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抵达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1月17日)抵达内比都,开始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中华时报记者的最新采访报导,当地民众对中国投资欢迎,但态度谨慎。

这是习近平上任后首次访问缅甸,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19年来的首次访问。习近平此行将与缅甸政府签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议,并继续加强和缅甸已十分紧密的关系。

缅甸在西方取消制裁后,曾转向西方,在缅甸政府军2017年的残酷镇压之后,已经有几十万罗兴亚人从西部的若开邦逃到孟加拉国。联合国官员指责缅甸军方对罗兴亚人的进攻具有“种族灭绝的意图”,但是缅甸政府说,在激进分子攻击安全部队后,这是军方发动的打击反政府武装的合法行动。罗兴亚危机造成缅甸在国际舞台上再次遭到孤立,中国现在是一种可贵的政治支持。中国作为缅甸最大的投资方,在缅甸若开邦有一个深水港的项目。在缅甸因此在国际上备受谴责时,中国则称支持缅甸政府在若开邦“镇压叛乱”的行动。

当地非政府组织ONG发言人在接受中华时报记者采访时用英语说:“可以肯定,在若开邦,中国有着重要作用,我不想对此予以否认。拥有一个深水港可以创造就业,但应该是让我们的缅甸人,他们具有这些岗位的能力,而不是让来自中国或其它地方的外派人员,那对当地人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参与经济项目。”

中华时报记者注意到,缅甸目前依然谨慎,只接受了中国提出的38个项目中的9项。在中缅边境克钦邦,当地一位女子表示,她对中国国家主席的到访有担心。这名缅甸女子用英语说,作为缅甸人,她感到无能为力。在缅甸,昂山素季开启了这些项目,许多支持昂山素季的人们也就自动地支持了中国的投资,但她认为,缅方谈判此类经济项目的能力很弱。缅甸代表不是技术官僚,还价余地不大。

中华时报记者指出,在缅甸北部地区,中国的一个大坝工程项目尤其在当地引发不安。密松水电站(Myitsone)的建造工程,因当地民众的批评,而在2011年暂停至今。

习近平将在首都内比都与缅甸实际领导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会面,并计划会见议会和几个少数党派领导人。

中国的官媒几天来竭力宣传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称两国是“亲戚”、“胞波”。习近平车队离开机场前往市区时,经过的沿途两侧悬挂有习近平的巨幅肖像和写有“中缅胞波友谊万古长青”等巨幅标语。

在出访缅甸之前,习近平在缅甸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多次提到“胞波”,称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中国和缅甸“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星期五的一篇报道还说,对中缅民众来说,习近平这次来访可谓节日季“走亲戚”。

缅甸是习近平在2020年开年首次出访一个东南亚国家,中国外交部将习近平的这次访问称为是“里程碑式”的访问。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东南亚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对半岛电视台说,中国和缅甸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十分紧密。他说几十年来中国在缅甸一直发挥着占有战略主导地位的影响力,习近平在这次国事访问旨在希望继续维持对这一影响力。他还说,习近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在这次访问“或许有机会接触可能角逐下次大选的不同缅甸政界人士。”

在备受瞩目的中国投资方面,缅甸商务部副部长吴昂图(U Aung Htoo)在习近平访问前对媒体表示,两国在习近平访问期间将签署的协议包括若开邦皎漂特别经济区和一个耗资13亿美元的港口建设。

皎漂港被认为是所谓中国“珍珠链”沿线港口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利用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国的港口建立战略基地,保护中国在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让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不通过马六甲海峡,直接运到中国云南,而皎漂港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直接进入印度洋、并将石油直接从皎漂港通过铁路运往云南的重要基地。这一项目也被认为是习近平“21世纪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缅甸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新加坡。

但这样的“胞波”情谊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密松大坝项目便是其中一个难解之“结”。

耗资36亿美元的中资密松大坝位于伊洛瓦底江。由于担心大坝会对河流造成无法挽回伤害,并摧毁下游鱼类资源,大量民众举行了旷日持久的抗议。

前总统登盛在2011年暂停了这个大坝项目,但中国一直期待能够重启该项目。

曾公开反对修建大坝的昂山素季去年呼吁人们重新考虑想法,缅甸官员则透露正考虑缩小大坝规模或重新选址以彻底解决该难题。

除此之外,在缅泰边境的苗瓦迪(Myawaddy),一个由中国私营公司投资的“Shwe Kokko特别经济区”项目也在去年12月引发大规模反华抗议。

缅甸媒体《密茨玛》网站(Mizzima)报道说,该项目因非法雇用中国工人、进行非法赌博等活动受到广泛批评。

“习近平的访问很重要……但人们要问的问题是,在谈判桌上,缅甸人能得到什么?”该评论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