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091天:烏克蘭總統批評白宮“取悅普京” 推遲對沙特訪問日程,川普:我可能在本月底前與普京會面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據北約稱,截至2024年底,這場戰爭已造成約100萬士兵喪生,其中包括40萬烏克蘭人。俄烏戰爭將滿3年,莫斯科當局近來加強空襲烏克蘭,幾乎每天都派出大量無人機進行襲擊。

2023年1月15日,烏克蘭第聶伯羅的一棟公寓樓因俄羅斯導彈襲擊而嚴重受損,急救人員在現場疏散一名婦女 (路透)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91天。

烏克蘭武裝部隊準備向俄羅斯軍隊發射火箭(路透社)

2025年2月19日最新進展:

戰鬥狀況:

♦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在夜間向烏克蘭發射了147架攻擊無人機。烏克蘭空軍報告稱擊落了其中的83架,另有59架未能命中目標。據報道,多個儲存設施和私人住宅遭到破壞。

♦里海管道聯盟表示,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了位於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地區克羅波特金斯卡亞泵站的一條主要石油管道,影響了來自鄰國哈薩克的供應。

♦烏克蘭安全局聲稱對這起石油管道襲擊負責,並表示莫斯科在克拉斯諾達爾的伊爾斯基煉油廠也遭到襲擊,該地區至少響起了20次爆炸聲。

♦俄羅斯國防部稱,其部隊已佔領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地區的費霍利夫卡定居點。該部隨後發布的第二份公告稱,已從烏克蘭軍隊手中奪回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的斯維爾德利科沃村。

烏克蘭和平談判:烏克蘭和歐盟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談判中被邊緣化

政治和外交: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可能會在本月底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並指出週二兩國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會談「非常順利」。週二,川普在佛羅裡達州私人度假勝地「海湖莊園」發表演說時,再次強調了他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戰爭的努力,並警告這場衝突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美俄官員就烏克蘭戰爭計劃舉行和平談判之前前往沙烏地阿拉伯。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證實,俄羅斯將由其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和外交政策負責人尤里·烏沙科夫代表出席在利雅德與美國之間的會談。

♦佩斯科夫也表示,俄羅斯官員將與美國同級官員討論恢復關係、談判和平解決烏克蘭戰爭以及籌備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會面。

♦克里姆林宮表示,如果在基輔和莫斯科達成和平協議後計劃部署歐洲維和部隊,這將使問題變得「複雜」。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愛麗舍宮與歐盟主要國家領導人舉行緊急會議,以討論歐盟對美國與莫斯科和平談判的反應。

烏克蘭和平談判:烏克蘭和歐盟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談判中被邊緣化【英語影片】

♦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巴黎會議旨在討論美國在俄烏戰爭期間對俄羅斯的政策轉變,這將是「阻止」和平的嘗試。他表示:“與他們不同,我們支持川普的雄心壯志;與他們不同,我們支持美俄談判;與他們不同,我們希望烏克蘭實現和平。”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質疑如果歐洲政客希望戰爭繼續,那為什麼要邀請他們參加烏克蘭和平談判。他也表示,俄羅斯在未來的和平談判中甚至不會考慮向烏克蘭做出領土讓步。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發言人尼基福羅夫表示,在俄羅斯和美國官員會談結束後的第二天,烏克蘭領導人將按照「計畫已久的日程」訪問沙烏地阿拉伯。

♦澤連斯基也表示,他不會承認美俄之間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的任何未涉及基輔的會談結果。

♦澤連斯基在訪問阿聯酋期間會見了阿聯酋總統謝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據報道,謝赫穆罕默德承諾支持和平解決俄烏戰爭的努力,並繼續採取措施以緩解其人道主義影響。

♦澤倫斯基目前正在土耳其與總統艾爾段會面,以討論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俘交換問題。

艾爾段與澤連斯基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會面 (阿納多盧通訊社)

烏克蘭總統批評白宮“取悅普京” 推遲對沙特訪問日程

隨着華盛頓加強與莫斯科的關係,與基輔的關係繼續變得緊張。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希望與克里姆林宮開啟會談的 白宮想要“取悅普京”表示遺憾。

在上周特朗普和普京通電話之後,俄羅斯和美國高級官員於周二在沙特阿拉伯舉行首次會談。莫斯科稱,周二談判目的是恢復俄美雙邊關係並為烏克蘭談判奠定基礎。而最近幾天,美國官員還認為,烏克蘭對俄羅斯的領土讓步是不可避免的,烏克蘭加入北約也是不現實的。

