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陸港即將投入運營,中老鐵路北部貨運效率將大幅提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11月6日訊(記者 李淩 王龍德)隨著中老鐵路的日益繁忙,位於老撾北部重要節點城市琅勃拉邦的國際陸港即將投入運營,預計將顯著提升中老鐵路北部的貨運效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2月18日,老撾計畫投資部、公共工程與交通運輸部以及琅勃拉邦省政府的代表與LC物流倉儲有限公司及PSL服務獨資有限公司簽署了琅勃拉邦國際陸港開發可行性的諒解備忘錄,為該專案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琅勃拉邦國際陸港已通過報建審批、環評審批和初期可研審批。專案由中鐵二院進行整體設計規劃,即將與老中鐵路有限公司簽署土地租賃協議,完成最終可研審批會議,並由老撾政府頒發特許經營權證。

陸港規劃與投資

琅勃拉邦國際陸港規劃建設面積30公頃,計畫投資金額達4.65億元人民幣。該陸港將建成集綜合保稅倉儲、聯檢查驗、聯檢裝卸、一站式進出口清報關、綜合商貿、跨境供應鏈金融、加工製造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樞紐。這一綜合性的規劃旨在打破傳統物流壁壘,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並探索綠色物流、數字貿易等前沿領域,助力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重要意義與戰略地位

琅勃拉邦地處老撾北部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陸港的建設將進一步鞏固其戰略地位,提升其在區域物流網絡中的作用。

LC物流倉儲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太富表示:“中老鐵路自開通以來,已成為中老兩國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經貿與人員往來,還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琅勃拉邦國際陸港的建設是老撾政府推進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和吸引更多國際企業投資的重要物聯經濟樞紐。”

運營規劃與技術應用

LC物流倉儲中心負責人姚陽介紹,琅勃拉邦目前主要發運的貨物包括鐵礦石、木薯澱粉、薏仁米、橡膠等,2024年貨物出口量達79萬噸,進口化肥、百貨、鋼材等貨物量達到47萬噸,且每年貨物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琅勃拉邦國際陸港建成後,將配備綜合倉庫、聯檢查驗區、綜合商貿樓、會議會展中心、食品加工廠等設施。同時,陸港將應用智能綜合管理系統、堆場數位化管理系統、堆場自動化作業管理系統、綜合安防系統、智慧口岸等數智化方案,服務琅勃拉邦及周圍輻射地區,提升服務水準、加快通關速度,力爭打造現代化國際陸港。

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老撾由“陸鎖國”向“陸聯國”的轉變效益更加突顯。特別是深入老撾內陸川壙省、華潘省、賽松本省的鐵礦石發運至中國的時間縮短了3天以上,成本比之前降低三分之二。LC國際物流倉儲有限公司貿易經理譚付軍介紹道,陸港建成後將設立鐵礦石等出口產品保稅區,幫助鐵礦石等出口型企業減輕資金壓力、全力保障生產、提高鐵礦石等國際貿易產品的抗跌風險。

同時,陸港的建設還將促進當地就業,吸引更多投資,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全面提升琅勃拉邦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活力。

“一帶一路”倡議的示範專案

即將建成的琅勃拉邦國際陸港不僅為中老兩國物流領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新的示範。雙方將攜手共進,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共同推動中老鐵路區域物流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兩國物聯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為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並為東南亞地區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未來展望

琅勃拉邦國際陸港的投入運營,是中老兩國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又一重要成果。展望未來,該陸港有望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樞紐,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服務,琅勃拉邦國際陸港將為中老兩國的經貿合作開闢更加廣闊的前景,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老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