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088天:澤倫斯基籲建歐洲軍隊 稱入會北約才有安全保證,澤倫斯基拒簽與美礦產協議 稱未保障烏克蘭利益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據北約稱,截至2024年底,這場戰爭已造成約100萬士兵喪生,其中包括40萬烏克蘭人。俄烏戰爭將滿3年,莫斯科當局近來加強空襲烏克蘭,幾乎每天都派出大量無人機進行襲擊。

2023年1月15日,烏克蘭第聶伯羅的一棟公寓樓因俄羅斯導彈襲擊而嚴重受損,急救人員在現場疏散一名婦女 (路透)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088天。

德國與烏克蘭15日簽署了一項關於為烏克蘭難民在德國建立一個「團結中心」(Unity Hub)的諒解備忘錄。 「團結中心」將位於柏林,將成為德國的烏克蘭難民的聯絡中心。自2022年以來,德國已接收了來自烏克蘭的約120萬難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路透社)

2025年2月16日最新進展:

戰鬥狀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一架俄羅斯無人機擊中了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為控制輻射而建造的封閉結構,但在火災被撲滅後,情況恢復穩定,輻射水平恢復正常。國際原子能總署證實了這起爆炸事件。

♦烏克蘭空軍稱,俄羅斯夜間出動 133 架無人機在烏克蘭各地發動了攻擊。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其部隊已控制了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地區的兩個前線定居點和該地區庫拉霍夫市外的一個村莊。該部還報告稱,俄羅斯軍方上個月聲稱已佔領澤列涅波列、維利卡諾沃西爾卡和達赫內。

♦烏克蘭軍方證實這些地點遭到攻擊,但並未證實俄羅斯已佔領這些地點。

♦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作戰的北韓軍隊傷亡人數已達 4,000 人,其中三分之二喪生。澤連斯基表示,北韓軍隊的士氣因戰場損失而「崩潰」。

♦澤連斯基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支持,烏克蘭在俄羅斯持續入侵下倖存的「可能性很小」。

♦烏克蘭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Mykolaiv)15日發生一起恐怖爆炸事件,導致2人死亡、6人受傷。外媒指出,一名烏克蘭女子疑似被俄羅斯特務欺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攜帶裝有炸藥的包裹,成為駭人的「人肉炸彈」。

《每日郵報》報導,這場爆炸的死者為一名身分不明的女子和一名軍人。儘管俄羅斯媒體聲稱這名女子是自殺式炸彈客,對烏克蘭軍隊招募人員懷恨在心,但烏克蘭官方認為事實並非如此。警方已針對此起爆炸案及死亡事件展開刑事調查。

人權

♦根據《基輔獨立報》報道,烏克蘭已確保被強行帶到俄羅斯佔領區的8名兒童被歸還。

♦根據烏克蘭資料庫「戰爭兒童」顯示,自戰爭開始以來,至少有 20,000 名兒童被從烏克蘭帶到俄羅斯佔領區或俄羅斯本土。

♦美國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舉行會晤 (法國媒體)

澤倫斯基籲建歐洲軍隊 稱入會北約才有安全保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慕尼黑的一場演說賣力向歐洲喊話,主張「建立一支歐洲軍隊的時候到了」,認為歐洲軍力夠強才能把美國拉住,並稱北約會員資格或另立一個歐洲安全聯盟才是烏克蘭的安全保證。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上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的演說三度獲得全場起立鼓掌致敬。在美國川普政府片面強勢推進俄烏和平的壓力下,他訴求歐洲「為你們自己的安全採取行動」。

澤倫斯基一開場就提及俄軍在昨天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日攻擊烏克蘭境內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防護罩,指其不只對烏克蘭,而是對全歐洲的能源安全帶來威脅,且顯示俄國並不想要和平。

車諾比核電廠防護罩遇襲 烏克蘭批俄羅斯射無人機 克里姆林宮否認

他表示,有情資指俄羅斯今年夏天將運送大量攻擊性無人機到白俄羅斯,「也許是針對你們(歐洲),我們需要面對現實,在俄羅斯攻擊另一個國家之前,我們能作什麼?」

澤倫斯基還說別小看正在協助俄國的北韓軍隊,因為北韓正在學習如何打一場現代戰爭,他詢問台下許多來自歐洲政府、軍方或智庫的觀眾「你們準備好了嗎?」

他主張必須建立一支整合的歐洲軍隊,不只需要資金,也需要人員,而烏克蘭過去3年阻擋俄軍進一步挺進的經驗,以及已與歐洲國家合作製造無人機,可對此作出貢獻。他問台下,如果俄軍進犯,是否能作到烏克蘭那樣程度的犧牲抵抗和反擊。