隨華盛頓加強與莫斯科的關係,與基輔的關係繼續變得緊張。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德國公共廣播公司 ARD 周一播出的採訪中表示:他對希望與克里姆林宮開啟會談的白宮想要“取悅普京”表示遺憾。他說:問題在於,美國現在說的話對普京來說非常愉快。我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他們想取悅他。烏克蘭總統還表示:他拒絕簽署“任何東西”。

關於俄羅斯佔領的領土,澤連斯基說:“我們將拿回一切”。當被問及如果有必要達成協議,他是否會放棄烏克蘭總統職位時,澤連斯基表示,他“準備做任何事情”來“實現”持久而強大的和平”。

澤連斯基18日造訪土耳其,會晤該國總統埃爾多安並舉行會談。澤連斯基在一場記者會中抨擊美俄會談,並表示他已決定將原訂第二天2月19日正式訪問沙特的行程,延遲至3月10日,因為他不希望遇到“任何巧合“。也就是說他可能不想遇到還在那裡的美國官員。

澤連斯基表示,攸關俄烏終戰的磋商不能背著烏克蘭進行,且烏克蘭並未受邀參加美俄會談。他告訴記者:我們不想要任何人背著我們決定任何事…事關如何終止烏克蘭戰爭,不能在烏克蘭缺席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美國國務院在18日宣布,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和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當天在利雅德就烏克蘭問題舉行首場會談後,同意各自任命高層級團隊,開始努力尋覓能以持久、永續且各方均能接受的方式,儘快終止烏克蘭衝突的途徑。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俄羅斯在與美國就解決烏克蘭戰爭進行談判中的優先事項可能包括取消對俄羅斯的一些制裁,包括針對高級官員和寡頭的制裁,以及放寬對能源行業的限制。

有外交消息人士 2 月 18 日星期二告訴路透社,在巴黎舉行關於烏克蘭戰爭的歐洲小型危機峰會後的第二天下午,就傳出新消息說:法國可能計畫舉辦第二次相同主題的會議。

消息說:雖然周一有十幾位歐洲和北約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巴黎危機會議,但這一次將有更多其他國家的參與。兩個來源明確指出這些參加第二次巴黎會議的國家將可能是:挪威、加拿大、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還有捷克共和國、希臘、芬蘭、羅馬尼亞、瑞典和比利時。外交官們補充說,還有些國家表示:可以通過視頻會議參加。

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 就此信息聯繫了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但尚未獲得確認。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2 月 18 日)在 X 上表示,周一峰會前後,他分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分別通電話,並強調:烏克蘭的“持久和平”必須伴隨着“強大而可信的安全保證”。

法國總統寫道:“我們希望烏克蘭實現堅實而持久的和平。為此,俄羅斯必須停止侵略,這必須為烏克蘭人提供強大而可信的安全保障。“ 但他也承認:特朗普重返白宮“給普京總統帶來了戰略不確定性”。

據法新社諮詢的法國當局內部消息,周一的愛麗舍宮會議既定目標是“展現責任精神和我們的行動能力,以支持烏克蘭並加強歐洲安全”。而周二從法國議員獲得的一份摘要顯示:在周一會議上,與會國家表示需要為基輔達成“基於安全保障的持久和平協議”,以及歐洲國家“可以”“增加國防投資”。

歐洲各國形成了一個口號:“沒有烏克蘭參加,就沒有烏克蘭”。但對於未來歐洲軍隊可能在烏克蘭部署議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使歐洲團結的信息變得模糊不清。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如果就烏克蘭問題達成持久和平協議”,他就已經準備好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而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則認為有關這一問題的辯論“為時過早”,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看法是:若想維護烏克蘭的和平,派兵是是“最複雜和最無效的方法”。梅洛尼也在巴黎峰會中強調,美國必須參與任何有關烏克蘭與歐洲安全的討論,而且巴黎峰會不應淪為一場“反特朗普”的聚會。

據路透社最新報導:德國“明星週刊“(Stern)委託民調機構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所做的調查顯示,49%德國民眾支持派遣維和部隊至烏克蘭,44%不贊成,7%受訪者選擇不回答。

民調指出,德國西部各邦有52%民眾支持向烏克蘭派兵,前共產東德的各邦則有65%反對。在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者中,則有高達83%不贊成派遣維和部隊。

巴黎峰會第二天的2月18日,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會晤到訪的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此時正值美俄在沙特會晤。法新社報導,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凱洛格(Keith Kellogg)後在X平台發文說:“在財務和軍事方面,歐洲提供的援助超過任何其他各方,並且我們將增加(援助)。我們盼與美國合作,致力於烏克蘭實現正義和持久的和平。”

