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33天。
.webp)
2025年10月19日最新進展:
♦烏克蘭空軍今天表示,俄羅斯持續對烏克蘭進行空襲,一夜間共發射3枚飛彈及164架無人機,其中烏克蘭部隊擊落了136架無人機。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表示他傾向於不出售長程戰斧飛彈給基輔,烏克蘭人今天對此決定表達失望。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證實,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受損的場外電力線在停電四周後已開始修復工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周六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稱,這項工作是在烏克蘭和俄羅斯軍隊之間建立局部停火區後開始的,以便工作能夠繼續進行。
♦俄羅斯17日表示,俄軍已攻占烏克蘭東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及哈爾科夫州3座村莊,其中包括烏克蘭3年前反攻時收復的地區。
川普拒提供戰斧飛彈 烏克蘭人對白宮會談結果失望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表示他傾向於不出售長程戰斧飛彈給基輔,烏克蘭人今天對此決定表達失望。
美聯社報導,川普曾暗示,華府可能會提供烏克蘭所需的長程飛彈,基輔認為這將有助於迫使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坐上談判桌。
然而,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最終空手而歸,這一結果讓基輔街頭的許多人感到沮喪,但並不意外,他們仍堅定決心結束俄羅斯持續3年半的入侵。
烏克蘭軍人溫尼琴科(Roman Vynnychenko)告訴美聯社,他認為向烏克蘭提供戰斧(Tomahawk)飛彈只是一場政治「遊戲」。他說:「烏克蘭不會得到那些飛彈。」
溫尼琴科表示,無論美國是否提供援助,烏克蘭仍需自行採購新武器,尤其是在俄羅斯無人機與飛彈持續攻擊民用基礎設施的情況下。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這個鄰國,掀起長達3年半的衝突,並演變成一場消耗戰,戰線綿延烏克蘭東部與南部的1250公里。
自川普重返白宮9個月以來,他已多次公開表露對這場衝突的沮喪情緒。近幾週,他對蒲亭的耐性漸漸消磨,並對協助烏克蘭贏得戰爭表現出更大意願,包括提供戰斧飛彈。
但川普16日與蒲亭進行長時間的電話交談,並宣布他計劃在未來幾週內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與這位俄羅斯領導人會面之後,川普的態度再次發生轉變。
這些會談重新燃起人們對透過外交途徑結束戰爭的希望。但經歷多次失敗的嘗試後,烏克蘭人對短期內出現重大突破仍持懷疑態度。
華郵:普京與川普通話 要烏克蘭交出頓內茨克換停戰
兩名知情高層官員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過去一週在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時,要求基輔當局必須交出對烏克蘭東部戰略要地頓內茨克地區的完全控制權,做為結束戰爭的條件。
普京(Vladimir Putin)11年來屢屢嘗試攻占頓內茨克(Donetsk),但每每遭到烏克蘭軍隊擊退。自2014年起,俄羅斯及其支持的分離勢力宣稱已控制該地區部分領土,但從未能以武力完全征服。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尚未公開回應普京這項要求。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於白宮西廂舉行重要會談後,17日發表公開聲明時,也沒有表態支持俄方的這項訴求。接下來幾週,川普預計將在匈牙利與蒲亭會晤,繼續討論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據高層官員透露,在川蒲通話過程中,蒲亭表示他願意放棄對部分已占領的烏克蘭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與赫松(Kherson)兩地的土地,以換取對頓內茨克的全面控制。官員指出,與今年8月於安克拉治(Anchorage)舉行的川蒲峰會上提出的要求相比,蒲亭這項領土主張已略有退讓。部分白宮官員認為,這算是一種進展。
不過,另一位歐洲外交官則表示,烏克蘭方面不太可能這樣看待。這名外交官說:「這就像是把自己的一條腿賣給他們,卻甚麼也得不到。」
白宮與克里姆林宮目前尚未對此報導表示意見。
俄羅斯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過去一年來,在前線的俄羅斯與烏克蘭部隊之間大致陷入僵局,雙方都未能取得明顯優勢。目前俄羅斯控制約20%的烏克蘭領土。
川普在加薩(Gaza)達成停火以及人質與戰俘交換協議後,焦點重新擺回結束俄烏戰爭。官員表示,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在17日會議上向烏克蘭代表團施壓,要求他們交出頓內茨克,並指出該地區多數居民以俄語為母語。這也是克里姆林宮常用的說法,但烏克蘭及歐洲官員認為,此類論點明顯偏向俄羅斯。
事實上,包括總統澤倫斯基在內,許多烏克蘭人成長過程中都是以俄語為第一語言。長久以來,在烏克蘭社會中,說俄語並不代表親莫斯科立場。但自從俄國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Crimea)半島後,越來越多烏克蘭人已轉而使用烏克蘭語。
(法新社).webp)
分析
川普為何放棄提供烏克蘭「戰斧」飛彈?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對向烏克蘭出售包括「戰斧」飛彈在內的遠程飛彈持開放態度,並對俄羅斯正在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表示失望。
但在上週四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後,川普顯得更加謹慎,改變了最初的立場,對美國飛彈庫存的耗盡表示擔憂。
週五,川普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後,在“真相社交”上發文稱,“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應該宣布勝利,讓歷史來決定!”
