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以色列定居者袭击西岸清真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美国敦促安理会支持加沙计划 俄罗斯提出反提案

2025年11月11日,巴勒斯坦民众走过以色列空袭和地面进攻在加沙城造成的废墟 (美联社)
  • 在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生效第35天,以色列政府确认,此前由哈马斯和杰哈德移交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遗体是以色列士兵梅尼·戈达德的遗体,后者于2023年10月7日阵亡。
  • 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在法医研究所完成身份确认程序后,军方代表已通知梅尼·戈达德的家人,他的遗体已经归还以色列。”
  • 哈马斯发言人哈泽姆·卡西姆证实,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该组织仍在继续努力完成以色列战俘遗体的移交工作。卡西姆补充称,哈马斯正在努力尽快完成整个交换过程。
  • 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占领军缴获了烈士穆罕默德·阿布·阿亚什和比拉尔·萨巴纳的遗体。他们此前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希伯伦以北的贝特·乌马尔镇被以色列占领军杀害。
  • 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阵线呼吁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升级抵抗,与占领军和定居者公开对抗,并谴责他们的罪行。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将四个欧洲组织指定为“特别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理由是它们与被称为“Antifa”的松散左翼运动有联系。受到制裁的四个组织包括:德国的“Antifa东方组织”(Antifa Ost);意大利的“非正式无政府主义联盟/国际革命阵线”(FAI/FRI);希腊的“武装无产阶级正义”(Armed Proletarian Justice);以及同样位于希腊的“革命阶级自卫队”(Revolutionary Class Self-Defense)。
年轻的巴勒斯坦人正在查看哈贾·哈米达清真寺的损毁情况。该清真寺于2025年11月13日在巴勒斯坦代尔伊斯提亚村遭到以色列定居者的纵火和破坏

以色列定居者袭击西岸清真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

以色列定居者纵火袭击被占领的西岸一座清真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与此同时,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事件在该地区持续升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当地居民告诉半岛电视台,周四黎明时分,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北部萨尔菲特附近的巴勒斯坦村庄代尔伊斯蒂亚纵火焚烧了哈贾·哈米达清真寺。

现场照片显示,清真寺墙壁上喷涂着种族主义和反巴勒斯坦标语,清真寺在火灾中受损。伊斯兰教圣书《古兰经》也被焚毁。

巴勒斯坦宗教基金和事务部谴责了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并称其凸显了以色列对待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上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圣地的“野蛮行径”。

据瓦法社报道,周四,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南部希伯伦附近的拜特乌玛尔镇发动袭击时开火,造成两名巴勒斯坦儿童死亡。

今年以来,以色列定居者和军方对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袭击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暴力事件也随之发生。其中许多袭击都发生在2025年橄榄收获的背景下​​。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本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10月1日以来,至少发生了167起与橄榄收割有关的定居者袭击事件。超过150名巴勒斯坦人在袭击中受伤,另有5700多棵橄榄树遭到破坏。

以色列定居者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一个巴勒斯坦村庄纵火焚烧并损毁了一座清真寺

专家表示,在以色列对加沙发动战争的阴影下,以色列在西岸的袭击有所增加。自2023年10月以来,这场战争已导致超过6.9万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丧生。

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极右翼政府成员正推动正式吞并该地区。人权组织表示,以色列已经在西岸维持着事实上的吞并和种族隔离制度。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7月份警告说,定居者暴力行为是在“以色列安全部队的默许、支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声明称,定居者和军事袭击“是以色列国扩大和巩固对被占领的西岸地区的吞并,同时加强其对当地巴勒斯坦人的歧视、压迫和控制的更广泛、更协调的战略的一部分”。

“完全不可接受”

周四发生在代尔伊斯提亚清真寺的袭击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表示,联合国对此次袭击事件“深感不安”。斯特凡·杜加里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此类针对宗教场所的袭击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代尔伊斯提亚遭袭清真寺内手持一块被烧焦的《古兰经》残页([法新社)

杜加里克说:“我们过去谴责以色列定居者对西岸巴勒斯坦人及其财产的袭击,将来也会继续谴责。”

“以色列作为占领国,有责任保护平民,并确保将这些袭击事件的责任人,包括袭击清真寺和在清真寺上喷涂骇人听闻的文字的人,绳之以法。”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瓦法社报道,约旦外交部也“强烈谴责”以色列定居者袭击事件的增加。

约旦外交部发言人将暴力事件描述为“以色列政府极端主义政策和煽动性言论的延伸,这些政策和言论助长了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和极端主义”。