歐盟的一份聲明指出,範德賴恩會晤凱洛格時,“強調歐盟在確保烏克蘭財政穩定與國防安全方面的關鍵角色”。歐盟“總共投入1350億歐元,超過任何其他盟友,這當中包括軍事援助520億歐元,與美國援助的規模相當”。

周二到訪布魯塞爾的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15日曾經表示:歐洲“不會”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佔有一席之地。

上述說法當時就引來歐洲各國領袖的反彈。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表示:“若無歐洲參與,我們不可能就烏克蘭、烏克蘭的未來或歐洲安全架構進行討論或談判。”

利雅德會議成功獲讚譽與各方對解決烏克蘭衝突持樂觀態度

俄美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阿納多盧通訊社)

俄羅斯表示,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俄美高層會談後,美國「更了解」莫斯科的立場。同時,美國國務卿馬克魯比奧表示,在烏克蘭問題解決後,兩國關係將迎來蓬勃發展。

本週二,美俄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議,雙方就結束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進行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會談。

這場會議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上任僅一個月後舉行的,標誌著華盛頓立場的重大轉變。此前,喬·拜登政府時期,美國避免與俄羅斯進行公開接觸,並認為俄羅斯並未認真看待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問題。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在利雅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認為這次對話非常有益。我們不僅聽取了對方的意見,還互相傾聽。我有理由相信,美方更好地理解了我們的立場。”

拉夫羅夫還解釋說,俄羅斯和美國同意建立解決烏克蘭衝突的進程,並消除外交使團面臨的障礙。他補充說,雙方的會談富有成效,俄美代表團互相傾聽,並同意為全面恢復兩國合作創造條件。

拉夫羅夫進一步表示:“我們將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會晤創造條件。”

俄美會議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法新社)

第一步

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馬克魯比奧強調,如果烏克蘭戰爭結束,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關係有望蓬勃發展。

魯比奧對記者表示:“與俄羅斯建立夥伴關係有著特殊的機會。”他補充說,“開啟這些機會的關鍵是結束這場自 2022 年 2 月以來一直在烏克蘭持續的衝突。”

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在俄美會談結束後對路透社表示,雙方已開始溝通,但現在談論妥協還為時過早。

德米特里耶夫說:“我認為現在談論妥協還為時過早……可以說,雙方已經開始接觸,開始傾聽對方,並開始了對話。”

週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外交政策顧問尤里·烏沙科夫表示,俄羅斯與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會談經過4個半小時後結束,並取得成功。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烏沙科夫表示,雙方討論了普丁與川普會晤的條件。

烏沙科夫提到,普丁與川普不太可能在下週會面,並補充說,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的會面日期。

評論:

川普:我可能在本月底前與普京會面

川普表示烏克蘭戰爭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可能會在本月底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並指出週二兩國代表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會談「非常順利」。

週二,川普在佛羅裡達州私人度假勝地「海湖莊園」發表演說時,再次強調了他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戰爭的努力,並警告這場衝突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美俄官員舉行了會議,討論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問題,並討論雙邊問題,包括修復兩國關係和減輕經濟制裁。

川普表示,他對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更有信心,尤其是在利雅德會談後。

一週前,美國總統與俄羅斯總統通了電話,並表示雙方都希望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

川普批評澤連斯基

在周二的演講中,川普批評了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認為他應對戰爭的持續負責。

川普表示,澤連斯基“完全是一個無能的總統,經常發表荒謬的言論”,並補充說“他的領導導致了戰爭的持續”。

川普也批評了美國前政府對烏克蘭戰爭的處理方式,稱他的前任喬·拜登總統在這問題上的表現「糟糕且令人遺憾」。

另一方面,白宮發言人卡洛琳·萊維特表示,歐洲人不應該因為美俄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會談而感到被排除在外。

她補充說,解決烏克蘭危機需要與衝突雙方對話,並強調所有各方都應支持美國政府的努力。

背叛烏克蘭的不是川普

列昂尼德·拉戈辛

2024年9月27日,前總統川普在紐約川普大樓會見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並沒有像去年競選期間承諾的那樣,在就職後24小時內停止烏克蘭戰爭。但在他上任三週後,事情就以驚人的速度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2月12日,川普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在「真相社交」上發文稱,雙方同意共同努力,以阻止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中「造成數百萬人死亡」。隨後,川普宣布兩國可能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峰會。

2月13日,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發表演講,闡述了美國結束戰爭提議的一些具體內容。

