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陝西故事,展現中國力量-第十七屆陝西電視金鷹獎紀錄參評作品評析

導讀

紀錄片作為一種獨特的影像敘事方式誕生於電影時代,具有獨特的真實性和非虛構性。它是現實的鏡像、文化的容器、也是時代的晴雨錶。從其誕生之日起紀錄片就承載著記錄歷史、刻畫現實、傳承文化與提升審美的社會責任,也肩負著為國家和民族留下影像史記的使命,其文獻價值不容忽視。2016年後電視紀錄片作為獨立類別被正式納入金鷹獎的評選範疇,這不僅體現了該獎項對紀錄片藝術的重視和認可,也為紀錄片創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展示機會和榮譽認可。通過這一國家級平臺,越來越多優秀的紀錄片作品獲獎,它們共同構成了一部鮮活的當代紀錄片發展史,也是一部時代變遷史。

陝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山水人文景觀,這為我省紀錄片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和靈感。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不僅改變了紀錄片的傳播路徑,也深刻地改變著紀錄片的話語系統、生產方式和觀看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紀錄片的忠實觀眾,不僅促使紀錄片在話語風格上更加符合網路傳播生態,也間接推動了紀錄片的商業化進程。

本文選取第十七屆陝西電視金鷹獎紀錄片參評作品為案例,審視其創作理念、敘事方式和傳播策略,理性把握我省電視紀錄片的創作與生產現狀,在自我反思中挖掘文化資源所承載的時代內涵、人文精神與科學底蘊,探索如何以數智化的方式呈現更具親和力、穿透力和共情力的紀錄片精品。

回顧:大時代裡的微表達

(一)時代風貌的地域性呈現

陝西省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國際合作、城鄉建設、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均取得喜人成果,展現出了全新地域時代風貌。在這些宏大主題背景下,我省紀錄片大多從微觀視角出發,以個體微觀敘事向陝西地域共同體敘事過渡和延伸。紀錄片中既有主題人物的生動描繪、地域特色的豐富展現,也有地域精神的深刻揭示,這種聚焦地域資源、借助個體敘事彰顯時代精神的創作思路成為我省紀錄片在時代主題創作上的一致追求。

比如紀錄片《秦風吹過帕米爾》以“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為契機,通過第一人稱的溫馨敘述和青春視角,深情描繪了主人公參與國際交流的心路歷程,使觀眾仿佛親歷其境,瞭解中國陝西與中亞各國在醫療、教育、經貿、考古等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友好往來,感受跨文化交流的獨特魅力。影片不僅回顧了過往十年的輝煌成就,更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時代精神,展望了中國與中亞攜手共進的美好未來,充分展現了陝西省在“一帶一路”倡議實踐中的重要作用,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與決心,詮釋了當代中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時代風貌。

依託于陝西省豐富的自然地理資源和動植物資源,《守望秦嶺》創作團隊歷時十二年,深入陝西秦嶺,通過記錄秦嶺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鹮等珍稀物種的生存繁衍,全面展現了秦嶺的自然之美與生態之韻。同時,影片還宣揚了陝西省在保護秦嶺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艱辛付出和成果,展現了守護者在保護秦嶺工作中的奉獻與堅守,生動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更體現了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與實踐。通過《守望秦嶺》,觀眾得以深入瞭解秦嶺的生態價值,感受中國在新時代背景下對綠水青山的堅守與呵護。

再比如城市紀錄片《中國硒穀》以陝西省安康為例,深度挖掘“硒”作為安康的獨特資源,如何從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動能,引領城市新發展。影片中,歷任領導者的遠見卓識、市場主體的蓬勃活力及全民參與的熱烈氛圍,共同繪就了一幅地方富硒產業興旺的圖景。紀錄片緊扣時代脈搏,回顧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康考察,提出“硒資源轉化”的重要指示,彰顯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的發展路徑。

(二)歷史人文資源的特色挖掘

陝西省不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亦是紅色革命的熱土。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承載著深厚的紅色血脈與精神財富。因此,我省歷史文化紀錄片的創作題材聚焦歷史人文和紅色革命兩個維度進行縱深挖掘。

一方面,陝西省作為歷史文化悠久的文化大省,文化遺址星羅棋佈、非遺項目各具特色、文化精神歷久彌新。這些極具文化價值的古代文化資源不僅為我省紀錄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主體,也為新時代影像書寫的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注入了創新動力,成為創作的主要敘事切入點和內容抓手。

