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美股七雄”格局受挑戰 外資看多中國AI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夏賓)一位“年輕”的中國“新玩家”,坐上了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牌桌。

威靈頓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多元資產聯席總監薩穆伊爾漢(Nick Samouilhan)近日在接受中新社等媒體採訪時說,儘管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曾一度加劇市場集中度,但以蘋果公司等為代表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的主導地位開始減弱,DeepSeek(深度求索)的加入進一步挑戰了這一格局。

近段時間來,A股和港股的活躍與DeepSeek等中國大模型關係密切,而外資也在此時密集發聲,看多中國AI。

“在DeepSeek出現以前,業界普遍觀點是AI技術要往前推進,基本上靠的是‘蠻力計算’。”薩穆伊爾漢表示,人們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實力取決於所投入的半導體、資源和資金的數量,“誰投入的資本多,誰就會最終勝出”,但DeepSeek的出現說明“蠻力計算”並非唯一出路,還能通過更高效的算法來提昇AI的能力。

在他看來,過去“美股七雄”為人工智能領域的變革奠定了基礎,但DeepSeek在某些方面可能改變了這一觀點,它的出現引發了市場思考,那便是人工智能的算法比投入的資金更重要嗎?其發展到底需要多少資金?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認為,長期以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和AI領域的關注度都較為有限,現在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AI領域的可投資性。在國際舞台上,高端製造業與AI領域的競爭將更加受到關注。

“DeepSeek讓投資者意識到,AI的應用可能並不需要大規模投資。與此同時,中國還擁有龐大的工程師資源池、數據可用性、社交網絡和電商領域完善的生態系統,並可能獲得政府的進一步支持,以加快AI的應用。”王瀅表示,全球投資者心態的轉變顯而易見,而且這種心態的轉變可能相較前幾次的市場反彈會更具粘性,並推動更多的基本面投資。

中國AI模型在合力改變中國科技股的投資邏輯。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及團隊於2月17日發表研究報告提出,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連同其他近期推出、被視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成本效益的中國AI模型一道,改變了中國的科技題材叙事,重估了投資者對於AI所帶動經濟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樂觀情緒,並助力恒生科技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在過去1個月出現大漲。

參考美股,自2022年11月ChatGPT面市以來,美股飈升50%,市值增加了13萬億美元。

王瀅亦認為,近期恒生指數表現強勁,主要是由人工智能和科技相關個股在DeepSeek的支持下推動。在DeepSeek發佈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語言模型(LLM)後,中國已經展示了在AI領域的重大進步,這些模型的性能可與全球領先公司的模型相媲美,但成本卻低得多。這是近期中國股市反彈的最大推動因素。

外資看多的中國人工智能資產,也將利好整體股市。

“我們相信,DeepSeek能帶來諸多有利因素,包括降低各行業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同時獲得更高的效率,這將使許多中國上市公司受益,並最終推動中國股票重估。”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說。(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