他的言論與上屆美國政府的主要談話要點截然不同,他表示,烏克蘭不能指望恢復對其整個領土的主權,為了開始談判,烏克蘭應該放棄其北約成員國身分。

川普政府的這些言論實際上推翻了《美烏戰略夥伴關係憲章》,該憲章規定了兩國對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的相互承諾,並將烏克蘭融入歐洲-大西洋機構(北約和歐盟)確定為優先政策目標。

在川普和赫格賽斯發表聲明後,一些西方媒體迅速宣稱「烏克蘭背叛」。華盛頓確實拋棄了基輔,但這並不令人意外。拋棄一直是美國處理與烏克蘭關係的可能結果。

川普不應該為設立這個機構負責。基輔被那些承諾讓其加入北約和歐盟的人背叛了,所以它與俄羅斯作戰,拒絕在一場它無法取勝的戰爭中做出任何妥協。

在過去三年中,西方在提供武器和實施經濟制裁方面已經達到了其可行能力的上限,既不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會嚴重損害世界經濟。繼續提供這種代價高昂的支持並不能改變俄羅斯比烏克蘭更強大、更富有的現實,它能夠維持一支適應現代戰爭的軍隊,不會被大量西方最先進的軍事技術擊敗。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主要核武大國,俄羅斯在任何地區戰爭中始終擁有最終決定權——這是限制西方參與衝突的一個因素。

美國政府遲早會削減對烏克蘭的支持,因為這種支持是不可持續的。而這個決定恰好是由共和黨政府做出的。民主黨很幸運,他們不必這麼做,現在可以在國內與共和黨的鬥爭中利用這一點。

同時,儘管最近幾天烏克蘭發生了一些令人憤怒的事件,但其歐洲夥伴可能開始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 2月14日,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表示,從來沒有保證烏克蘭會作為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一部分加入北約。

這一表態與他先前的一些承諾相矛盾。 2024年12月,新任總統呂特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烏克蘭“入盟之路不可逆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北約”。

雖然烏克蘭現在似乎完全不可能加入北約,但川普政府似乎並沒有完全忽視烏克蘭。赫格塞思在回應烏克蘭對西方安全保障的要求時,提到了部署歐洲和非歐洲維和部隊觀察和執行停火的可能性。他確實排除了部署美國軍隊的可能性,並表示北約國家的維和部隊不應受到北約第5條的約束,該條款允許對任何北約成員國的攻擊採取聯合反應。

這項提議很難讓烏克蘭人放心。澤倫斯基曾多次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西方的安全保障就毫無意義。同時,克里姆林宮可能會將北約部隊部署在烏克蘭領土上視為特洛伊木馬,因此這個想法不太可能在談判正式開始時實施。

非北約歐洲軍隊對莫斯科來說應該不是問題,但奧地利和塞爾維亞等非北約歐洲國家可能只能提供數千名士兵。因此,主要部隊將不得不來自全球南方。

儘管如此,整個維和問題都被誇大了。確保穩定和平的唯一方法是建立烏克蘭真正的不結盟,並促進俄羅斯與西方的和解。

這是否意味著克里姆林宮的勝利?是的,但這是自烏克蘭被西方鷹派推入普丁的推土機以來唯一現實的結果。

與西方預測俄羅斯經濟將崩潰、政權將在戰爭壓力下垮台相反,俄羅斯在這場衝突中表現相對良好。由於巨額國防開支,俄羅斯經濟蓬勃發展,與烏克蘭人不同,俄羅斯人民實際上沒有受到戰爭影響,戰爭並未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主要因素。

顯然,普丁在戰場上是不會被打敗的。只有俄羅斯人民支持他,他才能被打倒。但西方和烏克蘭竭盡全力,透過排外言論和歧視性政策疏遠了即使是最堅定的親烏克蘭反普丁俄羅斯人。似乎鷹派人士一直想要戰爭,而不是一個更好的烏克蘭和俄羅斯。

烏克蘭面臨的選擇都很嚴峻。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演講就體現了這一點,他的演講本意是反抗,卻帶著一絲絕望。

他向歐盟提議讓烏克蘭軍隊成為新歐洲軍事力量的核心。這也不太可能奏效,因為這會讓歐盟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烏克蘭總統也試圖讓川普對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產生興趣,但川普政府卻向他發出了最後通牒,這無異於帝國主義沒收烏克蘭的資源。

但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他的國內觀眾。澤倫斯基需要證明他已經嘗試了每一條途徑,甚至是最不可能的途徑,而西方仍然背叛了他。這樣,他就可以屈服於不可避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