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建國 金愷 周桂強
本文以華川阻擊戰開始的那天(5.27)為第一天,然後一天天順延介紹每日戰情發展,一直到第十三天(6.8),友軍60師來接防為止。想以此全方位立體地展示20軍58師,所打的這場自說自話阻擊戰,內含的不尋常的軍事與歷史意義,並從而表現以58師師長黃朝天為代表的我誌願軍將士,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及絕對寬廣的大局意識。華川阻擊戰(1951年5月27日—6月8日)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的一場關鍵阻擊戰,由誌願軍第20軍58師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主動展開,成功遲滯了美軍「特遣隊」的北進攻勢,掩護了東線主力部隊的轉移。以下是該阻擊戰幾個階段每日戰況梳理:
一,首日激戰 (5.27)
5.27(第一天):中國人民誌願軍20軍58師正在回撤後方休整的路上。行進到華川這裏,突聞周邊傳來炮聲,黃朝天師長和他戰友覺得情況蹊蹺,立即派偵察員前去查看了解。一會兒帶回來的信息不大妙:一支美軍小部隊穿插了進來,已占領了華川城。黃師長立刻意識到這情況的兇險:華川是我東線北撤部隊必經路口,若這裏被美韓聯軍占據,跟在58師後面的27軍、12軍,9兵團司令部、後勤部門醫院等,以及人民軍一主力兵團就有被敵人合圍的危險。此時此刻,58師沖過去完成上級給它北撤的任務是沒有問題的,且它並未接到任何占領華川設置阻擊陣地掩護後面眾多兄弟部隊平安順利通過的命令。可黃師長與政委朱啟祥及師指揮部成員商量一下後,毅然決定:根據這裏實際情況,暫不執行上級給的北撤命令。並立即停止撤退,收攏部隊,於是,黃朝天當即下令:「不走了,立刻占據陣地,停下來堅決地打!」面對部隊中部分官兵的不理解,他擲地有聲說:「敵人都打上門了,能不打嗎?美國佬想沖過去,除非58師全部死光!」隨後他堅決果斷地下達指示:「58師全體進入陣地,為兄弟部隊守住這條生路!」58師政委朱啟祥完全贊同師長的決定,他的發言也很有力:「天塌下來,由我們來頂住!」
當天下午,58師以一個加強連對進占華川的美軍「特遣隊」實施突擊,迫使其撤出。接著,58師以173、174團為第一梯隊,172團為第二梯隊,在兩側組織防禦,不斷實施反沖擊,以此爭取時間。經過一番苦戰,美軍在先頭部隊遭遇阻擊後,以炮火和航空兵猛烈轟炸誌願軍陣地,58師不僅頂住了美軍的攻勢,還反擊得手,救出兄弟部隊傷員300余人,一些後續部隊也得以順利轉移。這一天,58師主要是主動搶占華川周邊高地(如啟星裏、上大利裏等),構築簡易工事。
二,美軍全面進攻(5.28~5.30)
第二天(5.28) ,隨著美軍主力的到達,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成倍增加。為完全擋住美軍,58師設下前沿陣地、基本陣地、團預備陣地和師預備陣地4道防線,節節抗擊美軍。僅在24小時之內,58師在一線展開的173團和174團就承受了巨大的傷亡,黃朝天被迫在29日就投入了預備隊172團。美軍的戰術:集中坦克、重炮和空中支援,對58師陣地輪番沖擊,重點攻擊啟星裏、場巨裏等要點。
58師則利用夜間修補工事、組織反沖擊,白天以分散小分隊依托地形節節抵抗。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戰士用炸藥包、手雷近距離接近炸毀美軍坦克。
當天誌願軍司令部下令,任何部隊經過華川,就地參予防禦。當彭總得知58師在未得到任何授命的情況下已自行阻敵一天多後,才松了一口氣,9兵團司令宋時輪聽說此情後連說三個「好」。晚上,174團開始反擊,收復了白天失去的陣地;也就在這個晚上,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出於嫉妒,親自趕到漢城,以風險太大為由,否決了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裏特因原本想在華川地區截住並圍殲我東線主力企圖破滅之後,又進而提出在我後方實施大規模兩棲登陸,繼續保持圍殲我東線主力可能的計劃。
