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宴東京賦

時維玄月,序屬三秋。餘自箱根溫泉鄉,觀畫畢,乘新幹線風馳電掣,抵東京,寓新大穀之館。東都暮色早臨,蒼茫四合。幸有故交賈君,央視駐東瀛者,驅車迎迓,引至銀座精誠堂側,華館巍然。針砭聖手賀偉先生,已佇立階前矣。 本文作者曾曉輝(左)贈他近作《東瀛行吟》書給賀偉大夫

 

賀公雅意,預置珍饈。削麵如練,回鍋肉赤霞翻騰,異香氤氳。俄而,丹青妙手王子江先生翩然至,東洋大學碩儒楠元純一郎博士、NHK名匠堂満一成君亦連袂而來。諸君者,皆專程赴前日(四日)餘於大阪所倡“第七屆城市文化論壇”之盛舉者也。王君秉會司儀之職,楠元、堂満二公登壇論道,若明星耀於穹宇。賀公德藝雙馨,膺膺榮膺,然懸壺濟世,夙約病榻,未克親臨受禮。今夕特攜香醪瓊漿,一為洗塵,二慶盛會之成。 王子江(左)贈畫冊給曾曉輝(右)

嗟乎!天下事豈能盡善盡美?縱有四海鴻儒,不遠萬裏,共襄文華之議,然籌備倉促,執事者或有疏虞,致步履維艱。然幸賴諸君高義,同心戮力,終使玉璧微瑕,瑕不掩瑜,盛會得奏凱歌。此誠若《易》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人力或有窮時,然友道彌堅,終可濟困扶危。 舉杯慶祝論壇圓滿成功結束

是夕也,華燈初上,雅室生春。王君暢言水墨之妙,敷陳丹青意趣,更及粉墨登場之慷慨;賀公則縷述岐黃針石,闡發脈絡精微,妙手回春之玄奧。東瀛諸友,傾耳恭聽,或撫掌稱奇,或斂容致敬,深慕華夏文明之博大淵深。言談愈酣,情誼愈篤。漏轉更深,竟忘歸期。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有流連之意,終須揖別之辰。遂執手殷殷,互道珍重,星散於東京沉沉秋夜。 出席晚宴的客人合影

 

七律·雅集賦得

鐵龍東指豁吟眸,霜染層林萬象秋。

金針暗度回春手,墨海長驅貫日虯。

論道群賢浮海至,舉觥一笑缺圓籌。

他年若憶扶桑客,月滿江樓共醉舟。

乙巳年菊秋望後三日亥時 識於江戶客次(西元二零二五年十月八日夜 記於東京)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