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發生規模7.7地震,,泰國曼谷一處據傳由中國建設公司承建的興建中大樓倒塌,引發外界對中國工程品質的擔憂。回顧近幾年中國海外建設的工程爭議,包括厄瓜多、巴基斯坦、烏干達等地由中國公司承建的水力發電廠都在短短幾年內出現安全疑慮。
.jpg)
緬甸發生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8日測得規模7.7,泰國曼谷受到波及,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預估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救援團隊已展開救援行動。
根據財新網28日報導介紹,這是中鐵十局第一個海外超高建築,主體辦公樓30層,地震造成結構損壞、全部倒塌。
據鳳凰網報導,該專案由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與義大利-泰國發展公司(ITD)聯合承建,監理方為PKW聯營體,總預算約泰銖21.36億元。2020年動工後,施工進度一度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斷。
中鐵十局母公司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CREC)。中鐵十局去年發出辦公大樓主體順利封頂慶祝文。內容提到,泰國曼谷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是中鐵十局城建公司承建的首個海外超高層建築,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全面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泰國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主要包括新建辦公樓、會議廳、停車樓各一棟,建築總面積9萬6041平方公尺,周邊交通便捷,西臨曼谷火車站、東側相望曼谷國家公園,建成之後「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
泰國工程師委員會(Council of Engineering Thailand)前主席、現任民主黨副主席蘇查威(Suchatvee Suwansawat)帶領多位工程師到現場,表示民間願意協助救援。他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前從未遇過這樣狀況,他猜測是設計或是建築出了問題。
近十年,中國的海外建設不斷被質疑,中國許多「一帶一路」基建項目被質疑存在安全隱患。
厄瓜多科卡科多辛克萊水力發電廠(Coca Codo Sinclair),曾是厄瓜多有史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Sinohydro Corporation)承包,斥資27億美元,於2016年竣工。
然而,這一建設到2023年就已出現數千條裂縫,儘管多次嘗試修補,裂縫仍不斷出現,當地政府工程師擔心水壩可能崩潰。今年3月25日外媒報導指出,該水力發電廠還在就設計缺陷進行國際仲裁。
巴基斯坦尼肋姆-吉魯姆(Neelum-Jhelum)水力發電廠也出現類似問題,當地政府在2022年關閉該水力發電廠,因為他們在一條將水輸送到山上以驅動渦輪機的隧道發現裂縫。當時這座969兆瓦的水力發電廠投入使用僅4年。巴基斯坦電力監管機構負責人Tauseef Farooqui曾向該國參議院表示擔心這條隧道會坍塌。
烏干達的電力公司也表示,尼羅河上一個由中國水力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183兆瓦伊辛巴(Isimba)水力發電廠有超過500處建造瑕疵,2019年開始運轉以來故障頻傳。
尼羅河上另一座由中國建設的600兆瓦卡魯馬(Karuma)水力發電廠,則是因牆面裂縫等建造瑕疵造成工程延宕。該水力發電廠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承建,於2012年開始建設,至2024年9月才啟用。烏干達電力公司先前表示,安裝的電線和開關有缺陷,滅火系統也需要更換。
據世界銀行稱,水力發電廠運行壽命一般可長達100年。
除了水力發電建設之外,安哥拉首都魯安達外一處由中國中信集團承建的巨型社會住宅項目凱蘭巴‧凱亞西(Kilamba Kiaxi),在建設完成10年後,許多住戶抱怨住房牆體開裂、天花板發黴及建築品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