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復原容貌 中國科研團隊助無名烈士“回家”

中新社成都4月3日電 (記者 賀劭清)4月3日,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博士薛佳銘在實驗室藉助3D激光掃描與AI大模型為無名烈士進行顱面重建。在薛佳銘看來,為無名烈士復原容貌不僅是為了幫他們“回家”,同時也是告慰英雄——“這片土地的人們從未忘記你們”。

為幫助濟南戰役東線戰場無名烈士尋親,包括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在內的中國多所高校的科研團隊於2024年3月來到山東省濟南市歷城革命烈士陵園,開展無名烈士DNA樣本提取和顱骨3D激光掃描等工作。

4月2日,在四川大學法醫教學樓內,梁偉波教授(右二)與學生一同觀看部分復原的烈士容貌圖片。 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一年以來,中國科研團隊已成功修復併通過3D激光掃描數字化固定了220位歷城革命烈士陵園的無名烈士顱骨。其中有205位無名烈士的容貌得以復原,他們中有57位找到了親屬。

如何依據顱骨的幾何形狀猜測其面部形態是世界科研難題。川大科研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AI深度學習的顱面重建方法,成功實現從二維顱骨數據中自動復原出顱面圖像,開發出世界領先的顱面重建人臉檢索系統。該系統能够快速自動恢復顱面軟組織,並轉換成人的真實容貌。

4月2日,在四川大學法醫教學樓內,兩名學生利用3D激光掃描儀掃描烈士顱骨。 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教授梁偉波透露,接下來該團隊的研究方向是盡力讓復原容貌無限接近於真實,達到身份證識別的精準度。“研究基於AI深度學習的顱面重建方法,原本是為瞭解決在法醫學領域中遇到的無名屍骸認定問題,但科學研究就是這樣,它往往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