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7月28日訊)中軸和韻承文脈,時代新聲譜華章。日前,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北京永定門地區公園管理處、環世華茂(北京)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北京北汽計程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旅遊集散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大力支持的東城區第三十九屆群眾文化展演季–“唱響中軸”文藝演出在北京大磨坊文化創意產業園成功舉辦。
“唱響中軸”文藝演出現場的大螢幕上,一輛“音樂巴士”從永定門出發,帶領現場觀眾“唱遊”北京中軸線,快板《最美北京中軸線》、樂曲《京韻》、歌曲《天安門》《如願》《北京鐘鼓樓》等,讓觀眾在光影交錯中在車輛的顛簸行進中感受北京中軸線文化魅力,體驗座城市的脈動與呼吸。
隨後現場演出在青年樂隊《金色的屋簷》的歌聲中拉開帷幕。演出共分為“軸啟新聲”“文脈相承”“和鳴未來”三個篇章,通過多種表演形式,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這一時間節點上,多層次地展現了北京中軸線的宏偉景觀和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
“和煦中庸”的傳統理念藏於北京中軸線佈局,“禮序乾坤”的文化密碼隱於宮闕規制。“禮”作為中軸文脈核心基因,早已融入中國人日常。舞蹈《禮儀之邦》舒展水袖模擬中軸對稱之美,融入舉手投足間的禮儀動作讓千年“禮”文化具象化。獨唱《北京歡迎你》借助熟悉的旋律,傳遞出北京的包容與熱情,歌聲裏有東城作為京城文脈核心的厚重,更有它向八方來客敞開懷抱的親切。曹燦藝術團表演的詩朗誦《中軸脊樑》,深情地講述了中軸線所承載的厚重歷史與光明未來。
北京曲藝團快板書演員郭迎歡、孫國松帶來快板《最美北京中軸線》,用快板朗朗上口的韻文體形式,介紹北京中軸線上的美景,細數了縱貫古都7.8公里的“脊樑”上的絕美建築,生動地展現了中軸線的獨特魅力;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合唱團的小朋友們天籟般的童音帶來歌曲《北京雨燕》,聽北京雨燕訴說中軸線上時代變遷,以清澈純淨的歌聲展望文化傳承的美好前景;舞蹈《墨舞》以身體為筆,巧妙勾勒出中軸線的歷史積澱與時代變遷,墨色裏藏著七百年的故事,舞步中躍動著新時代的節拍,傳統與現代和鳴共生;演出最後在東城區文化館鐘聲華風合唱團帶來的“唱響中軸”群眾文化活動原創主題曲《唱響中軸》中圓滿落幕,恢弘的旋律勾勒出中軸線的壯美輪廓,為整場演出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從音樂巴士上的即興傳唱,到演出現場的全情投入,本次活動貫徹“人人可參與、處處有故事、時時見傳承”的理念。無論是參與視頻拍攝的市民,還是登臺表演的群眾,都成為了中軸文化的“傳播者”與“續寫者”。活動不僅讓更多群眾深入理解了中軸線背後的歷史密碼,提升了對中軸線文化的認知與參與感,更搭建起一個全民共用的文化傳承平臺,激發了群眾守護文化遺產的自覺性,實現了“文化成果全民共用”的願景,讓更多人成為中軸文化的傳播者與守護者。未來,東城仍將以“申遺標準”為底線,以“人民滿意”為尺規,讓這條中軸線既承載中華文明的厚重,又激發現代城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