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解放日」來到,美國總統週三發動全球貿易大戰,徵收重稅,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宣布將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華郵報導,川普將對所有輸美商品開徵新的10%關稅,還將對其他約60個被美國視為設有不公平貿易障礙的國家課徵額外關稅。尤以對亞洲和歐盟打擊最重。川普葬送了美國數十年來大力推行的自由貿易,聲稱美國將迎來「黃金時代」。世界上最遠的角落都無法躲過川普今天這波關稅攻勢,就算偏遠島嶼也無法倖免。法新社指出,除了許多海豹、企鵝和其他鳥類外,近南極的澳洲屬地赫德島(Heard Island)和麥唐納島(McDonald Island)居民為零,如今要面臨10%的關稅。
2日宣布將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右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聯社).jpg)
川普(Donald Trump)為了減少貿易逆差、降低國內賦稅、製造業回流與減低國債,選定4月2日的今天為美國「解放日」(Liberation Day),他下午在白宮玫瑰花園(Rose Garden)舉行的「讓美國再次富裕」活動上,宣布對全球各國徵收「對等關稅」,並簽署相關行政命令。
川普貿易大棒重擊中國,課稅高達34%,加之其重返白宮後推出的20%的額外關稅,累計可謂是一筆 天文數字。而且,川普週三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取消了從中國寄出的小包裹免徵關稅的規定,這一機制使中國電子商務巨頭Shein 及Temu得以在美國擴張。到目前為止,所有價值不超過 800 美元的貨物都是免稅的。根據週三公佈的法令文本,現在這些貨物將按申報金額的 30% 徵稅,或至少 25 美元。
川普的「對等關稅」似乎也不分“敵友”,對歐盟課徵20%,對瑞士竟也課徵高達31%,印度總理莫迪川普勝選後專訪白宮,與川普強化友誼,希望重稅不要波及印度,然而,對印度課徵26%! 絲毫沒有區別對待。
澳洲科克斯群島(Cocos Islands)及非洲海岸附近的葛摩群島(Comoros islands)榜上有名。
川普的關稅清單可見,才遇地震悲劇的緬甸將面臨44%的新關稅。緬甸這場震矩規模達7.7的天災,奪去超過3000人的性命。
此外,英屬人口3200人,外加100萬隻企鵝的福克蘭群島被徵41%的關稅。當年跟英國爭福克蘭群島的阿根廷只面臨10%的新關稅。
根據福克蘭商會(Falklands Chamber of Commerce)數據,福克蘭群島在全球出口方面排名第173位,2019年出口產品價值僅3.06億美元(約新台幣101億元),其中軟體動物出口額達2.55億美元,冷凍魚出口額為3000萬美元。
俄羅斯、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是被排除關稅清單外的主要經濟體。白宮對媒體Axios表示,俄羅斯沒上榜的原因是美國對俄制裁已經「阻止了任何有意義的貿易」。
不過,Axios報導,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仍然高於某些被列入關稅清單的國家,例如汶萊。
不管敵友,不管價值觀,川普的唯一標準:「對等」。川普在白宮舉行的大徵稅慶祝典禮上說:對等關稅也沒有完全對等,只佔對方國家貿易壁壘的一半。川普稱,他的「對等關稅」已經很「溫和」。
川普斷言:「我們的國家遭到了遠近各國、盟友和敵人的掠奪、洗劫、強姦和破壞。」隨後,他展示了一份相關貿易夥伴的名單,以及將對它們徵收的關稅。
川普公佈 的名單上有六十幾個國家,白宮稱,新關稅將於 4 月 5 日和 9 日生效。涉及國家如何應對,愛爾蘭總理馬丁週三晚間敦促歐盟進行成比例反擊。他說:“為了捍衛我們的企業、工人和公民的利益,我們行動都必須是合乎比例的。”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認為美國此舉只能削弱西方,卻讓他國得利:「我認為美國對歐盟徵收關稅是一項錯誤的措施,對雙方都不利。我們將盡最大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避免貿易戰的爆發,因為貿易戰將不可避免地削弱西方國家的實力,從而使其他全球參與者受益」。
但是,川普的財長貝森特週三警告各國不要試圖反擊。他說:「放鬆,承受,靜觀事態發展。如果你進行報復,事態就會升級」。
川普迷戀關稅,形容為能夠實現國家再工業化、重新平衡貿易平衡和消除預算赤字的魔杖。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則譴責這是一場 “荒謬、瘋狂、混亂的貿易戰”,這場貿易戰將以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形式使 “普通美國家庭每年損失超過 6000 美元”。
川普對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在美國盛行的保護主義非常著迷,他在周三慶祝徵稅儀式上再次提及美國 “從未像那個時候那樣富裕”,他否認此舉將扼殺世界經濟。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週四04:01,華盛頓預計對外國製造的汽車和零配件分別徵收25%的額外稅。