比如動畫紀錄片《北宋帝陵》就與國內多名資深動畫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展開合作,由國內頂尖動畫製作人員和拍攝團隊製作完成,採用遺址現場拍攝與數位動畫相結合手法,聯合運用三維動畫復原、增強現實、文物動畫,CG插畫、航拍、延時攝影等表現手法,重現歷史場景,呈現真實畫卷,讓觀眾得以脫離現實時空限制,穿越進遙遠時代,感受北宋王朝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和北宋帝王與著名歷史人物的成敗得失。

紀錄片《千年陝菜》著重講述陝西各地耳熟能詳的經典美食,精彩展現了每種美食製作的前期準備和烹飪過程,同時深度挖掘了每一道菜品背後的文化淵源,讓觀眾在熟悉的記錄主體中深化對美食文化的感知,喚醒地域記憶和情感依戀,在地域美食的引導下增強對陝西文化的認同感和傳承美食文化的責任感,從而使本土觀眾主動參與到陝西美食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活動中來。

另一方面,我省紀錄片創作團隊圍繞既有紅色文獻展開了對抗戰老兵、解放戰爭親歷者的“搶救式”採訪,對紅色革命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時代英雄進行紀實呈現。不僅以影像的方式保存了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並且以故事化的敘事方式還原了崢嶸歲月裡的英雄風貌,激發了人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紅色檔案資源的教育價值。

大型文獻紀錄片《東渡!東渡!》通過歷史文獻、回憶文章、田野調查、口述歷史、遺址拍攝、專家採訪等手段真實記錄並深刻解讀了工農紅軍慨然東渡、奔赴抗日戰場的歷史往事,以充實的影像資訊、豐富的講述維度記錄了這段中國人民應該永遠珍藏於心的國家記憶。

紀錄片《我們從延安走來》圍繞《脊樑》《求是》《為民》三個主題,有人物、有細節、有溫度,精心選用了近50個故事,加上耄耋老人的質樸講述,還原出中國共產黨人克己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形象,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該片還展示了大量的歷史文物資料和革命舊址遺跡,讓歷史文物活起來。如由延安自製毛邊紙製成的、印有毛澤東親筆題詞“實事求是,力戒空談”的中共七大筆記本,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史料真實呈現出延安時期的歷史風貌。

(三)人間煙火的動人書寫

在時代蓬勃發展的光輝之下,身處浪潮中的人民生活同樣千姿百態、熠熠生輝。在地域中任何一個個體的生活方式的選擇、對價值精神的堅守、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和期待,無不是地域宏觀發展的微觀映射,而聚焦于小人物的記錄方式本身就是社會人文關懷的體現。我省本次參評的部分紀錄片以平民視角記錄平凡人物的悲歡離合,用鏡頭語言呈現了一幅人人各盡其責、民眾攜手並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圖景。

比如紀錄片《大山裡的夫妻哨》圍繞在林區瞭望臺上堅守了17年的付紅建、王俊英夫婦,細膩地刻畫了他們如何在簡陋而艱難的條件下默默守護著5.33萬公頃的廣袤林區。影片中,兩人日復一日的堅守、面對困境時的堅毅不拔、多次準確報告火警,為國家挽回高達300余萬元經濟損失。該片不僅是對付紅建夫婦無私奉獻精神的崇高致敬,也深情地向所有在平凡崗位上默默付出的工作者表達了敬意。

在紀錄片《青青沃野追夢人》裡講述了主角鄭力行放棄城市“光鮮”工作,回鄉創辦有機農場的故事。影片通過“新農人”的真實敘述,生動展現了生態農業發展的酸甜苦辣與豐碩成果。從初期挫折到轉虧為盈,再到影響周邊村民,鄭力行的堅持與創新詮釋了人才振興鄉村的力量,激勵著更多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

省思:守正出奇方得制勝之道

 (一)立足本土:搶救式發掘本土文化資源

與電影、電視劇相比,紀錄片具有更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縱覽我省的紀錄片創作大多立足本土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紅色文化基因進行深度挖掘與紀實表達,依託文獻史料和親歷者的搶救性採訪扣動崢嶸歲月中家國情懷的情緒按鈕,喚醒觀眾的地域文化記憶,強化其認同感與歸屬感。其中歷史文化紀錄片和紅色文獻紀錄片成為我省紀錄片譜系中的典型代表。

