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萧伯纳获诺奖百年及访华纪念活动在伦敦市政厅圆满举行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网(赵雪湄)2025年7月15日,英国中华总商会文化艺术交流专业委员会与英国萧伯纳学会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Guildhall, City of London)联合举办了庆祝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周年暨纪念其1933年历史性访华的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包括在市政厅会员私人宴会厅举行的酒会与晚宴,并展出了萧伯纳1933年在上海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与会嘉宾参观了市政厅内的国事大厅、美术馆、罗马圆形剧场、市政厅图书馆等历史文化空间。

第695任伦敦金融城市长迈克尔·雷蒙德·梅内利(Michael Raymond Mainelli)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回顾了萧伯纳1933年访华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介绍了伦敦金融城的悠久历史,并分享了他任市长期间访华的感受。作为萧伯纳的忠实崇拜者,梅内利自豪地提到自己与父母皆为爱尔兰人,而萧伯纳正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他本人也正是该校的博士校友,对本次纪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活动主办方代表-英国中华总商会文化艺术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英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毕丽俊,萧伯纳学会主席莫琳·克拉克-达比,副主席默里·罗森塔尔及理事约翰·福利等悉数出席,共襄盛会。

萧伯纳学会主席莫琳发表欢迎词,并介绍了自1941年萧伯纳学会成立以来的重要发展与成就。副主席默里作为资深国际戏剧制作人,分享了他制作萧伯纳剧目的历程。他曾制作七部百老汇剧和两部伦敦西区剧,荣获三项托尼奖与一项奥利维尔奖,为美英戏剧界的顶尖荣誉获得者。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包括:英中律师协会会长、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朱小久PhD, MBE;蓝山国际文化交流集团董事会主席、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全球发展推广大使刘伟;灯塔医疗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家骅;英国南部华人商会主席何文兵;查理实验室董事长刘斌;英国华人主流媒体代表及由蓝山国际文化交流集团组织的中国成都企业家代表团。晚宴由凤凰卫视主持人李乐主持。

朱小久会长与萧伯纳学会莫琳主席共同展示了宋庆龄基金会赠送的宋庆龄肖像瓷盘及萧伯纳学会赠送的萧伯纳铜像。礼物交换仪式将于2025年8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二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正式进行,象征中英文化友谊的传承。朱小久博士还分享了其家族与宋庆龄基金会的深厚渊源。

本次活动获得《欧洲时报》媒体支持,并得到UKCNDEA集团有限公司、蓝山国际文化交流集团有限公司、灯塔医疗有限公司、洋河酒厂有限公司及Yuan Photography等机构鼎力协助。

蓝山国际文化交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伟和灯塔医疗总经理王家骅代表洋河酒厂与萧伯纳学会互赠纪念品并发表致辞。

伦敦金融城议员约翰精心安排,带领嘉宾进行了一次深度参观,全面了解市政厅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令嘉宾们对伦敦金融城的辉煌历史留下深刻印象。

1933年2月17日下午,萧伯纳在上海与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见面。梅兰芳赠其京剧唱片并现场清唱。晚宴上,英国西区古典音乐排行榜第一的女高音Georgi Mottram演唱京剧名段《梨花颂》,并献唱根据萧伯纳原作《卖花女》改编的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选段,为当晚增添艺术魅力。

最后,英国中华总商会文化艺术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毕丽俊女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词,向所有支持单位、嘉宾和艺术家致以衷心感谢。

本文图源:蓝山国际文化交流集团有限公司和Yuan Photography

附:萧伯纳与中国的历史渊源简述

萧伯纳,英国-爱尔兰剧作家、评论家、辩论家与政治活动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创始人,一生创作60余部戏剧,深远影响西方戏剧与思想界,并于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77岁的萧伯纳与夫人搭乘英国皇后号邮轮环球旅行,2月17日抵达上海吴淞口,受到宋庆龄、杨杏佛等人热情迎接。期间拜访蔡元培、宋庆龄,与鲁迅、林语堂、史沫特莱等文化界人士合影留念,并出席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活动。临行前,他在赠予黄佐临的相册上题词:“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未来的盛典将是中国戏剧,不要用我的剧本,要你们自己的创作。”

本次活动是英国首次就萧伯纳及其访华历史举行的纪念活动,具有重要文化意义。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