德国因在加沙战争中支持以色列而受到批评,德国也呼吁停止定居者暴力行为,并表示“必须彻底调查这些事件,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瑞士外交部同样表示,以色列近期在西岸发动的纵火袭击“令人无法接受”。该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暴力行为以及非法定居点的持续扩张必须停止。”

巴勒斯坦人在清真寺内站在被烧毁的《古兰经》旁边(法新社)

然而,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暴力冲突不断之际,巴勒斯坦人敦促世界各国领导人不要光说不做,而应采取具体行动反对以色列,包括停止向以色列军方输送武器。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报告,上周另一起事件中,以色列定居者在拉马拉附近的基尔贝特阿布法拉赫村(Khirbet Abu Falah)放火烧毁了一栋巴勒斯坦房屋,当时屋内有一家人。

“随着火势蔓延,这家人立即撤离,邻居和民防队迅速赶到现场,扑灭了大火。母亲在逃离定居者时腿部骨折,”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表示。

国际反应

近东救济工程处:资金短缺影响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

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警告称,除非该机构获得大量新的资金,否则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将无法获得基本服务。

拉扎里尼解释称,试图边缘化近东救济工程处是旨在改变未来以巴冲突政治解决方案既定基础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他指出,加沙地带两年残酷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需求和心理创伤”。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 (法国媒体)

美国敦促安理会支持加沙计划 俄罗斯提出反提案

阿拉斯泰尔·麦克雷迪

美国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支持其旨在加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加沙和平计划的决议草案,并警告称,如果美国不这样做,巴勒斯坦人就可能会遭受“严重后果”。

根据路透社掌握的一份副本内容,俄罗斯同时向安理会提交了其关于加沙问题的“反提案”,并对华盛顿的草案提出质疑。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在周四发表声明称,一旦停火破裂,以色列恢复进攻,任何试图围绕华盛顿决议“制造不和”的企图都将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带来“严重、切实且完全可以避免的后果”。

上周,美国代表团正式向安理会的15个成员国分发了决议草案,以便就其措辞和内容进行磋商。

法新社掌握的草案内容显示,该协议将授权在加沙设立一个过渡治理机构——“和平委员会”,任期两年,至2027年底,并由特朗普担任该委员会主席。

协议还将授权安理会成员国组建一支“临时国际稳定部队”(ISF),负责“永久性解除加沙非国家武装团体的武器”,以保护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助通道的安全。

国际稳定部队还将与以色列、埃及以及新近接受培训的巴勒斯坦警察合作,以协助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并实现加沙地带的非军事化。

特朗普已经排除向加沙地带派遣美军的可能性,而该部队的计划规模为2万人。

美国方面表示,已经与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埃及、卡塔尔、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就向该部队派遣兵力的问题进行磋商,但是由于担心可能与哈马斯发生直接冲突,各方仍对派遣士兵有所保留。

与之前的草案不同,最新版本还提及了未来可能建立的巴勒斯坦国,并称一旦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完成所要求进行的改革,“巴勒斯坦实现命运自决和建国的可信途径或许最终将会具备”。

决议还补充道:“美国将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对话,以就和平繁荣共存的政治前景达成一致。”

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对停火持谨慎态度,犹豫是否返回加沙城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周三表示,他对该决议的通过持乐观态度,并称围绕决议措辞的谈判正在取得“良好进展”。

据法新社报道,尽管安理会成员普遍支持设立“和平委员会”,但该决议文本中并未提及任何监督机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未来的角色,以及以色列安全部队的具体任务细节,这些都引发了诸多疑问。

鉴于美国提出的方案仍然存在这些重大疑问,俄罗斯于本周四向安理会提交了一项反决议。

该决议指出:“我们草案的目标是促使安理会制定一项平衡、可接受且统一的方案,以实现可持续的停火。”

10月8日,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已就其备受瞩目的加沙和平计划的“20点方案”的第一阶段达成一致,从而暂停了这场持续两年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军队已在加沙地带造成至少69179人死亡。

该协议还促成了以色列人质(包括生者和死者)与巴勒斯坦囚犯之间的交换进程,以及以色列军队部分撤出和部分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该地区。

尽管停火协议仍然有效,但以色列几乎每天都发动袭击,屡次违反协议,并已造成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美国代表团在周四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提案当中指出,这一停火协议“十分脆弱”,并敦促安理会支持华盛顿提出的决议,“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确保亟需的和平”。

声明补充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并将为中东实现持久和平铺平道路。”

哈马斯将另一名以色列俘虏的遗体移交给红十字会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