比如依託于陝西豐富的文博資源與眾多考古現場,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的《中國·考古》創新性將舞臺放置於考古現場,力圖與考古人員同步工作、同步思考,最大限度的展現考古解密的魅力。漢中廣播電視臺的《紅色記憶》將口述史與資料印證相結合,搶救性採訪了尚健在的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建政、抗美援朝等歷史事件的老一代革命者們。通過記錄他們的親身經歷,真實還原紅色革命史實,讓觀眾重溫那段光輝歲月中的理想與信仰。

由此可見,本土資源是紀錄片重要的素材庫,不僅彰顯了地域特色,也使得紀錄片更具獨特性與辨識度。陝西悠久的歷史人文資源折射著華夏文明的東方智慧,紅色文化資源是我黨在革命年代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二者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和精神追求。我省紀錄片創作始終立足這一文化優勢,以影像之美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二)與時俱進:創新性表達經典議題

紀錄片不僅在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它本身也是技術反覆運算與文化演進的載體。在過去的10年間,劇情化與動畫化紀錄片已成為紀錄片界的新興趨勢,其中不乏如《何以中國》和《中國》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作品。在我省的參評紀錄片中,依託新技術實現經典議題創新表達的作品層出不窮。    比如《北宋帝陵》作為全國首部大型編年體宋陵歷史題材動畫紀錄片,不僅得到了國內多名資深動畫藝術家和歷史學家精心指導,同時還運用三維動畫復原、增強現實技術、CG插畫、航拍以及延時攝影等表現手法,生動展現了北宋王朝167年間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戰神之英雄崛起》也是一部歷史類動畫紀錄片,這部作品以動畫手段呈現了熱血激情的戰鬥場面和動人心弦的情節轉折,引起觀眾的觀看興趣,締造符合歷史時代風貌、傳遞正面價值觀念的精神導向,使歷史文化走出書本、從內到外達到市場的正效益,實現積極向上的社會反響。

歷史類紀錄片作為歷史文化的有機載體,是民族文化最有效的宣傳方式之一,它能將歷史文獻中的各種記載碎片生動形象的貼合在一起,以動人的故事、精彩的歷史再現等方式將這些僅存的文字記錄進行複刻與立體呈現。而我省的優秀紀錄片創作以動畫手段進行歷史紀錄片製作,無疑是一種頗具創新價值的表達方式,不僅豐富了紀錄片的表現手法和敘事能力,還能夠超越原有事件的格局,展現更廣泛的適用性與敘事重構。

(三)見微知著:凡人視角下彰顯時代力量

21世紀開闢的“大片敘事”不同,當下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碎片化視聽習慣的建立,紀錄片領域表現出對“小切口、大歷史、正價值”的創作偏好。聚焦我省參評紀錄片的敘事視角,更多倚重凡人視角下的時代力量展現,以溫暖的人間煙火折射出極具共情價值的理想信仰。

比如《我與蒼鷺是鄰居》通過呈現方忠山和村民們精心守護蒼鷺二十年的感人故事,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主題在記錄中自然昇華。並由此隱喻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人血液裡的生態觀,是中國人骨子裡的處事哲學。再比如《“信義老農”趙來發》以扎實細緻的採訪和生動豐富的電視畫面,向觀眾講述了視誠信比命重的“信義老農”趙來發自強自立,以十倍于常人的努力,堅持替子還債50余萬元的事蹟。不僅呈現了這位“陝西好人”的優秀品質,也生動刻畫出了三秦兒女的集體群像,成為時代精神的信義注腳。

以上紀錄片創作過程中所秉持的“凡人視角”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發展理念,這一敘事導向不僅提升了觀眾的觀影體驗與參與熱情,還增強了紀錄片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推動了紀錄片創作風格與手法的創新,也有利於引導紀錄片在未來的創作中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展望:國際視野下的突圍之路

縱覽我省紀錄片的創作現狀,基於豐厚的文化沃土、多元化的技術呈現和平民化的拍攝視角已經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彰顯時代精神內涵、引領 的優秀紀錄片作品。但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和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運用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開創國際傳播新局面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承載向國際觀眾呈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歷史使命。未來的紀錄片創作實踐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著手拓展。

