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最美港島東的鶴咀 感悟人生

作者:曾曉輝

11月28日,與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駐港負責人相約一起到位於港島東的鶴咀海岸保護區觀光。

同行的華僑大學駐港辦主任蔡錦鐘告訴我們,鶴咀半島位於香港島東南部,赤柱半島之東,石澳半島之南。這個地處港島一隅的小小半島,卻有著香港的第一座燈塔,还有1955年維港擱淺的鬚鯨标本,是香港迄今唯一的海岸保護區,有評論稱是最美港島東的鶴咀海岸保護區。

同行的暨南大學駐港副主任林高野說,除了鶴咀保護區擁有一流的風光景緻外,這個海角上有多個古蹟,如百年燈塔、更樓、機槍堡遺址,更有天然景象如蟹洞、雷音洞等自然奇觀。

他們一說,讓我興致高昂,迫不及待地前去一探這個神秘面紗。

我們從筲箕灣巴士總站乘9號巴士沿著石澳公路,一路欣賞著風景,40分鐘就到了鶴咀站,我們都認為到了景區景點,哦,還要走路,一打聽到海角核心景點還有幾公里呢!

沿著鶴咀道向下一邊走一邊欣賞自然風光景色,一會兒到鹤道左邊有一個寫「鶴咀村」路牌,路牌上還寫著信記士多,但我們看人群都向前走,我們便沒有拐入村了。

據瞭解,鶴咀半島由於地理位置關係,以前曾列為軍事禁區,後來由於部份路段屬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及電台發射站範圍海底電纜等設施等私人地方,一般公眾人士不可隨意進入。我們只能學路人繞過電台項目外边,走一條人走多了自然成路的土路,來到了鶴咀海角。

走著,聽到右邊傳來陣陣海浪撞擊岩石發出象打雷的聲和人「哦!呀!啊」的喊聲,發現很多人都聚在一個洞前排隊打卡拍照,該洞看似一線天,一邊連著海另一邊連結著山,滔滔的海水撞擊著礁石,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我們拍照時,海浪時不拍打同伴腳下,讓同伴驚叫跳腳而起。其實這個名叫雷音洞中有一個超大裂縫,每次海浪沖擊洞壁都會發出巨響,自然而然我們也打卡拍照留念。

回到馬路再向前走,便看見前面有一座在建的建築,寫著“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位於研究所旁邊海邊岩石上有鬚鯨骸骨標本,這個魚骨標本,傳是海洋公園東當年殺人鯨海威,但其後有專家指出其體型和標本不符,事實上屬於一條1955年維港擱淺的鬚鯨。

本文作者曾曉輝在鶴咀“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
1955年維港擱淺的鬚鯨標本

我還在欣賞該標本時,轉眼之間,同伴不見了,哦,他們給一個天然形成洞吸引了,這個洞稱為鶴咀蟹洞,海浪每日將岩石鑿洞,而形成呢個似蟹型嘅洞口,打卡拍照人挺多呀!輪到我們時,已經等了好久了,我们便盡情的拍,拍照時,洞連海,海浪時猛時弱拍打著礁石,浪花有時候還會漫過拍照人腳踝,海浪衝擊礁石濺起象珠子般的水花,打在人的身上,海浪激起的泡沫,像姑娘卷卷的頭髮,美麗極了,給人一種種遐想無限特別的感覺,我隨即把所拍短視頻發朋友圏還寫上「蟹洞浪花,捲起千堆雪」,同行的暨南大學駐港副主任林高野在我微信朋友圈該文下留下「雷音水霧 彈出萬個曲」,這也看出以句表他此行的心情吧!

我們來到蟹洞旁海邊岩石上時,海浪拍打著、衝擊著,這海天礁石,偶爾也有鳥驚過,幾個裹著穆斯林外套的外傭也在拍照,這一道道似雪花般淡淡的浪花飄蕩蕩到礁石上,「嘩!嘩!」海浪拍打著礁石,捲起了幾尺高的潔白晶瑩的水花。又一道道海浪撞擊岩石發出陣陣頃刻間「轟轟隆隆」,浪濤足有幾米高,潮聲似千聲鳴谷,萬雷驚澗,氣勢壯觀極了,陣陣浪花親吻著我腳下礁石,海浪湧到礁石上,又輕輕地撫摸著岸邊的礁石,又依依不捨地退回。一切帶走了我的疲勞,刺激著我的心扉,隨即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照片和一首打油詩

「望鄉思故里
浪花拍海岸
白雪卷千堆
路漫隔天涯」
讓我也許與旁邊千里來港工作正在拍照的外傭一樣想起了故里,想起了媽媽,想起媽媽的手把我輕輕地撫摸。

遠處,夕陽西下,微波粼粼,,游艇行於似金色翡翠海上的景致,又提醒著我,這近黃昏,該回去了,我便寫下「鶴咀風光無限好
浪花捲起千堆雪
濤聲陣陣振海岸
只是夕陽催人離」,發上微信朋友圈。

我們沿著原路步行返回,又到鶴咀村村邊時,見到村邊一個招牌寫箸「鶴咀阿蘇涼茶 」下面小字寫著「必須惠顧 方可使用 衛生間」,我們右轉入村,一時之間為了生理需求上廁所,也為了看看更樓;入村第一眼看到題寫著「1967年」荒廢校舍和更樓。

據了解,該村居民姓朱,其先輩在乾隆年間已到來開村,過着農耕生活。後來因位置偏遠,出入不便,大部分村民遷往石澳或市區。村中有一座建於19世紀的麻石更樓,可見當年治安不佳。更樓曾作為課室之用,直至1967年有村校落成為止,但如今村校亦已荒廢了。
整個村不大,還有汽車改裝廠,在更樓前有兩家士多店,店前擺著幾張台椅,我們問有東西吃嗎?店員說只有水餃,40元港幣5個、一瓶可樂15元港幣,後來,同伴們因廁所太髒不敢上了,自然我們也沒必要購買該店東西,便打道趕回鶴咀車站坐車。

沒有不散的宴席,也沒有不走的路,在人生的征途上,不論行進到哪裡,哪裡有多好的風景,好像總是與風景遊走,其實人命的旅程總飽含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和游走不同的風景,不能說離別就會感傷,也不要說相聚總是歡樂,應該說一切皆是緣分的使然。打開封塵的記憶,人生的聚散離合仿彿就在轉瞬之間,在短短的時間裡,有些東西會慢慢走遠,有些東西會自然消失,有些東西卻是永恆不變留在腦海裡。

最美的風景,不在終點,而在路上。

2021.12.4寫於香港怡維軒

作者簡介:

現任中華報業集團主席、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及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院長、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民營演出聯盟常務副主席、國際城市文化論壇主席、世界監督學會會長、中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港股代号0204)非执行董事。彼過往曾在中國內地多個機構擔任高級職務。

主要從事雕塑環境藝術教學、創作,兼職撰寫新聞評論,出版有多本文學類、藝術類、新聞時事評論類等書籍。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