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影藉處蔭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40)
艾 慧
休影藉處蔭,絕塵善擇靜。
玄知妙問疑,致遠醉篤行。
2023.02.19
心歸靜處,行至遠方
——呂國英哲詩《休影藉處蔭》小賞
呂國英先生的四句哲詩,如一枚溫潤的玉石,初看素樸,細品方覺其中蘊藏著深邃的光華。這二十字之間,既有東方哲學的凝練,又含生命實踐的溫度,仿佛一扇微開的窗,引人望向心靈深處的風景。
“休影藉處蔭”,起筆便見禪意。人總習慣於尋蔭避日、借境安身,卻不知真正的安寧不在外處,而在內心。詩人以“休”字破題,一語道破放下執念、停止外求的覺悟。此句輕叩心門,提醒世人:止息奔波之影,方見本心之澄明。
“絕塵善擇靜”,繼而由止轉淨。塵世紛擾,非絕不可入靜;心若澄澈,鬧市亦得幽境。“善擇”二字尤妙——靜非逃避,而是主動的擇取與守護。這是一種清醒的生活態度,於喧囂中辟一方精神淨土,於浮華中守一顆素心。
後兩句由靜入思,由思導行:“玄知妙問疑”,求知之路貴在疑中求進,妙問深處自有玄機。此句暗合道家“玄之又玄”的思辨精神,卻又不止於思辨。“致遠醉篤行”,終將哲思落於實踐——醉心篤行,方能行穩致遠。一個“醉”字,靈動傳神,道出熱愛與專注的交融;而“篤行”二字,又見儒家腳踏實地之風骨。
這四句詩,仿佛一場精微的心性修煉:從止外求、擇內心,到疑中悟、行中證,層層遞進,圓融如一。語言極簡,卻囊括了儒釋道多家智慧;篇幅極短,卻勾勒出生命成長的完整路徑。
呂國英以詩為鏡,照見傳統哲學在現代生活中的鮮活脈動。我們讀它,不止讀文字之美,更讀一種生活可能——在浮躁時代裏,如何尋得內心的蔭涼,如何以篤定的步伐走向精神的高遠。這般詩作,恰似一泓清泉,靜默卻有力,洗淨塵慮,映照本心。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