173團某連在啟星裏陣地奮勇拼殺,遲滯美軍攻勢6小時;直至全部戰亡。另外,172團1營在炮火覆蓋下死守製高點。
第三天(5.29)58師越過上大利裏浮橋,搶占313、蛇頭峴等高地。攻占並防守313高地的是174團3連1排,由排長於泮宮率領,他們的任務是堅守該高地到5月30日晚上7點。313高地在華川以北1公裏,扼守在華川通往東北要隘蛇頭峴之前,位置極為重要。於泮宮以2班在正面,3班在左翼,1班做機動,自己掌握機槍。那一天一早,天剛亮,1個多排的美軍就上來了。當時美軍並不知道313高地已經在我誌願軍手裏,大模大樣毫無戒備。於泮宮告誡部下註意隱蔽:等敵人進入「30米之內再打」……172團2連60炮班班長李青山在這一天的英勇表現:當美軍猛攻華川以北陣地時,李青山帶領炮班堅守前沿高地。在敵軍逼近陣地時,他指揮炮班以迫擊炮平射方式直接轟擊敵步兵,後因彈藥耗盡率全班與敵白刃搏鬥。身負重傷後,他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沖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犧牲時年僅23歲。戰後被追記特等功。
當天,加入戰鬥原充當師預備隊的172團,與174團向美7師發動了「反沖鋒」,連奪兩座高地,而南朝鮮第6師團則被誌願軍的英勇給嚇壞了,被打的節節後退,氣得美軍在後面直罵;一直打到恢復全部前沿陣地,還成功接應後面的27軍一部北上。該團2連炮手 劉忠義在當天的英勇事跡是:在炮班其他戰友全部犧牲後,劉忠義一人操作60炮連續發射27發炮彈,有效壓製美軍進攻縱隊。當炮管過熱無法射擊時,他使用繳獲的機槍繼續戰鬥,最終在美軍燃燒彈襲擊中壯烈犧牲。其單日殲敵記錄達40余人,戰後追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第四天(5.30);由於58師的阻擊,當晚後續的兄弟部隊全部通過了華川,到了安全地帶。可是美軍畢竟是一支機械化部隊,此時58師若貿然撤離陣地的話,那麽美軍憑借其機械化行軍速度隨時可以追上來,於是58師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戰役部署:全員退防到基本陣地。此時前沿陣地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但美韓聯軍就是始終無法逾越58師的陣地。58師全員退防到基本陣地繼續抗擊美軍進攻。
此時美軍也發現我後撤部隊已全部通過了美韓聯軍的封鎖線,也意識到了自己原本想攔截兜住我東線主力部隊的計劃已經徹底失敗,也沒下令立即予以追擊。
三、戰鬥白熱化(5.31~6.2)
此階段,是華川阻擊戰的關鍵節點。美軍投入更多裝甲部隊。試圖迂回58師側翼,切斷補給線。而此時我誌願軍58師已陷入困境:彈藥、糧食告急,部分陣地失守。美軍憑借機械化優勢,在飛機、坦克、火炮的掩護下,持續向58師陣地發起猛攻,企圖突破防線,追擊剛剛後撤成功的誌願軍主力。
第五天(5.31) 從這一天開始,美軍繼續以重炮和坦克支援步兵沖鋒,但58師采取「兵力前輕後重,火力前重後輕」的戰術,依托313高地、280.7高地等要點頑強阻擊,構築防禦工事,白天堅守,夜間主動反擊,使美軍僅能緩慢推進。
由於彈藥和糧食短缺,58師戰士們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仍堅守陣地,部分部隊甚至斷糧,但仍堅持戰鬥。
美軍第7師、第24師及韓軍第6師團輪番進攻,試圖突破58師防線,但遭到頑強抵抗。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曾親自上陣督戰,但仍未能迅速突破58師的阻擊。
此階段,58師官兵表現出極高的戰鬥意誌,湧現出多位戰鬥英雄,其中部分事跡可能發生在5月31日或相近時間。
