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浙江義烏4月14日電 (錢晨菲)“義烏做‘地球人生意’,我們並不擔心單一國家的關稅上漲。我們祗需用心做好品牌和產品。”在義烏做了近30年雨傘生意的張吉英如是說。
在美國濫施關稅之際,記者近日走訪有“世界超市”之譽的浙江義烏,受訪商戶、採購商普遍反應淡定,多數認為“義烏產品價廉物美且佈局多元化市場,影響較為有限”。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市場一如往常般熱鬧。在此從事經營的張吉英表示,“我們不可能因為關稅加高而降低對美國客戶的定價,‘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為關稅買單的可能還是美國消費者”。
在她看來,義烏市場具有很大潛力和爆發力,可以讓經營者足不出戶接待全球客商,“我們的客戶遍佈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客人很多,‘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是我們做世界生意的底氣”。
從事聖誕用品生意的沈夢霞說,“我們的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和南美地區,有一定的美國份額,但關稅對我們影響不大。美國人重視聖誕節,我們的產品價廉物美,美國客戶還是選擇繼續下單”。
相關數據顯示,義烏每年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2萬多種聖誕用品,被稱為“全球最大的聖誕用品集散地”。
面對美國濫施關稅之舉,不少義烏老闆早已提前佈局、快速調整,備好應對之策。
主營萬聖節用品的聶自勤說,其產品大約有50%銷往美國,肯定會受關稅上漲的影響。自去年以來,她持續關注關稅政策變動情況,並從去年上半年開始佈局中國新年飾品品類。目前,她正將部分訂單轉到歐盟市場,同時推進新年飾品生產,相信通過拓歐盟、轉內銷也能做好生意。聶自勤表示,“辦法總比困難多,而且,義烏市場方面很關心我們的近況,專門組建了溝通群,幫助出謀劃策”。
“在沒有加徵關稅之前,我們就把銷售市場從美國轉移到了中東地區。”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玩具門店的王芳說,義烏的經營戶很勤勞、善於學習,能够敏銳捕捉市場變化,並快速作出調整。
在義烏做生意的芬蘭外商亞歷克斯(Alex)則表示,他已在義烏生活了10多年,“相信中國能應對好挑戰。我希望中國、美國乃至全世界能攜手合作,畢竟商業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