他並強調歐洲擁有軍隊不是為了取代美國,而是「使美國(願意)站在一個強大的歐洲身旁」。

這位精明的演說家還針對歐洲痛點挑釁,「沒錯,美國需要歐洲作為一個市場,但作為一個盟友?我不知道」。

他說歐洲需要一個聲音,而不是許多聲音,「如果不是布魯塞爾(作決策),那麼就是莫斯科」,這番話使台下氣氛一度凍結、有人嘩然,但他接著直言「這就是地緣政治,(否則)俄羅斯會把歐洲撕裂」。

澤倫斯基提及布魯塞爾,指的是歐洲聯盟(EU)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總部所在,許多歐洲國家雖加入這兩個結構緊密的組織,但各國為不同利益考量,或為保留自身權力而不願擴大集體決策範圍,常使共同決策時機延宕或力道不足,是長期以來的痛點。

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是俄烏戰爭走向和平的必要條件,但川普政府日前表達美國無意投入其中。

澤倫斯基坦言,他不相信沒有美國加入的安全保證,但唯有歐洲夠強大,美國才願參與其中。他主張的安全保證是烏克蘭加入北約,或者另一個在歐洲的類似北約同盟,納入烏克蘭為同盟的邊界。

「我們不能只同意停火而沒有安全保證、無法阻止俄羅斯(再犯)」,他說,如果這場戰爭以錯誤的方式結束,那將為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留下一個只知殺戮的軍隊。

澤倫斯基在演講後被主持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播艾曼普(Christiane Amanpour)問到與川普的通話,他坦言對川普先與蒲亭通話後再打給他「不高興」,但川普不打給他會更糟。

對於川普政府上台以來官員部分言論顯得不同調,他表示「老實說,不只我,所有人都得適應這件事」。

對於他暫停總統選舉,被蒲亭揚言「不與不合法的烏克蘭總統對話」,且部分民主陣營人士也有微詞,澤倫斯基強調他正聚焦在國家的生存,關心的不是個人的未來,而是烏克蘭的未來。

他數次疾呼「沒有烏克蘭(參與),就沒有關於烏克蘭的決定;沒有歐洲(參與),就沒有關於歐洲的決定」,強調川普、蒲亭、他或任何人都不能獨自決定和平方式,必須共同參與。

艾曼普最後因她忍不住為澤倫斯基的幽默笑出來而致歉。這位喜劇演員出身的總統在此關鍵時刻面對國際要人,一面欲對險峻萬分的情勢力挽狂瀾,一面仍能說笑,他回應:「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微笑。」

澤倫斯基拒簽與美礦產協議 稱未保障烏克蘭利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基輔與華府商討中的關鍵礦產協議「尚未準備好」,因為協議內容尚未包含基輔希望納入、旨在保護其利益的條款。

路透社報導,川普希望迅速終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基輔則渴望尋求安全保障,以確保達成和平協議後不會再度遭到入侵,因此這項協議對於基輔爭取川普的支持可謂至關重要。

澤倫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記者會上表示,烏國與美國的礦產協議「尚未準備好,無法保護我們的利益。」

「協議內容必須以具備法律效力的方式正確無誤地寫下來,這是一項投資案…目前我還沒有在(協議)文件中看到這種(互惠)關係。」

澤倫斯基做出上述宣布的前一天,烏國官員向美國遞交協議草案。本月12日,川普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澤倫斯基分別通話。

澤倫斯基上週接受路透採訪時曾概述該協議的輪廓,並展示1張顯示眾多礦藏的地圖。當時他表示,烏克蘭願意與美國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烏國蘊藏豐厚的稀土、鈦、鈾、鋰等礦產,但基輔不會「白白贈送」它們。

川普尚未承諾繼續向基輔提供重要的軍事援助,僅表示希望從烏國獲得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物,而且基輔必須「爭取」華府的支持。

 

政治和外交:

♦波蘭外交部長席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說,歐洲國家不會為了應對俄羅斯的威脅,而建立一支統一的軍隊。

