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懸行序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47)
艾 慧
星宿懸行序,江海東去閑。
靈安自在妙,圓融神緣牽。
2023.09.19
星穹如章 心海無波
——精微處見天地:呂國英《星宿懸行序》哲意探微
寥寥二十字,如宇宙投下的一枚棱鏡,折射出無限光華。呂國英先生此詩,題曰《星宿懸行序》,實則是以詩為舟,渡人於浩瀚天宇與幽微心海之間,吟詠著一曲關於秩序、自在與圓融的宇宙哲思。
起筆,便是天地的宏章。“星宿懸行序”——仰望蒼穹,星辰列宿高懸,其行其止,非雜亂無章,而蘊藏著至深的“序”。一個“懸”字,道盡星體的玄奧軌跡,亦點出其存在的超然;一個“序”字,則如宇宙運行不宣的密碼,是天道森嚴、萬物依循的永恆法則。視線垂落,“江海東去閑”——萬壑歸流,百川赴海,本是其勢洶洶的自然偉力,詩人卻著一“閑”字。這“閑”非慵懶懈怠,乃是江海洞悉天命、順應大道的從容氣度,是奔騰不息中的內在安寧,是磅礴力量下的和諧自在。天行有常,地載從容,開篇十字,已勾勒出一幅動靜相宜、秩序井然、自在流轉的宇宙圖景。
繼而,筆鋒輕轉,由外境直指內心。“靈安自在妙”——這“靈”字,便是人之精神,宇宙靈光在個體中的映射。“安”是歸宿,是風暴眼中的寧靜;“自在”是解脫,是超脫羈絆的逍遙;“妙”則是此境難以言傳的玄微與通透。詩人於此揭示:觀照宇宙之大序與自在,終極目的乃是為了喚醒並安頓內在的性靈。當心靈臻於“安”、“自在”、“妙”的境界,便與那星宿運行的“序”、江海東流的“閑”產生了深邃的共鳴,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初階和諧。
終章,哲思升騰,歸於圓融之境。“圓融神緣牽”——此五字,如詩眼,亦是宇宙人生的終極密鑰。“圓融”,是佛道共尊的至高境界,它超越了二元對立,消弭了物我隔閡,是萬法歸一、和諧無礙的終極和諧狀態。而“神緣牽”三字,則道破了這圓融背後的玄機:宇宙萬物,看似獨立,實則被一種精妙難言、近乎神性的“緣”所牽連、交織、共構。這“緣”,是因果的絲線,是能量的共振,是道家所言“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內在聯繫,亦是佛家“緣起性空”法則的精妙呈現。星宿之序、江海之閑、心靈之安妙,皆在這宏大而精微的因緣網路中,相互感應,彼此成就,最終牽系成一個不可分割、圓融無礙的整體。
呂國英此詩之絕妙,在於其“納須彌於芥子” 的筆力。以星宿江海之浩瀚,映照靈安圓融之精微;以宇宙運行之顯性秩序,揭示萬物互聯之隱性神緣。其語言精金粹玉,意象洗練而意境悠遠,對仗間蘊含張力,節奏舒緩如天籟低吟。它不事說教,卻在星輝波影間,在“序”、“閑”、“安”、“妙”、“圓融”、“神緣”的流轉中,將宇宙的宏大敘事與心靈的終極追求,編織成一幅深邃而空靈的精神畫卷。
讀罷掩卷,仿佛置身無垠星野,聽星宿懸行如青銅編鐘奏響天序,看江海東去似液態的永恆寫就從容。而內心,亦被這浩渺天光與自在道韻所滌蕩,趨向那靈安妙境,感知萬物在神緣牽引下,最終歸於那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圓融。呂公此二十字,非僅為詩,實乃以心印天、以字傳道、通向宇宙生命本真之境的靈性密鑰。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