李月中(174團戰士),在反擊戰中,他巧妙利用手榴彈延時爆炸的特點,僅用一顆手榴彈炸死了7~8名美軍,極大鼓舞了士氣。潘景文(173團機槍手)在陣地保衛戰中,他接替犧牲的戰友操作機槍,連續擊退美軍多次沖鋒,並在彈藥耗盡後仍不下戰場。
第六天(6.1)從這一天開始,美軍改變了之前的作戰部署,其第7師和韓軍第6師團不再向華川水庫以東突擊,改回了李奇微的標準打法——美軍各部隊全線齊頭並進,尾追誌願軍轉移部隊。美軍戰史上遺憾地寫道:「這種情況下,範佛裏特沒有選擇」。
173團5連戰士褚慶然在6月1日英勇表現:在5連陣地被美軍坦克突破的危急時刻,褚慶然主動請纓實施反坦克作戰。他攜帶反坦克手雷匍匐穿越火線,連續炸毀2輛M26潘興坦克,並在身中數彈的情況下用最後一顆手雷與第三輛坦克同歸於盡,為部隊爭取了調整防線的時間。
第七天(6.2)58師放棄前沿陣地和基本陣地,退至團預備陣地繼續阻擊。
四,轉入縱深防禦(6.3~6.6)
從6.3開始,58師在狙擊策略上作了調整,在收縮防線利用夜間修築工事,組織反沖擊,白天以分散小組小隊形式依托地形積極抵抗。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戰士們繼續用炸藥包、手雷與美軍抗衡。
第八天(6.3)173團6連排長蔔廣德6月3日事跡率領全排死守華川水庫南側關鍵高地,6月3日陣地僅剩5人時,他組織傷員收集全部手榴彈捆成集束,最終與沖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戰後該高地被命名為”廣德峰」。
第九天(6.4)58師撤至最後一道防線,為確保全師安全撤退,172團6連被留在原陣地(486高地及周邊421高地,甫羅洞、巴治洞高地)繼續阻擊敵人(此前該連已在陣地堅守5天了)。在該連作了精妙防禦部署後,最終出色地完成了掩護任務。
第十天(6.5)58師退到師預備陣地,這是最後一道防線;美軍改變戰法,以美7師第31團正面強攻,第32團從側翼猛擊只有5個排的我173團,突破了173團陣地,迫使58師師長黃朝天命令部隊退守最後的師預備陣地。
第十一天(6.6)美軍當天集中坦克、重炮和空中支援,對58師陣地輪番沖擊,重點攻擊啟星裏、場巨裏等高地。戰士們頑強堅守著。6日夜間,58師組織小分隊滲透美軍陣地,破壞其通訊線路,並襲擊炮兵陣地,延緩美軍次日進攻節奏。
五,戰鬥尾聲:有序撤離(6.7~6.8)58師完成阻擊任務,東線誌願軍主力已安全北撤至金城~平康一線。
第十二天(6.7)美軍繼續施壓,以連排級單位,多次試探誌願軍防線弱點,同時加強側翼迂回。華川以北的註坡裏高地成為爭奪焦點,美軍企圖切斷58師退路。據誌願軍記錄顯示,美軍當日出動飛機超百架次,炮擊密度達每公裏正面數十門火炮,由於補給線被美軍封鎖,部分連隊彈藥告罄,戰士們只能以刺刀、石塊近戰,傷亡較大,但仍未潰退。
第十三天(6.8)當天誌願軍主動收縮防線至華川水庫以北。晚上12點,60師在20軍副軍長戴振國率領下,接防了58師堅守了13天的陣地。在陣地交接時黃朝天代表58師說:我們完成了任務,現在交給你們了。
至此,這場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的關鍵阻擊戰,由誌願軍第20軍58師在全師僅9000余人,機槍彈藥僅剩一半、迫擊炮和火箭筒的彈量也只存有三分之二,火炮只有40門。而敵人卻有包含美7師、美24師和南朝鮮第六師團在內的共3.3萬人,另有270輛坦克和550門火炮,以及召之即來的美空中火力,紙面實力差距懸殊的困難情況下,勝利結束了。
第五次戰役轉移時打的這場華川阻擊戰,雖然戰績不算特別突出,但是對整個戰局那可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是整個抗美援朝時期中,誌願軍打的最有意義的阻擊戰。在同一時期中,誌願軍打的那些防禦戰,像63軍的漣川、鐵原阻擊戰,15軍的芝浦裏阻擊戰,26軍的平津淮阻擊戰,60軍的春川、史倉裏阻擊戰,還有20軍的華川阻擊戰,美軍都沒有放在眼裏,壓根兒沒當回事。但在這其中,美軍唯獨對華川阻擊戰的意義評價特別高,不過得說明白,他們評價的是這場戰鬥的意義,可不是咱們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