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316天:烏克蘭:俄砲擊導致車諾比核電廠電力中斷 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16天。

位於烏克蘭南部的札波羅熱核電廠。(路透社)

2025年10月2日最新進展:

烏克蘭:俄砲擊導致車諾比核電廠電力中斷 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烏克蘭能源部今天表示,俄軍砲擊導致車諾比核電廠部分設施電力供應中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指控,俄羅斯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能源部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上指出,由於俄羅斯對基輔州能源基礎設施進行砲擊,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設施出現緊急情況。

烏克蘭能源部提及,電力波動導致新安全圍阻體(New Safe Confinement)斷電,這個關鍵設施能隔離已摧毀的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爐,防止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

車諾比核電廠4號反應爐於1986年4月26日發生爆炸,這場核災造成數百人喪生,並釀成輻射汙染,周邊成為地球上最渺無人居的地區之一。

澤倫斯基今天在臉書發文指出,俄羅斯每天都在延長戰爭,拒絕執行全面可靠的停火,持續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包括關乎核電廠及其他核設施安全的關鍵設施,對全球構成威脅。

美國據報將向烏克蘭提供情報助其深入打擊俄能源設施

路透社引述兩名官員報道,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有關俄羅斯境內遠程能源基礎設施目標的情報,目前美國正在權衡是否向基輔提供可用於此類攻擊的飛彈。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也要求北約盟國提供類似的支持,證實了《華爾街日報》率先報導的細節。

這項決定是川普總統近幾週對俄羅斯採取強硬言論以來,首個已知他同意政策變化,旨在結束莫斯科與鄰國烏克蘭長達三年多的戰爭。

路透社通報稱,華盛頓長期以來一直與基輔分享情報,但《華爾街日報》指出,現在烏克蘭可以更容易襲擊煉油廠、管線和發電廠等基礎設施,以切斷克里姆林宮的收入和石油。

川普一直在敦促歐洲國家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以換取他同意對莫斯科實施嚴厲制裁,試圖切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資金。

白宮和烏克蘭駐聯合國代表團均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俄羅斯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則拒絕置評。

美國此舉適逢華盛頓考慮是否同意讓烏克蘭取得戰斧(Tomahawks)飛彈之際。這個類型的飛彈射程達2500公里,如果從烏克蘭境內發射,足以打到莫斯科與俄羅斯大部分歐洲領土。

烏克蘭也自行研發名為火烈鳥(Flamingo)的長程飛彈。由於目前仍處於初步生產階段,具體數量不明。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指出,川普批准提供額外情報的時間點,是在川普上週於社群平台發文前不久。當時川普暗示,烏克蘭有機會收復遭俄羅斯佔領的全部領土,這也代表美方在言詞上明顯轉向有利於基輔。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是美國首次為烏克蘭深入俄羅斯領土、打擊能源目標的遠程打擊提供援助。

能源收入仍然是克里姆林宮資助戰爭資金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這使得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成為西方制裁的核心目標。

川普已採取措施對印度進口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以迫使新德里停止購買折扣俄羅斯原油,並遊說土耳其等國也停止從莫斯科購買石油。

週三(10月1號)早些時候,七國集團財長表示,他們將採取聯合措施,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打擊對象包括那些持續增加購買俄羅斯石油以及為規避制裁提供便利的國家。

(由左至右)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與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里克森,於2025年10月1日在丹麥哥本哈根競爭力峰會期間共同發表聲明,此次會議系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非正式會議間隙舉行(法國媒體)

國際反應

丹麥首相警告俄羅斯正對歐洲發動混合戰爭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里克森警告稱,歐洲必須武裝自己以應對俄羅斯的混合戰爭。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認識到,現在存在一場混合戰爭——今天是波蘭,明天是丹麥,下周可能又會在其他地方看到破壞活動或無人機飛行。」弗雷澤里克森週三對記者表示。

她正在主持歐洲領導人峰會,與會者討論了加強威懾與防禦的聯合行動。

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出席會議,並呼籲歐盟在目前與俄羅斯的對峙中保持謹慎。

「我認為我們都必須非常謹慎,因為我們正處於充滿混合手段的對抗時期。」馬克宏週三在哥本哈根峰會間隙表示。

「因此我們必須強大以威懾任何侵略,但同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局勢升級。」他補充道。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同樣警告不要反應過度。