自重返白宮以來,這位共和黨人已經對來自中國的產品以及進入美國的所有鋼材和鋁材增加了關稅。

根據圖表資料,美國將對日本、韓國、印度、瑞士、印尼、馬來西亞、南非、孟加拉、斯里蘭卡分別課徵24%、25%、26%、31%、32%、24%、30%、37%、44%關稅。英國、巴西、新加坡、澳洲等國對美國課徵10%的稅,美國將回敬同樣10%的對等關稅。名單涉及六十幾個國家,川普的貿易戰在全球範圍打響。
在今天之前,川普已對鋼鋁徵收25%關稅,明天起還將對輸美汽車徵收25%關稅,他也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並揚言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上述這些國家,再加上歐盟、日本及韓國都已開始準備報復措施。
2日宣布將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jpg)
美公布新關稅名單未列俄羅斯 白宮解釋兩國貿易額已為零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大規模徵收「對等關稅」計畫,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遭受報復性關稅打擊,但俄羅斯未列入名單。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一名白宮官員表示,俄羅斯「不在名單上是因為與烏克蘭戰爭遭受制裁,早已使得兩國之間的貿易額為零」。
然而根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美俄貿易額從2021年約350億美元暴跌至去年35億美元。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指出,俄羅斯仍可能面臨「額外的嚴厲制裁」。
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克蘭將面臨10%的報復性關稅。此外,許多其他前蘇聯衛星國和共和國也在川普的名單上。
其他面臨美國制裁的國家白俄羅斯、古巴和北韓也未受到對等關稅衝擊。
不過李威特指出,這3國未被列入是因為針對他們的現行關稅和制裁已很重。
然而,同樣面臨嚴厲禁運和制裁的伊朗和敘利亞今天分別又被課徵10%和41%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名單中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李威特證實,這是因為川普已對這兩國課徵25%關稅。
各國回應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將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其他國家對美國徵多少稅,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各國受到衝擊的產業及反應將陸續浮現。
●日本24%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強調,「將徹底詳查對日本國內產業與就業的影響,並採取必要的萬全措施」,並表示將與執政黨儘早協調因應關稅的具體內容。
石破政府決定在日本設置1000處特別洽詢窗口當作短期性對應措施,以因應中小企業的擔憂。他表示,「若企業活動受到影響,將全力確保資金周轉順暢」。
特別汽車產業是支撐日本經濟的骨架,對於川普政府對汽車及汽車零件追加課稅一事,日本朝野政黨對此懷強烈危機感。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政調會長小野寺五典近日指出,「這對日本而言是很大的經濟危機」。
他表示,「如果美國也對汽車零件追加課稅的話,日本全國各地將受到影響,問題嚴重」。
●印尼32%
印尼拉塞蒂亞穆利亞大學(Universitas Prasetiya Mulya)商學院分析,印尼政府需拓展多元市場,並加速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I-EU CEPA),並提高國內產品的競爭力,以加強與各國貿易談判,特別是美國。
印尼出口商協會(GPEI)也呼籲政府立即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並表示,這將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印尼貿易部長章溥帝(Budi Santoso)日前表示,印尼不會像加拿大和歐盟那樣採取報復行動,而是確保與美國維持貿易關係。
章溥帝說:「我們不希望這樣做(對美採取報復),而是要與他們成為朋友,這樣他們才會繼續接受我們」。
●越南46%
越南相關人士分析,在越南的跨國電子廠對關稅沉著以對,主要是當初在設廠時已把相關風險計算進去;再來是越南的工人與中國相較還是便宜了一大半,可以抵銷關稅成本,企業不會受關稅單一因素影響就思考去留問題。
越南媒體Vnbusiness報導,越南安強木業公司董事長黎德義(Le Duc Nghia)表示,他們公司已加強優化生產流程來降低成本,減輕美國進口商的負擔;同時重新開拓曾經暫停的市場,如澳洲、日本,並積極發展越南國內市場。
