、准确率低等问题,加上人工智能近年快速发展,一些科技企业尝试利用机器翻译技术处理译诗问题;但是,机器翻译实际上只是考虑语义和语法的相似性,而诗歌翻译主要是考虑形式和内容的相关性。就目前情况看,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其中有自然语言处理与诗歌翻译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脑科学的前沿问题。
文/李珍(作者单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