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本月2日宣布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實施全面關稅後,股市遭遇劇烈震盪,但長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卻歷史性飆升,其在金融市場陷入混亂時通常下滑,卻反常上揚,引發華爾街高度關注。美元通常被視為關鍵的避險貨幣,但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下,投資人紛紛逃離美元。川普今天表示,美元將「永遠」會是「首選貨幣」。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為125%。習近平表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最對將孤立自己。
.jpg)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混亂實施,導致週四美國「股匯債」3市再現螺旋式下跌,外媒指出,這種反常現象顯示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任崩塌,也是對川普最嚴重的警告。
在美元兌歐元匯率貶至3年多來低點後,特朗普今晚飛往佛羅裡達州莊園時告訴媒體:「我們(美元)是首選貨幣。我們永遠都會是…我覺得美元非常強大。」
《MarketWatch》報導,事實上,殖利率的攀升及債市其他緊張跡象,被視為川普本週稍早決定暫緩大部分關稅的主因之一。不過,此關稅讓步似乎並未安撫債券市場的憂慮。
以30年期美債為例,本週殖利率大漲48.2個基點,週五收4.873%,創1987年4月24日當週以來最大週漲幅。
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本週也躍升50個基點,至4.492%,本週升幅為2001年11月16日當周以來最大。
BMO Capital Markets 首席經濟學家波特(Doug Porter)在報告中表示:「在市場普遍焦慮的情況下,這種表現絕對不尋常」,他指的是美債一向被視為市場動盪期間的避險工具,如今卻未發揮該角色。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週五指出,他本週早些時候就對殖利率飆升發出警訊,並在最新報告中提出3項可能原因:
1.日元、歐元與加幣同時升值,顯示外資可能正在拋售美債。
2.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處在50左右的高位,說明避險操作頻繁,可能反映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正削減利率、信用與股票市場的風險。
3.市場中約有1兆美元的「基差交易」,可能正遭到槓桿避險基金平倉。
史洛克表示:「實際情況可能是這3種力量的綜合作用。」
基差交易是種利用美債期貨與實體債券價格差異套利的策略。史洛克日前曾警告,這些交易若被迫平倉,恐對市場造成衝擊,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等官員則淡化了市場可能出現的混亂。
波特表示,儘管本週初市場一度擔憂基差交易遭到強制平倉,但現在「更普遍的是對美國資產的厭惡情緒升溫」,這從美元走弱也可看出:在市場壓力時期,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
美元本週兌多種主要貨幣重貶,ICE美元指數本週下跌2.9%,觸及3年來新低。

習近平:無畏美打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告訴來訪的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說,「打關稅戰沒有贏家」,但中國「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隨後公告,將對美國進口產品關稅稅率從84%提高至125%。
習近平表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最對將孤立自己。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他呼籲歐洲,「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
華府宣佈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145%關稅,加上前幾屆美國政府加徵的關稅,這使美國對中國產品實際上課徵156%的關稅。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1日公告,美國對中國實施的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為報基本的經濟規律與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
根據中國公告指出,將調整加徵的美國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同時「鑑於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中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產品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美國與中國關稅戰火熱開打,在美國屢次增加對中國課稅來到145%後,中國除了祭出125%高稅率反擊,還傳出將拋售500億美元美債報復,讓外界稱為是「核彈級報復」。
在美債從最大到減持現在目前排名第二,一度落到第三,排名日本、英國之中、但只跟英國差一點。中國美債目前佔美國總國債2.1%。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也報導週三美債市場拍賣需求不減,並沒有造成美無法賣出債問題。
《CNBC》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克萊默(Jim Cramer)也形容,川普對中國的關稅更像是一種「禁運」。