♦一位美國議員和一位熟悉該計劃的消息人士星期六(2月15日)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官員未來幾天將在沙特阿拉伯會晤,開始旨在結束莫斯科在烏克蘭近三年戰爭的談判。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與澤連斯基進行的首次會晤中表示,川普政府希望烏克蘭和東歐能實現「持久、持久的和平」。萬斯表示,美國不希望達成一項「幾年後東歐就會陷入衝突」的決議。

♦澤倫斯基在與萬斯會談時,要求在未來達成的任何和平協議中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法國總統馬克宏重申了他的觀點,即「只有烏克蘭才能推動與俄羅斯達成穩固持久和平的談判」。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稱,美國新政府最近關於烏克蘭的言論「笨拙」且「錯誤」。

♦歐盟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警告稱,強迫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糟糕的和平協議將損害美國利益。

♦萬斯在會見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和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時表示,北約成員國必須增加軍費開支,以便美國能夠更加關注亞洲事務。

♦匈牙利總統歐爾班表示,他相信隨著烏克蘭戰爭的結束,川普政府將重新與俄羅斯的經濟和能源網絡建立聯繫。

♦美國總統川普直言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天則在電話中告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英國信守「烏克蘭正走在加入北約不可逆的道路上」立場。

魯比奧與拉夫羅夫通話 重申川普致力於結束烏克蘭戰爭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週六(2月15日)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話,重申美國總統川普」致力於推動結束烏克蘭戰爭」。路透社消息:魯比奧等美國高級官員將前往沙特,安排川普與普丁會面;魯比奧週六晚間抵達以色列,開啟中東訪問之行。

法新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週六在聲明中稱,魯比奧在與拉夫羅夫的通話中表示,川普政府致力於尋求解決烏克蘭衝突的方案,魯比奧並與拉夫羅夫探討了在其他雙邊問題上合作的可能。

這通電話是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本週三通話的後續行動。川普與普丁在通話中同意「立即啟動烏克蘭和平談判”,並探討透過外交途徑結束衝突的可能性。

此外,川普也表示,他計劃於沙烏地阿拉伯與普丁會面,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俄羅斯外交部也證實了這通通話,並表示雙方同意恢復對話並在烏克蘭問題上展開合作。

另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高級官員將在未來幾天,與俄羅斯及烏克蘭的談判人員,在沙烏地阿拉伯展開和談。

路透社引述一名國會議員及一名消息人士說,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等高級官員,將前往沙烏地阿拉伯。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據他所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獲邀參加這次會談。他說,會談旨在安排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丁和澤連斯基之間的會面,以最終結束衝突,以實現和平。

澤連斯基週六表示,”烏克蘭永遠不會接受任何在基輔背後達成的和平協議,也不會接受沒有基輔參與的協議”

烏克蘭曾多次表示,希望與美國和歐洲共同製定聯合戰略,然後再舉行與川普及普丁的會晤。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抵達以色列 開啟中東訪問行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週六晚間抵達以色列,開啟其中東訪問之行,隨後他還將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

魯比奧搭乘的飛機已降落在特拉維夫附近的本古里安機場(Ben Gourion Airport),隨後他將前往耶路撒冷。魯比奧預計將在周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討論川普提出的接管加薩地帶的方案。加薩地帶已因戰爭持續15個多月而嚴重破壞。

美俄烏問題特使:歐洲不會參與烏克蘭和平協議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今天表示,歐洲「不會」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占有一席之地。之前華府向歐洲各國發出1份調查問卷,詢問他們能為基輔的安全保障做出什麼貢獻。

路透社報導,本週川普在沒有事先與歐洲盟友或基輔磋商的情況下致電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並宣布立即啟動烏克蘭和平談判,此舉讓歐洲盟友大感震驚。

川普政府官員近日也明確表示,他們希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歐洲盟友在區域事務上承擔起主要責任,因為美國現在面臨其他優先要務,包括邊境安全和對抗中國。

凱洛格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上被問及是否能保證烏克蘭和歐洲代表都會坐到談判桌上,他回應:「針對最後一個問題(關於歐洲是否能參與談判),答案就如你所說,是否定的。」

他表示,烏克蘭「當然」會參與談判,還說如果不讓烏國參與談判是「愚蠢」的決定。

上述說法立即引來歐洲各國領袖的反彈。

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在會中表示:「若無歐洲的參與,我們不可能就烏克蘭、烏克蘭的未來或歐洲安全架構進行討論或談判。但這也意味歐洲需要團結起來。歐洲需要少說多做。」