(一)敘事視野國際化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在海外引發熱烈反響、博主李子柒發佈的田園生活短視頻在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臺走紅,我們看到了中國故事“出海”的希望。我省紀錄片創作應將歷史的縱深感和國際化視野相結合,進行經緯線索的精細化梳理和巧妙編織,尋找到跨文化傳播中的最大公約數,實現我省紀錄片的成功出海,為塑造國家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賦能。同時可以通過中外合拍、合作傳播的方式“借船出海”,既注意從源頭增強中國製作方的話語權,又在節目創意、研發階段與海外製作機構深度合作,從而提升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影響力,改變部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和思維定勢。

值得注意的是,紀錄片出海交流需要消除傳播上的天然文化隔閡,這就需要精細化的前期調研和分眾化的精准傳播。不能將海外籠統地視作一個整體,而要針對不同文化圈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注重地域多元化,強化除歐美外的英語國家、東南亞地區的傳播,更大程度地傳播中國聲音。

(二)敘事形態輕量化

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一種以微為美、平等多元的“微文化”逐漸形成,微敘事成為這種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微敘事是由大眾媒體轉型而新生的知識傳達範式,它代表了反宏大敘事的新方法論形態。旨在較短時間內用口語化、情景化的語言生動講述故事、清晰再現形象和準確表達意義,其“短小”、“微型”,卻也形神兼備,既涵蓋了敘事的所有要素,也呈現出敘事特有的微型特性。微紀錄片以用戶為主體的創作範式在反向激發用戶消費熱情和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的同時,也重塑了紀錄片固有的敘事話語與敘事模式。未來的紀錄片創作可以從微切口、微講述和微時長三個維度入手,充分發掘用戶參與的熱情,在互動式內容生產中實現人際網路的微傳播。

(三)內容生產IP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的這句話在全世界廣為流傳。在國際紀錄片市場發展繁榮的背景下,中國紀錄片市場卻一直沒能走出“低收視率”、“賠本賺吆喝”的陰影。以電視臺和電影廠為核心的中國紀錄片主流基地難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商業資本的進入讓紀錄片創作的資金來源更為靈活,高投入的資金規模有利於提升紀錄片的製作水準,多元化的商業需求也幫助小眾題材的紀錄片打開了視窗。

比如《茶界中國》就為商業紀錄片的市場化探索提供了新鮮的經驗。茶葉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可溝通性。該片一方面擯棄了傳統的創作者視角,以使用者思維(市場思維)倒推作品的市場定位、創作理念和敘事策略。另一方面創作團隊始終堅持紀錄片的文獻思維,以嚴謹、客觀的態度進行資料搜集、前期調研和邏輯推演,以常識之心鑄就了這部紀錄片的品牌IP,並在播出後依然保持其熱度和持續發酵的能力,為後期的品牌聯名、市場化運營提供了契機。

結語

紀錄片作為一種影像媒介,通過傳播釋放其多元功能,這種功能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陝西省紀錄片的創作現狀近年來呈現出精品力作不斷湧現、主題多元且內容創新、製作水準不斷提高和國際傳播能力增強等特點。未來,如果在深耕本土文化、拓展國際視野、強化技術創新和推動產業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必將為陝西紀錄片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入圍2024年第3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紀錄片提名名單的16部作品也給我省紀錄片創作提供了意義深遠的啟示。從選題上聚焦家國情懷與百姓生活,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在敘事方式和拍攝手法上要勇於打破傳統框架、借助新技術元素探索更多可能性;紀錄片在展現祖國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的同時,應自覺承載人文關懷和文化傳承的價值與使命,引發觀眾對現實問題的持續關注和理性思考。

總之中國電視金鷹獎作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及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電視藝術大獎,其評獎標準具有權威性、專業性和綜合性。多年來,金鷹獎電視紀錄片獎堅持以觀眾為導向,不斷調整獎項設置,以更好地表彰優秀的電視紀錄片作品。未來我省紀錄片創作在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實現創新表達的同時,也應密切關注入圍金鷹獎電視紀錄片獎項作品的藝術風格和敘事策略,以他山之石激發靈感、累積經驗,發掘並書寫更多具有中國力量的陝西故事,爭取早日提名金鷹獎電視紀錄片獎項。

作者簡介:

景琦 陝西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馮鴿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