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解 其實不難

率學生赴湖南大學座談,前總統馬英九:兩岸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

作者:陳星

馬英九率團赴大陸祭祖、交流行程引發兩岸廣泛關注,大陸民眾對馬英九此行多給予積極與正面的評價。參訪團在武漢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院、黃鶴樓時,沿途皆有民眾在外等待、揮手和歡呼,馬英九與當地民眾頻頻互動,均獲得眾人熱情回應。因此有媒體稱馬英九此行在大陸颳起了「馬英九旋風」。在兩岸關係逐漸緊張的當下,馬英九此次大陸行可以為理解兩岸關係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與啟發。

中華文化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財富,也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依托。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之後,中華文化已經成為深埋於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文化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方向。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先祖及其傳承是文化之根,是能夠觀照未來的精神支柱。馬英九能夠排除各種困難,在賦閒7年之後完成大陸之行,在祖塋之上加一抔土,在祖宗牌位前上一炷香,終於能夠實現歸鄉祭祖的夙願,完成走了70多年的精神自我救贖之路。這份執著與虔敬,值得欽佩。

馬英九所到之處與民眾展開頻頻互動,大陸民眾表達了對馬英九參訪的善意回應,不但反映出大陸人民的熱情與善良,同時更體現出大陸人民對兩岸交流的肯定、對「兩岸一家人」觀念的高度認同,以及對「自家人」的體貼與關照。這種樸素的感情是兩岸人民割不斷的精神紐帶,以前這種情感支持了兩岸關係的發展,未來更會推動兩岸人民的關係進一步深化。見面三分情,兩岸一家親,只要有互動,這種情感就會自然流露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岸和解其實並不難,只要回歸「兩岸是一家人」的認知,彼此為對方著想,避免互相傷害,共同思量如何走向互惠雙贏,兩岸和解即可開端。兩岸需要共識,否則說兩岸和解只能是一句空話。能促進兩岸和解的共識有許多,其中最重要者就是「兩岸是一家人」的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這種共識在政治層面的最直接體現。兩岸血脈相連,血濃於水。「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兩岸終究有著共同的命運與情感聯結,割捨不斷。當然,現代語境下「兩岸一家人」共識也包含兩岸合作共建兩岸美好家園的認知,加強兩岸聯繫造福彼此的認知等等。只要真心承認兩岸是一家人,心之所想,意之所至,再經過長期互動與依存,自然可以做到心靈相通。

認同兩岸是一家人,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平發展能夠被廣泛接受,根源在於其符合我們本性中對幸福生活的企盼。如果我們問一個人是否支持和平發展,就相當於問他願不願意生活過得更舒適一些,發展得更好一些,只要具備正常的思維能力,絕大部分人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從台灣的媒體民調到街談巷議,大家對兩岸和平發展接受度一直都非常高。不過,從世界範圍內來看,無論是和平還是發展,絕大多數時候都需要付出努力與代價才能爭取到。兩岸和平發展同樣如此,只有經過兩岸人民戮力同心不斷努力,才能爭取到和平發展的機會。

失卻文化傳統者會逐漸失卻自己的文化之根,最終變成精神的流浪者。他們最終會變得虛無、自戀、暴戾,終至失去寬容之心,甚至被仇恨蒙蔽心靈。相形之下馬英九先生確實代表了台灣的一股清流。要知道在目前台灣的政治氛圍下,到大陸祭祖是需要勇氣的,但馬先生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決然成行。果不其然,馬英九人尚在大陸,島內有人開始拿放大鏡檢視,吹毛求疵。台灣媒體新聞用標題字幕「搭載馬英九大秀速度!陸高鐵刻意飆速350公里」來表達自己的「驚歎」。此語一出,大陸民眾笑聲一片,大陸許多高鐵設計時速就是350公里啊!這也從側面說明台灣對大陸的瞭解還是太少。

兩岸未來是戰還是和,其實就在一念之間。承認兩岸的血緣聯繫與共同的文化傳承,認同自己的中華民族身分,認同「兩岸是一家人」觀念,承認「九二共識」,以合作與寬容的姿態面對兩岸的歷史與現實,務實處理兩岸關係,以民生福祉為重,加深兩岸交流合作,自然可以使兩岸走向共同繁榮。相反,如果不承認兩岸歷史與現狀,不斷以小動作損害兩岸人民利益,甚至不惜援引外國勢力,加強兩岸對抗,兩岸關係自然會走向衝突與對抗。目前兩岸已經進入兩種道路選擇的十字路口,到底如何選擇,確實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

(作者為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