澤倫斯基在白宮會晤後對記者表示,他最終可能不會獲得“戰斧”導彈,並補充說:“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參與戰爭
一位前軍事專家向半島電視台表示,向烏克蘭提供這些先進的美國飛彈非常困難,因為這無異於「美國向俄羅斯宣戰」。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解釋說:“獲得’戰斧’導彈是一回事,使用它們是另一回事。它們是高度精密的導彈,依靠與全球定位系統(GPS)集成的複雜先進的電子系統來打擊目標並確定其位置和數字坐標。”
他補充說:“這些導彈的使用離不開美國軍事情報部門(包括技術和人力)的作用和能力。烏克蘭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就無法使用這些導彈,而且可能需要大約一年的時間進行技術和人力準備,並將它們連接到其軍事偵察系統。”
烏克蘭不具備管理和執行「戰斧」飛彈精確瞄準行動的技術能力,這引發了人們對五角大廈願意提供多少指導和情報共享以支持烏克蘭成功發射「戰斧」飛彈的質疑,如果基輔能夠獲得這些飛彈的話。
美國官員日前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五角大廈在烏克蘭先前對俄羅斯煉油廠進行遠程無人機襲擊的每個策劃階段都提供了全力支持,包括規劃軌跡、高度、時間和任務細節。
因此,五角大廈有望提供發動「戰斧」飛彈攻擊所需的資訊。由於「戰斧」飛彈的導航方式,這需要比無人機使用的數據更複雜的數據。
為了施壓
為了迫使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川普威脅要向烏克蘭發射「戰斧」飛彈,試圖說服普丁總統結束戰爭。
報導稱,「戰斧」飛彈可以顯著增強烏克蘭的進攻能力,使其能夠打擊俄羅斯境內深處的目標,包括無人機目前無法進入的軍事基地、後勤中心、機場和指揮中心。
俄羅斯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的可能性深表擔憂,普丁先前也表示,此舉將嚴重損害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
同時,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將對川普的算計造成打擊,因為他重申了停止戰爭並與俄羅斯建立良好關係的願望。普丁明確表示,他認為任何此類舉措都將是朝著與川普的野心背道而馳的方向的重大升級。
一些觀察家認為,如果北約國家成為西方先進遠程飛彈的目標,俄羅斯可能準備公開攻擊這些國家。
8月阿拉斯加峰會後,川普與普丁就結束戰爭的和平協議進行談判的努力失敗後,川普曾多次鼓勵普丁結束戰爭,但收效甚微。結果,兩人關係惡化,最後同意很快在匈牙利舉行新一輪峰會。
導彈及其性能
「戰斧」飛彈是一種遠程巡航飛彈,通常從海上發射以攻擊深度打擊任務中的目標,但也可以從陸地上的車輛發射。
這些飛彈於1991年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首次用於解放科威特,其製造公司雷神索爾(Raytheon)在過去30年中不斷提升飛彈的性能。
據該公司稱,現代版「戰斧」飛彈可以在飛行中切換目標,必要時可巡航數小時,並可立即改變航向。該飛彈最後一次投入使用是在2024年,當時美國和英國海軍向也門胡塞武裝的據點發射了這種飛彈。
這種精確導引武器可以打擊1600公里外的目標,即使在被先進防空系統包圍的區域也能有效打擊。每枚飛彈長6.1米,翼展2.5米,重約1510公斤。每枚飛彈的平均成本為130萬美元,美國每年生產50至70枚飛彈。
俄羅斯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改進其防空網絡,以應對包括地基地對空飛彈在內的「戰斧」飛彈威脅,並建造米格-31BM等攔截系統來應對「戰斧」飛彈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