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興建中曼谷審計大樓距震央1000公里仍倒塌 4中國男子進入倒塌大樓運走文件被捕

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地震,震央位於中北部實皆市附近,深度僅10公里。死傷人數逾千,首都奈比多、第2大城瓦城嚴重災損,影響所及泰國曼谷一座據報由中國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大樓倒塌,外界質疑施工品質出問題。

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被強震震垮,29日當地持續搜救受困民眾。(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3月31日訊)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影響所及泰國曼谷一座據報由中國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大樓倒塌,外界質疑施工品質出問題之際,泰國媒體報導,4名中國男子進入倒塌的大樓運走37份文件,警方正準備起訴並扣押文件加以調查。

泰國媒體The Reporters在臉書發布貼文及照片稱,曼谷警察副總長、警察少將Nopphasit Poolsawat30日表示,警方29日接獲民眾報案,目擊4名男子進入倒塌的審計大樓,疑似在現場搜尋檔案。警方隨即展開追蹤,在案發地點附近發現一名中國男子,該男子自稱是該建築專案的負責人。

Nopphasit Poolsawat表示,警方查驗簽證、工作許可證及護照後確認4名中國男子擁有合法工作許可,均為義大利-泰國發展集團旗下某承包商基層員工。

據初步調查,4名中國男子表示進入該處是為了取回文件,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這些文件據稱存放於停車場內一個貨櫃中,貨櫃是公司臨時辦事處,但4名中國男子並未向官方申請進入許可。

泰國警方共查扣32份文件,將進一步調查這些文件是否涉及大樓倒塌相關。

4名中國男子暫時獲釋。泰國相關部門正在草擬起訴狀,擬以違反災害防災減災法,正式對4人提起訴訟。

曼谷省長已經宣布大樓倒塌地區為「公共災區」,根據「災害防災減災法」規定,該區域屬於禁區,任何未經授權或未獲得主管機關許可而擅自進入禁區者將面臨最高3個月監禁或最高6000泰銖的罰款,或兩者並罰。

倒塌牽涉中企 媒體消音「中鐵十局」

根據財新網28日報導介紹,這是由中國央企「中鐵十局」第一個海外超高建築,主體辦公樓30層,地震造成結構損壞、全部倒塌。迄今中鐵十局未有回應事件。大樓倒塌已造成最少11人死亡、數十人失縱。,除了極少數媒體點出倒塌大樓背景外,中國媒體幾乎集體消音關鍵字。

除了財新網報導外,中國媒體幾乎集體消音關鍵字,搜尋不到中鐵十局與曼谷大樓倒塌連結訊息。媒體報導多僅用「地震引發曼谷高樓倒塌」、「曼谷一棟在建高樓因強震倒塌」、「曼谷高樓倒塌」做為新聞事件描述,未見進一步背景說明。

中華時報社長寫了篇相關文章《中國海外基建品質危機:從曼谷大樓倒塌到「一帶一路」的信任挑戰》在公眾號也發布不了,提示違反相關規定。

透過「曼谷、高樓、中鐵十局」關鍵字搜尋,搜尋結果數個連結跳出「404」、「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等提醒,包括上觀新聞、澎湃新聞都有同樣狀況;界面新聞報導留有轉自鳳凰網對於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段落介紹,鳳凰網原始全文則已被下架。

據鳳凰網報導,該專案由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與義大利-泰國發展公司(ITD)聯合承建,監理方為PKW聯營體,總預算約泰銖21.36億元。2020年動工後,施工進度一度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斷。

中鐵十局母公司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CREC)。中鐵十局去年發出辦公大樓主體順利封頂慶祝文。內容提到,泰國曼谷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是中鐵十局城建公司承建的首個海外超高層建築,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全面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泰國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主要包括新建辦公樓、會議廳、停車樓各一棟,建築總面積9萬6041平方公尺,周邊交通便捷,西臨曼谷火車站、東側相望曼谷國家公園,建成之後「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

曼谷高樓距震央1000公里仍倒塌 專家:與地質及施工方式有關

泰國首都曼谷距離震央超過1000公里,然而當地1座未完工的高樓卻因此坍塌。專家表示,這可能與土壤、建材品質和施工方式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有一個叫做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的主要斷層,從北到南貫穿緬甸,長度超過1200公里。這個斷層意味著大量能量可以沿著它的長度傳遞,向南延伸1200公里直到泰國。

此外,地表對地震的感受也取決於土壤類型。當地震波傳播到軟土時會減慢並增強,導致振幅變大。曼谷就是建在軟土上,因此當地的地面震動更加劇烈。

地震發生時,曼谷高樓劇烈搖晃,屋頂泳池的水甚至因震動而外溢,而曼谷恰圖恰區(Chatuchak)尚未完工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似乎是唯一倒塌的摩天大樓。

當時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救援工作今天進入第3天,截至今天下午為止,已知有11人死亡,18人受傷,76人失蹤。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地震工程高級講師馬拉加-丘基泰佩(Christian Málaga-Chuquitaype)博士表示,2009年以前,曼谷沒有一套全面的耐震安全標準。

這意味較老舊的建築尤為脆弱。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耐震建築的建造成本較高,此外,泰國不像緬甸一樣經常發生地震。

泰國結構工程師協會主席阿蒙(Amorn Pimanmas)教授表示,雖然泰國有43個省有建築物防震法規,但估計只有不到10%的建築物具耐震能力。

然而,這次倒塌的大樓並非老舊建築,而是在興建中的新建物,因此最新的建築標準應該適用。

阿蒙表示,曼谷的軟土層可能也是建築坍塌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土壤會將地表運動放大3到4倍。他補充說:「不過還有其他假設,例如材料(混凝土和鋼筋)的品質,以及結構系統中的不規則性。這些仍有待進一步詳細調查。」

馬拉加-丘基泰佩分析影片後表示,「無梁版」構造在施工過程中似乎受到青睞,在頻繁發生地震的地區,已不再建議採用這種設計。

他解釋說,「無梁版」系統是指將平板支撐在柱子上,而平板和柱之間沒有梁。這種設計在地震時表現不佳。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