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向縱深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劉亮)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晰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基本要求,聚焦重點難點作出一系列部署。多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正向縱深處邁進。

會議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是“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此前,官方曾用“五統一、一破除”表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著力點。即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蔡之兵看來,此次會議提出“五統一、一開放”,作用對象更聚焦、目標指向更清晰。其中,“統一政府行為尺度”是首次作為要求被提出。“政府行為尺度統一,才能更好引領其他領域的統一,讓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重點更聚焦。”

在目標指向上,蔡之兵認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手段,是階段性目標。在此基礎上,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從而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才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最終目標。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重點也有難點,此次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作出精準部署。

如會議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規範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範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直指當前行業發展痛點和個別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上的不規範問題,亦折射出“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的必要性。

“統一政府行為尺度,將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賈若祥說,這有利於破解不同地區之間的過度“內卷”,促進要素資源流動。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就是要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此次會議提出“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並部署“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為,擴大對內資源開放,將為企業提供更多市場參與空間,這不僅有助於打破區域間發展壁壘、改變市場分割的狀況,對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會議還提及,“持續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有利於市場統一的財稅體制、統計核算制度和信用體系”“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指出,規範涉企執法,標準、規則、監管的統一是關鍵。過去存在“執法標準地域差異”,導致出現一些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等現象。祗有統一好執法標準,才能更好地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從長遠看,這也有利於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公平競爭。

就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而言,劉英認為,關鍵是要調整“指揮棒”,將干部政績觀從“唯GDP(國內生產總值)論”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重視規模”轉向“重視質量”。這實質上是打破地方政府惡性競爭,從源頭遏制重復建設,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政策執行保障。(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