「儘管如此,我認為我們需要冷靜思考。我們不應被挑釁牽著走。但加強自身裝備無疑是必要的。」她說。

混合戰爭結合了坦克飛彈等常規手段與網路攻擊、假訊息等非常規手段。

法國總統指出,俄羅斯多年來一直是“極具侵略性的玩家”,列舉了選舉期間的網路攻擊、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核威脅及近期領空侵犯等行為。

過去一週丹麥機場和軍事基地附近頻繁地發出無人機事件後,歐盟國家元首與政府首長齊聚該國首都。

會前,哥本哈根機場部署了特殊雷達系統加強監控。一週前不明無人機曾迫使該機場關閉,造成嚴重混亂。

法國、德國、荷蘭、瑞典和英國也在會談前向丹麥派遣了戰機、艦艇及防空系統。

儘管丹麥當局尚未確認責任方,弗雷澤里克森表示:“只有一個國家有意威脅我們,那就是俄羅斯。因此我們需要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這位首相呼籲針對日益增長的威脅重整軍備。

“我希望我們重新武裝,採購更多裝備,例如在無人機領域加強創新。”她說,“縱觀當今歐洲,我認為我們正處於二戰結束以來最艱難危險的境地。”

領空侵害事件

過去一個月歐洲發生多起嚴重領空侵犯,但成員國對因應方式意見分歧。

在俄羅斯被指控向北約成員國波蘭、羅馬尼亞派遣無人機後,馬克宏上週表示若莫斯科再有“新挑釁”,北約反應將“升級”。

馬克宏不排除如果俄羅斯戰鬥機侵犯歐洲領空,將予以擊落的可能性。

「根據戰略模糊性原則,我可以告訴你一切選項都在桌上。」他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採訪時表示。

上月波蘭稱擊落了侵犯其領空的俄方無人機,當時俄軍正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攻擊;羅馬尼亞國防部也表示俄軍襲擊鄰國烏克蘭基礎設施時,該國領空遭無人機侵入。

馬克宏週三還指控法國海岸附近一艘油輪存在“極其嚴重的違法行為”,並將其與俄羅斯的影子艦隊聯繫起來。

該油輪上週在丹麥海岸附近航行,被歐洲海軍專家指出可能參與了在丹麥上空的無人機飛行活動。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領導人和情報機構認為,俄羅斯可能在3到5年內對歐洲其他地區發動攻擊,且總統普丁有意在北約內部測試其凝聚力,尤其是在質疑美國總統川普對該組織承諾的背景下。

然而,其他國防專家對俄羅斯軍隊是否準備好進行另一場大規模戰爭提出了疑問。

美將向烏克蘭提供情報 助深入打擊俄能源設施

兩名官員今天告訴路透社,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以長程飛彈攻擊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的情報,同時正在權衡是否提供烏克蘭可用於發動這類攻擊的飛彈。

美國官員說,美國也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提供類似支持,證實「華爾街日報」最先披露的相關細節。

路透社指出,這項決定是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近幾週對俄羅斯措辭轉趨強硬以來,首個已知他同意的政策轉變,以力圖結束莫斯科對鄰國烏克蘭的3年多戰爭。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與基輔分享情報,但華爾街日報指出,新的進展將讓烏克蘭更容易打擊俄羅斯的煉油廠、輸油管線與發電廠等基礎設施,目的是剝奪克里姆林宮的收入與石油。

川普近來持續敦促歐洲國家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並以同意對莫斯科實施嚴苛制裁作為交換,希望切斷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資金來源。

路透社分別向白宮與烏克蘭駐聯合國代表團提出置評請求,但均未得到回應。俄羅斯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則拒絕置評。

美國此舉適逢華府考慮是否同意讓烏克蘭取得戰斧(Tomahawks)飛彈。戰斧飛彈射程達2500公里,如果從烏克蘭境內發射,足以打到莫斯科與俄羅斯大部分歐洲領土。

烏克蘭也自行研發名為紅鶴(Flamingo)的長程飛彈。由於目前仍處於初步生產階段,具體數量不明。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指出,川普批准提供額外情報的時間點,是在川普上週於社群平台發文前不久。當時川普暗示,烏克蘭有機會收復遭俄羅斯占領的全部領土,這也代表美方在言詞上明顯轉向有利於基輔。

川普9月23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晤後,於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 Truth Social)寫道:「看到(這場戰爭)對俄羅斯帶來經濟困境後,我認為在歐盟支持下,烏克蘭有能力戰鬥並贏回所有原屬烏克蘭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