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洩進來,伴隨著我在新加坡稅務工商局的會議,心中雖有些疲憊,但期待卻瞬時點燃。會後,我的朋友提議去一家「發起人肉骨茶」店。當我們走進這家店時,四周彌漫著濃郁的香氣,那股味道似乎能撫慰一切疲憊,讓人心生食欲。
牆上掛滿了老闆與名人的合影,仿佛在訴說著這家店的故事。在這裡,肉骨茶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文化的傳承。回想自己對豬肉的平淡興趣,今日卻因這香氣而心生嚮往,似乎要挑戰一下自己的味蕾。
在新加坡,肉骨茶幾乎無處不在,作為國民美食,無論是街頭小攤還是高檔餐廳,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傳聞這道菜的起源,來自於當年遠赴南洋的華人,他們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將藥材與豬骨熬煮成湯,既美味又健康。每一口湯,都是熱帶的滋味,似乎能帶走一整天的疲憊。
肉骨茶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濃郁的味道,還在於所使用的白胡椒和各種配料的搭配。這道菜通常與米飯或油條一同享用,沾上酱油、辣椒、蒜泥,讓人欲罷不能。每一口都如同在品味著新加坡的歷史與人情,讓人心中暖流湧動。
用餐後,老闆知道我是來自香港的遊客,誇讚我是一位名人,甚至邀請我合影留念。他提到幾天後,香港會有媒體來採訪,讓我心中倍感驚喜。這種意外的認可,讓我在異鄉的旅程中,感受到一種溫暖的連結。
在這次新加坡的旅程中,我不僅品嚐了美食,更體會到了文化的交融。肉骨茶的香氣,伴隨著友人的笑語,讓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在陌生的地方,尋找熟悉的味道與心靈的共鳴。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雕塑家,中華報業集團及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創辦人。他於2000年創辦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2009年在香港創辦《中華時報》,2012年創辦《中華新聞通訊社》和《中華攝影報》,並於2017年在倫敦創辦英國《中華時報》。他還是《中華電視》及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前,曾博士擔任香港美術學院及香港藝術研究院的教授與院長,同時擔任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中華科技協會和世界監督學會會長,以及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曾在中國大陸的相關機構(包括廣州市政府、廣州馬會、廣東省鐵路監理、廣東省演出協會、廣東省南越國文化研究院)等擔任高級職務。其藝術作品廣泛分布於全球,已被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