約克週四(10日)在《CNBC》節目上表示,雖然還得看關稅應用的範圍,但一般來說,若關稅突破3位數,就等同於切斷大部分貿易。約克說:「或許有些無法替代的商品,將迫使企業不得不吸收成本,但整體來說,大多數交易都會因此中斷。」
白宮官員週四證實,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稅率,實際上將達145%。
即使對等關稅目前有所暫緩,但考量到對中國的關稅、仍然在實施的10%基準關稅及其他產業的關稅,約克補充,這都將使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創下1940年代以來的新高。「這導致巨大的成本上升、勢必會對經濟產生衝擊,這顯然不利於美國未來的道路。」
稅務基金會估計,川普所有新關稅措施,將使今年聯邦稅收增加達 1716 億美元,將成為自 1993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加稅行動,超過前總統布希(George H.W. Bush )與歐巴馬( Barack Obama)任內的稅收增幅。
無獨有偶,《CNBC》財經節目主持人克萊默也在週四發聲,指出川普對中國的高額關稅更像是一種「禁運」,並表示大多數企業不會為這樣的加價買單。
中國外交部昨日宣布,習近平將於4月14日至15日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並將於4月15日至18日對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會上介紹,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訪,將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
川普課中國天價關稅 中小企業猶遭遇滅絕
美國總統川普這波關稅戰正以難預測且代價高昂的方式波及全球經濟,尤其與中國間的關稅報復螺旋,恐使6000多億美元雙邊貿易幾近歸零,對中小企業更猶如滅絕性打擊。
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為125%。
美中之間的貿易與供需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盤根錯節。華盛頓郵報指出,即便目前雙方貿易關係惡化,一些美國難以割捨的中國產品仍會從美國關稅較低的地區進到美國消費者手中。就算產品來自墨西哥、泰國或越南等地,美國最後可能還是離不開當中所需的中國零部件。
商業諮詢公司DGA集團(DGA Group)高級顧問薄邁倫(Myron Brilliant)說:「我們正步入新階段-美中兩大經濟體間更廣泛的戰略脫鉤。這過程會很痛苦,雙方經濟都會受創,並殃及全球經濟。」
美國許多進口商無法迅速找到中國供應商的替代,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支付關稅。這些額外成本將導致價格上漲、利潤下滑,進而影響員工生計和經濟成長。隨關稅衝擊蔓延全美,有些公司正在減緩營運。
Highline United是一間位於麻州戴德罕(Dedham)的鞋類公司,像它們這種薄利多銷的生產兼批發商根本沒法承受高關稅帶來的成本暴增。
公司營運長布萊德雷(Kim Bradley)表示,她們這行別無選擇,只能從中國進貨。過去雖嘗試從越南進貨,但越南的供應商通常會要求更高的基本訂貨量,這點就不如中國供應商有彈性。
雖然布萊德雷說她認同川普追求公平貿易,但實在看不出製鞋有回流美國的可能,「在美國的人都不想去做鞋子」Highline United上週解聘2名老員工,其中一人已待公司11年。
美國鞋類與服裝協會(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主席拉馬爾(Steven Lamar)表示,川普這種天價關稅對數以千計中小企業而言堪稱「滅絕性」。
美中貿易衝突將損害兩國的經濟成長並為全球帶來震盪。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與牛津經濟公司(Oxford Economics)兩單位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經濟在今年初還有2.4%的成長率,但到年底會幾乎完全停滯。
中方的報復反擊(包含對美國商品課125%關稅),將會讓美國農、商界「有感」。像波音(Boeing)在中國就有近40個當地供應商,提供目前各型客機所需零部件。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說:「任何協議若想讓北京接受,當中都必須含撤回可觀的懲罰性關稅,回到今年1月20日前狀態是最起碼。另外中方要的是可預測與穩定性。」
美中貿易戰恐危險地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邊緣。位於倫敦的諮詢企業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公司首席全球經濟學家謝林(Neil Shearing)表示,假設川普對各國只保留10%的基準關稅,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降回60%左右,這場貿易衝突仍將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少約0.4個百分點。
切斷與中國的直接貿易聯繫也不意味美國從此能免於中國的經濟衝擊,像東南亞生產的太陽能板都含有中國製的矽晶圓。2023年發表於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一場會議的研究顯示,美國汽車製造商間接進口的中國零件量,是直接購買量的4倍。
雖然有部分企業已開始將供應鏈轉移到受美關稅打擊較低的地區,但包含蘋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多家企業仍將留在中國。
外交關係協會(CFR)經濟學家塞瑟(Brad Setser)說:「我們可能做到與中國脫鉤,但做不到去風險。想消除所有含中國的東西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