史塔布還說,美國向歐洲發出的問卷「將迫使歐洲思考」。

一名歐洲外交官表示,美國的問卷共包含6個問題,其中一題詢問歐洲各國「準備部署多少士兵」。

凱洛格在會中表示,旨在終結俄烏戰爭的談判可能聚焦於俄羅斯的領土讓步和蒲亭的石油收入。

「俄羅斯確實是個石油國家」,因此西方國家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以有效執行對俄制裁。

凱洛格發表上述言論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會中賣力向歐洲各國喊話,主張「建立一支歐洲軍隊的時候到了」,認為歐洲軍力夠強才能把美國拉住,並稱北約會員資格或另立一個歐洲安全聯盟才是烏克蘭的安全保證。

川普找俄談結束烏戰 法國擬召開歐洲峰會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就結束烏克蘭戰爭直接找俄羅斯對話後,波蘭外長表示,法國將於17日召開歐洲峰會因應局勢。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波蘭外長席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小組會議指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提出在巴黎舉行歐洲領袖峰會。

席科斯基並在社群媒體X透露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屆時將出席在巴黎的峰會,還說「我們須展現實力與團結」。

法國總統府辦公室表示歐洲各國領袖正討論舉行一場「可能的非正式會議」,但未說明日期,也未具體列出可能與會者。

美國總統川普12日說他已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通過電話,並下令「立即」展開烏克蘭議題的談話,消息一出震驚歐洲各國領袖。

川普這項宣布,讓歐洲各國領袖憂心自己將被排除於終止俄烏戰爭的談判之外。

14日登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將一連舉行3天,俄烏戰爭議題是本屆會議重中之重。

4位不願具名的外交官員透露,擬議中的峰會將邀請何人出席,都還在討論;其中2人透露,非歐盟成員英國已獲邀。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否受邀還暫不明朗。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也呼籲歐洲人團結一致

他在慕尼黑表示:“對我的歐洲朋友,我想說,參與辯論的方式不是抱怨你是否能參與談判,而是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想法,增加國防開支。”

法國總統府官員週六表示,法國正與盟友討論就這一議題舉行歐洲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可能性。

凱洛格在會上表示,旨在結束俄烏戰爭的談判可能集中在俄羅斯的領土讓步和針對普丁石油收入的問題上。

他說:「俄羅斯實際上是一個石油國家。」他還補充說,西方需要在有效制裁俄羅斯方面採取更多行動。

在凱洛格的聲明發布前不久,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建立一支歐洲軍隊,表示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的保護,只有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贏得華盛頓的尊重。

澤連斯基表示:“說實話,現在我們不能排除美國在歐洲面臨威脅時可能拒絕支持的可能性。”

歐洲國家主要在北約框架內進行軍事合作,但多年來各國政府一直拒絕建立單一歐洲軍隊的呼籲,認為國防是國家主權問題。

王毅見烏克蘭外長 :期望達成和平協議

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烏克蘭外長瑟比加。(新華社)

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於當地時間15日晚間會面。王毅強調,中國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期望達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所有當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協議。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今天發布,王毅稱中烏友好有傳統基礎,兩國在2011年就已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雙邊關係保持著正常發展。近年來,中國一直是烏克蘭第一大交易夥伴。這在當前形勢下來之不易,也展現了雙方合作的潛力和空間。

王毅表示,中國視烏克蘭為朋友和夥伴,始終從長遠角度看待並推進中烏關係,願和烏方一起排除不利因素,推進雙邊關係,展開務實合作。希望烏克蘭繼續確保中國在烏機構和人員安全。

對於俄烏戰爭,王毅表示,中國始終為和平奔走、為促談努力。事實和形勢發展再次證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應該」、「三點思考」等原則主張客觀公正、理性務實,將繼續以此為遵循,為政治解決危機、實現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強調,中國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期望達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所有當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協議。中國和全球南方國家發起的「和平之友」小組將繼續匯聚勸和促談的共識。

中國外交部官網發布的這篇文章中也記錄西比哈(Andrii Sybiha)的談話。

根據這篇文章,西比哈向王毅表示,烏中一直保持聯繫溝通,兩國人民彼此友好。烏中合作互利共贏,為兩國人民帶來利益。烏克蘭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願和中國加強交往合作,進一步令兩國戰略夥伴關係更密切,將繼續全力保護中國機構和公民安全。

西比哈稱,「烏克蘭高度重視中國大國影響,讚賞中方秉持客觀平衡立場,期待中方為實現全面、公正、可持續和平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