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南海航道更路经|闲话海南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从汉代开始,中国开通了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航道更路经的历史

    南海航道更路经又称更路经、更路簿、更路传,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当地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

    据专家考证,《南海更路经》形成于明代,在文昌、琼海等地,渔民传抄《更路簿》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一个罗盘加一本《更路簿》,就可以让中国渔民顺利前往南海作业,并下南洋进行交易。如今,海南的渔民们仍然在实践中补充丰富着《南海更路经》。

    (罗盘)

    更路经的真面目

    《南海更路经》有两类,一类是以手抄本形式传下来的小册子,或是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图,俗称《南海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俗称“更路传”。

    (更路经)

    《南海更路经》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琼海市沿海一带,其次是海口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宁市、三亚市、临高县等港口海岸渔村。

    (更路经)

    为什么叫更路经?

    我国古代以“更”计时,一天分为十更。在正常季风的作用下,帆船在一更时间顺风航行的距离,便算作一更的行程。因此,“更”便由计时单位演变为计程单位。自古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航海人一直习惯使用更为计程单位,一更约为十海里。

    “路”是指船只在海中航行的纬路。1974年广东省博物馆在《西沙文物》一书中,称为《水路簿》。而根据海南省渔民的习惯叫法,可称为《更路簿》、《更路经》,即记录航海更数和线路的书本。

    更路经的作用

    南海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南沙群岛中部,向有“危险地带”之称,有谚云:“走水行船三分命”。更路经是每位船长必备的航海图,图中记载的航海路线,航行要领,气象水流,是渔民用鲜血换来的“生命航线”。

    (珊瑚岛)

    《南海航道更路经》中记载的地名是由海南渔民命名并沿用至今,具有浓厚的海南方言特征,充分证明海南居民开发建设西沙、南沙的悠久历史,是证明南沙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

    南海诸岛渔民习用名总共有100多个,这些习用名长期以来一直在渔民中使用,很少变化,地名既有通名,又有专名。如按照珊瑚礁与海面的距离,把它们分为:“峙”、“仔”;“线”、“沙”、“铲”即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的礁等等,这些地名标示的位置极其准确,与今天的现代地图无异。

    同时,《南海航道更路经》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实用指南,对研究我国华侨史、外贸史、南海开发史都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意义。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及实践。直至今日,南海航道更路经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海南渔民出海的指南。2008年,南海航道更路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