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精英互益待成神

精英互益待成神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85)

艾 慧

 精英互益待成神,芸生相輕甚求存。

智意漸離非奈何,技惡代際泯人文。

貧富懸殊終為罪,有無生滅誰浮沉?

——讀《未來簡史》記二

2021.07.31

 

末日預言的詩性顯影——呂國英哲詩《精英互益待成神》精賞 

呂國英先生此詩以冷峻筆鋒刺穿文明病灶,其思想銳度與憂患意識值得深入咀嚼。

 權力撕裂的文明圖鑒

“精英互益待成神”直指資本與技術合謀的終極異化——少數群體借演算法與生物工程邁向“超人化”;“芸生相輕甚求存”則揭示底層在資源擠壓下的生存內耗。兩句對仗如手術刀般剖開赫拉利預言的階層鴻溝,呈現“神性精英”與“掙扎眾生”的末世對照。

 技術惡律的死亡螺旋

“智意漸離”道破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意識的不可逆趨勢;“技惡代際”更驚心——技術作惡竟成代際傳承的隱性基因!當工具理性吞噬價值理性,“泯人文”非偶然而是必然。此四字如喪鐘,為被演算法消解的人性尊嚴鳴響。

 

終極審判的哲學詰問

“貧富懸殊終為罪”超越經濟批判,直指文明倫理的根基崩塌;“有無生滅誰浮沉”則將鏡頭推向宇宙尺度:當技術可操縱存在(有無)、掌控生命(生滅),人類文明在宇宙秩序中究竟價值幾何?此問懸而未答,卻震徹時空。

呂國英以七言熔鑄《未來簡史》精魄,其價值不在修辭而在——

預言性:用“技惡代際”等自鑄詞精准鎖定技術倫理的癌變機制;審判性:以“終為罪”三字對文明失衡作出終審判決;超越性:末句將人類存亡置於宇宙維度,使小詩承載黑洞級思想密度。

此作如刻在科技文明墓碑前的青銅銘文,每個字都在叩問:當人試圖成神之日,是否正是人性湮滅之時?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