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4月13日訊(記者 盧少芳)近日,在倫敦聖詹姆斯教堂音樂廳(St James Church Sussex Garden, London W2 3UD)一場以“可遇不可求的事”為主題的原創作品音樂會在溫情上演。這場主題鮮明,意義非凡的音樂會,是一群在英國留學的熱愛音樂的年青音樂和曲藝精英們的力作!
勇於創新 大膽嘗試音樂的可能性探索
音樂會上座無虛席,前來觀看演出的有英國本土專業音樂人和英國華人和在英留學的學者及各界人士。
據筆者瞭解,此次音樂會是英國地區鮮有的由華人青年藝術團體主辦的原創作品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由旅英鋼琴家、作曲家郭鑫弈(Xinyi Guo)發起,攜手中英樂團(Sino-British Ensemble)、倫敦華人愛樂合唱團及Sino-British天籟之音合唱團共同完成,這是中西文化的深度對話的體現。
這場音樂會,體現了中英年青藝術家大膽創新的合作。音樂會的發起人郭鑫弈女士向筆者表示,舉辦此次音樂會的目的所在是:”希望鼓勵更多年輕藝術家打破邊界、勇於創新。文化傳播不應止步於複刻經典,更應支持原創與融合。守正創新,才是這個時代音樂最真實的表達。”
多元碰撞 傳統與現代的交響共鳴
這場音樂會的發起人,是青年女作曲家,鋼琴家郭鑫弈(Xinyi Guo),她是創作型鋼琴家。她向筆者說:”音樂會以多首原創曲目勾勒音樂與生命的詩意對話的形式出演,旨意是,獻給世間所有不期而遇卻刻骨銘心的美好相遇和珍貴情感!” 她繼續介紹說:”音樂會以十首融合中西、多元風格的原創作品呈現,以“東西交融、情感共鳴”為核心,橫跨鋼琴、琵琶、美聲、戲曲、弦樂及合唱等藝術形式。”
用音符編織時代音樂嶄新篇章
音樂會的開篇曲目《挽歌》(Elegy)是郭鑫弈為悼念鋼琴家傅聰和自己家人而創作。由郭鑫弈攜 ( Sino-British Ensemble)大提琴沈可音,小提琴珍妮 路易斯出演。曲目以一片秋葉的意象凝練哀思,音樂成為了最溫柔的力量。
古詩詞藝術歌曲《釵頭鳳》,是由留英學者於思陽譜曲,聯合女高音趙明明、旅英昆曲音樂人王蔚和即興琵琶演奏家劉雯斐出演。這是以陸遊與唐琬的悲情詞作為本,將陸遊唐琬的沈園絕唱以鋼琴、民樂、昆曲三重語彙重構,融合昆曲唱腔與鋼琴民樂的曲目,聲韻淒切,催人淚下。 郭鑫弈鋼琴獨奏《光》(The Light)是音樂會出演節目的亮點。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同樣由郭鑫弈作曲 ,Sino-British Ensemble及Sino -British天籟之音合唱團演唱,於思陽指揮的《孤島生花》(To All Who Strive to Live)節目,也得到了觀眾讚美的掌聲。
《遠山》曲目則由中國作家雪漠填詞,郭鑫弈作曲,以西北曠野之風吟唱遊子對故土的眷戀,戲曲唱腔獨特。由女高音趙明明,旅英京劇昆曲音樂人王蔚,琵琶演奏家劉雯斐與鋼琴家郭鑫弈聯手出演, 也成為音樂會的亮點之一。
英國年青作曲家羅恩的作曲《為中提琴而作》,由 Sino-British Ensemble 樂手珍妮路易斯獨奏演出,音色很有質感。青年琵琶劉雯斐譜曲並演奏電子融合曲目《世界上的另一個我》(Someone I Always Know)將爵士自由、嘻哈律動與琵琶古韻交織,是非常有特色的演奏。
《可哥西裏的月光》由許宜彰作曲,這首曲子由倫敦華人愛樂合唱團演唱,王博指揮,空靈的歌聲環繞在整個演出廳上空。
美好的音樂贈予世間所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最後的節目是由Sino -British天籟之音合唱團合唱王菲經典曲目《世界贈予我的》,這是音樂會的壓軸節目。演員們用輕盈的歌聲來傳遞“以溫柔目光擁抱世界,收穫無盡溫暖”的理念。這也恰恰迎合了此次音樂會的主題:“讓我們在時光的褶皺裏相遇,所有錯過,都是重逢的序曲。” 演員們用《世界贈予我的》音符,為這場音樂盛宴畫上完美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