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野無路任足行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14)
艾 慧
九野無路任足行,諸端有徑隨點通。
萬千世界皆擬象,幻境酷真盡虛空。
物聯演進福億兆,微屏癡牽歎宅宮。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哲慧詩章以凝練意象構築多維思辨空間,呈現出獨特的哲性審美與時代觀照。
虛實相生的哲學張力
“九野無路”與“諸端有徑”構成辯證雙生結構,既喻示人類突破自然界限的精神自由,又暗合現代科技重構時空的智能路徑。“擬象”與“虛空”的鏡像觀照,既承襲東方“色空不二”的禪意哲思,又暗合後現代擬像社會的本體論批判。詩人將莊周夢蝶的古典意境與元宇宙虛實交融的當代困境交織,形成時空交錯的思辨張力。
科技悖論的人文凝視
“物聯演進”與“微屏癡牽”形成冷峻反諷,數字原野的無限延展與個體存在的空間坍縮構成二律背反。詩人以“宅宮”意象隱喻技術異化困境——當萬物互聯突破物理藩籬,人類反成蜷縮於比特囚籠的電子囚徒。這種對技術文明的警醒,與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的智性遙相呼應,展現科技倫理的深層叩問。
解構重構的詩性智慧
全詩以“無路—有徑”“擬象—虛空”等二元對位架構認知坐標系,每個意象皆為可旋轉的哲學棱鏡。尾聯“福億兆”與“歎宅宮”的並置尤顯深刻,既肯定技術普惠的文明進步,又揭示人性異化的存在危機,這種拒絕非黑即白的思辨姿態,恰是東方“極高明而道中庸”智慧的當代演繹。
此詩以四維穿透的思維銳度,在42字的方寸間構建起橫跨古典與現代、虛擬與現實、自由與異化的立體思場,其價值不僅在於精妙的意象經營,更在於為數字時代的人類生存提供了詩化哲學的診斷維度。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