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賴當局加防務預算徒增危險 承認“九二共識”才是正途
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25日投書《華盛頓郵報》,稱將推出400億美元“補充防務特別預算”,以彰顯臺灣“捍衛民主的決心”。觀察人士認為,此舉恐將臺灣民眾置於更危險的境地,承認“九二共識”才能維護臺海和平。
自去年就職演講始,賴清德逢防務必談“和平”,一副“和平捍衛者”的做派。他26日在記者會上又聲稱,“和平必須靠實力”“投資防務就是投資和平”。但其行徑顯示,其話術師出無名、行之無效,也對臺灣發展不利。
其一,所謂“以實力換和平”師出無名。兩岸和平之路向來明確。大陸方面多次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臺海就會和平穩定;大陸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
反觀賴當局,把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將“國家統一”扭曲為“併吞臺灣”,其企圖以所謂“增強軍事實力獲取和平”的做法,與真正的兩岸和平之路完全是南轅北轍。
其二,“以武謀獨”“倚外謀獨”行之無效。從所謂“永不沉沒的潛艇”“海鯤號”,到遲遲未交付的“隱形的戰機”F-16V,無論是研發武器還是購買軍備,民進黨當局大肆揮霍民眾血汗錢,屢屢招致島內有識之士批評。
此次賴當局調整防務,以投書美國媒體的方式公佈,被島內輿論質疑“既未經專業討論、可行性評估,也未向臺灣民眾與立法機構說明”,是“兒戲之舉”。
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也看清,所謂“協防臺灣”“臺灣有事,日本有事”等口號,是外部勢力操弄涉臺議題,將臺灣當棋子,打“以臺制華”的算盤。將稅款浪費在購買武器、討好外部勢力上,不僅買不來“安全”,還會加速把臺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其結果必然是被用後即棄。
其三,製造臺海緊張局勢不利臺灣發展。賴當局一再渲染所謂大陸“威脅”,恐增加全球投資者投資島內疑慮。此外,涉及臺灣大多數人就業的傳統產業受關稅等影響已經舉步維艱,這筆400億美元的“特別預算”如能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料對相關產業和民生福祉會有所助益。
“臺灣民意基金會”近日公佈民調顯示,50.2%的民眾不贊同賴清德的表現,過去5個月是他“最惹人怨的時刻”。島內另一項網路投票中,超八成臺灣民眾認為賴是“最讓人失望的領導人”。
觀察人士認為,對賴當局而言,“抗中”牌已經難以為繼;“以武謀獨”只會反噬其身。懸崖勒馬,回到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大陸相向而行,才是唯一正途。
(完)
来源: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