越南專家建議,越南除繼續購買美國優勢產品,如飛機、醫療設備、農產品等,還可加強越南與17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的經貿關係,包括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分散美國帶來的關稅壓力。
●馬來西亞24%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UUM)經濟學教授林福炎(Hock Eam Lim)表示,馬來西亞雖是開發中國家,享有美國提供特別關稅優惠,川普的對等關稅對大馬是一個隱憂。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TAR)經濟學教授黃錦榮(Chin-Yoong Wong)受訪,大馬不可能如同台積電也能大規模的赴美投資設廠,馬來西亞沒有這個優勢,因此,調降對美國的關稅應是對大馬傷害最小的作法。
根據大華銀行(UOB)報告,電氣與電子、橡膠、傢具和光學與科學設備,是馬來西亞對國美出口的4大領域,關稅增加將導致這些行業的競爭力受到嚴重衝擊。電氣與電子產品占大馬總出口額約40%,也是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大馬的橡膠產品占對美國出口總額2.9%,傢俱占3.5%,光學與科學設備占9%。
●新加坡10%
星展集團經濟師蔡漢廷近日分析,與其他東協經濟體的貿易順差不同,新加坡對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呈現逆差,因此面臨的美國關稅直接風險有限。
經濟學家瓦爾瑪(Sonal Varma)分析,美國對歐洲聯盟加徵關稅,對亞洲的化學和醫藥領域衝擊最大,尤其是新加坡和日本。因為這兩個國家和歐盟簽署自貿協定,品質和監管水準較高,歐盟從新加坡和日本進口產品,再賣到利潤好的美國市場。
● 加拿大
在今天之前,川普已對鋼鋁徵收25%關稅,明天起還將對輸美汽車徵收25%關稅,他也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並揚言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
加拿大汽車製造業2023年輸美總額530億加幣(約新台幣1.2兆元)。因為加美汽車業供應鏈高度整合,川普對加拿大祭出高關稅,加拿大也被迫回擊對等關稅,關稅疊加效應恐將讓整個產業鏈崩潰。
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主席伏爾佩(Flavio Volpe)舉例稱,來自安大略省利納馬(Linamar)公司的廢料要7次跨越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最終才變成為汽車提供動力的自動變速器,「怎麼可能經得起不斷來回疊加的關稅?」
在加拿大經營汽車和房地產領域的曾耀華表示,美國關稅對加拿大造成的傷害短期內非常大,例如東岸安大略省的汽車業和西岸卑詩省的木材業,可以說幾乎全依靠出口美國而存活。「突然被斬斷了經脈,你可以想像那種無助感」。
他說,加拿大可能會出現停滯性通膨,不少人將失業,但物價仍居高不下。
此外,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油氣供應國,97%的油氣產量都銷往美國,2023年輸美油氣總貿易額達1430億加元,其中最大的供應省份是亞伯達省。川普政府對加拿大能源業雖僅徵收10%關稅,但也造成了額外143億加幣的成本。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精通加美關係的政治系講師普雷斯特(Stewart Prest)表示,這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個轉機,加美關係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會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維和制度。「加拿大人民和美國人民仍然有很深的聯繫,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認為加美是朋友了,比較像是對手」。
加拿大過去總是出口原油和原木材,很少在加拿大加工或製造商品。卑詩省布林克森林產品公司 (Brink Forest Products) 老闆布林克(John Brink)表示,他想開始生產增值木製品,而不再是單純出口原木。
英政府強調沉著務實以對
美國總統川普擬今天倫敦時間晚間宣布對各國的「對等關稅」措施。英國首相施凱爾在國會表示,英國將沉著、務實以對,並持續推進與美方「具建設性」協商,以簽署經濟繁榮協議。
英美「經濟繁榮協議」(Economic Prosperity Deal)預計以高科技領域為核心。英方原預期簽署協議將有助免遭美方課徵高稅率關稅、或者可獲部分豁免,但協議未能及時簽定,英國目前傾向靜觀其變,視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決定對策。
施凱爾(Keir Starmer)今天在國會下議院首相答問期間重申,英國政府決策將以國家利益為指導原則;貿易戰不符任何人利益,但英國已準備好面對所有可能的結果,且不排除任何可能發展。
這意味施凱爾秉持既定立場,不排除反制美方。不過,他也再次強調避免「膝反射」回應、保持冷靜的重要性。他提到,英國政府將持續與可能受衝擊的產業和領域共同應對挑戰。
