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裡的“僑”味道:承載僑鄉記憶 牽手文化交流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金旭 徐文欣)近年來,咖啡文創、咖啡美術館、咖啡博物館等在僑鄉地區興起,小小咖啡豆承載著僑鄉記憶。在許多華僑華人的創業歷程中,與咖啡有關的故事也在為文化交流助力。

在海南興隆華僑農場,許多人的一天從一杯咖啡開始。20世紀50年代起,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國華僑來到興隆華僑農場,與他們一起到來的,還有咖啡種子和種植技術。喝咖啡的傳統從那時起延續至今,在當地形成獨特的咖啡文化。

“在當時,咖啡等短期作物的種植是興隆‘以短養長’的嘗試,是發展林下經濟的探索。”正大(海南)咖啡資深副總裁王孟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成立於1952年的興隆華僑農場咖啡廠是新中國第一家咖啡廠,也是興隆咖啡·正大產業園的前身。70多年間,興隆咖啡因僑而建、因僑而興,逐步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興隆咖啡·正大產業園全景。 (受訪者供圖)

王孟軍稱,在咖啡豆炒制過程中適時加入白糖、食鹽和黃油,是興隆咖啡醇厚風味的來源。“如今我們依舊保留原有炭燒工藝,充分保留‘僑’味道。我們有兩位經驗豐富的師傅是興隆咖啡非遺傳承人,也在培養更多青年人才,將這門傳統手藝代代相傳。”

在興隆咖啡·正大產業園,從“從種子到杯子”的沉浸式咖啡文化生活方式吸引眾多愛好者前往打卡。王孟軍介紹,依託海南旅遊資源,遊客可以品嚐到現磨咖啡,瞭解咖啡的加工過程,在親身體驗咖啡衝泡中感受興隆咖啡的魅力。

“除了生產速溶咖啡、掛耳咖啡等多種預包裝產品。我們也在加大研發力度,按照不同技術研發出多種口味的咖啡產品,例如將東方茶韵與咖啡風味融合,為消費者帶來全新味覺體驗。”王孟軍表示。

20世紀30年代,眾多旅居歐洲的青田華僑用皮箱將咖啡豆、咖啡機、咖啡壺等帶回青田,自此咖啡的濃郁香氣融入小城生活。

“在青田,一台商用咖啡機早已成為足療館、銀行、檯球廳、民宿等場所的標配。”青田咖啡協會會長張艶峰說,青田咖啡以傳統意式濃縮咖啡為特色。羅布斯塔豆一直是意式濃縮咖啡文化裡的重要部分,其油脂醇厚、酸度較低,帶有獨特的大麥茶、焦糖和烤堅果香氣。

張艶峰稱,近年來,當地咖啡館鱗次櫛比,越來越多的華裔新生代到青田投資創業,推出很多富有創意的咖啡產品。依託僑博會等平台,很多華商從事咖啡相關進出口貿易,發揮“買全球、賣全球”的優勢,進一步助推青田發展。

在北京,眾多年輕人將咖啡視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伴侶。北京非洲文旅中心負責人馮鑫鑫在納米比亞生活10餘年。她說,非洲是著名的咖啡豆產地,咖啡豆的品類豐富,地域特色鮮明,受到全球眾多消費者喜愛。

位於北京的非洲文旅中心。 (受訪者供圖)

在非洲文旅中心的園區內,馮鑫鑫開設了一間咖啡廳,她認為咖啡是認識非洲不可或缺的元素。“咖啡在社交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杯咖啡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馮鑫鑫說:“很多在北京的非洲留學生在這裡做志願者。我們平日會舉辦很多活動,非洲青年與中國年輕人以咖啡為媒介,相互瞭解彼此的文化和生活,增進友誼。”(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