國會第3大黨自由民主黨黨魁戴維(Ed Davey)詢問,英國何不比照支援烏克蘭安全防衛的「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與其他歐洲國家共組經貿志願者聯盟、反擊川普對自由貿易的破壞。施凱爾回應,無論是在防衛或經貿領域,「必須在歐洲和美國之間二選一」,對英國來說都是假議題,英美雙邊貿易更是處於良好平衡。
這意味施凱爾對英國可能不會遭標榜「公平」的川普課徵高關稅,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儘管英國已來不及在川普的「解放日」之前敲定英美雙邊經濟協議,英國政府仍有意持續推進與美方的協議談判,以利未來盡早取得關稅減免等其他「優惠」。
為達成簽署經濟協議的目標,即便不排除英國「暫時」遭施加高關稅的可能性,英國政府仍傾向不即刻對美方發動反制。
首相發言人告訴中央社,英國支持自由開放貿易,推動與美方簽署經濟協議進展「快速」。英國將永遠為維護國家利益採取行動。
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1日在國會答詢稱,英國當然會為「最壞情況」作準備;政府將持續與商業、產業界討論,可為他們在經濟動盪時代提供哪些支援。
英國向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網路商場等科技和電商企業課徵的數位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 DST)被視為構成英美簽署經濟協議一大障礙。商貿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3月底在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舉辦的國際貿易會議上雖未否認英方願在DST議題向美方讓步、並指出DST本來就是暫時的政策措施,但否認DST是主要問題癥結。
根據數家英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報導,英方對美方提出的讓步方案包括降低DST稅率(原稅率為2%)、將DST課徵標的由營收改為「利潤」(即提高課徵門檻),以及下調美國農產品進口英國的關稅稅率。
墨西哥不會「以牙還牙」,以振興經濟因應對等關稅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2日表示,不會以報復性手段來回應,而是提出振興經濟計畫來因應。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在每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她不會對美國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ojo por ojo, diente por diente),因為這將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薛恩鮑姆將在3日公布振興計劃的細節。她強調這是一項全面的經濟計劃,不僅是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而這項計畫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墨西哥經濟,特別是汽車工業。
此外,薛恩鮑姆表示,她已經和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首次通電話,強調維護貿易協議的重要性。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元首也一致認為,在尊重國家主權的前提下,要維護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優勢,並且強調和美國保持溝通的重要性,因為3國經濟已經高度整合,也是和世界其他地區競爭的最佳方式。
儘管如此,美國總統川普從鋼鋁、進口汽車一直到最新的對等關稅,已經讓墨西哥政府和民眾相當憂心。根據墨西哥財經媒體「金融家」(EL FINANCIERO)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墨西哥民眾認為川普的關稅將傷害到墨國的比例,從1月的65%,上升到3月的75%。
其中70%的受訪民眾表示「非常擔心」,11%的人表示「有點擔心」。而墨西哥民眾對於川普的負面印象,更是飆升到89%,這也創下「金融家」從2019年以來針對川普的民調中,最高的負面百分比。
此外,墨西哥經濟學家、前墨西哥央行副行長艾斯吉維(Gerardo Esquivel)也提出警告,受到美國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墨西哥國內經濟動能的疲弱,將讓薛恩鮑姆任期的前兩年,面臨經濟成長低迷。
艾斯吉維預測,2025年墨西哥經濟成長率,將介於0成長到0.5%之間,非常不樂觀。在這情況下,為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雖然能夠勉強維持,但可能會提前重新談判。
因為美國關稅和貿易的不確定性,墨西哥財政部也在2日更新了2025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將其調整至1.5%至2.3%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