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深圳10月31日電 (記者 索有為)北京時間10月30日24時,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胡政研究員、中山大學賀雄雷教授和何真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早期腫瘤多克隆起源的普遍性,同時揭示從多克隆到單克隆轉變的演化模式。
據瞭解,腫瘤的形成是一個複雜而神秘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利用體細胞遺傳標記發現,在一些腫瘤的早期病變過程中,腫瘤的起源並非來自單個細胞,而可能是由多個獨立突變的細胞共同啟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多克隆起源”。然而,隨著癌症基因組學時代的到來,且基因組學數據普遍支持腫瘤是單克隆的,“多克隆起源”這一發現普遍不受重視。
2020年4月,胡政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完成博士後訓練後加入深圳先進院,擔任課題組長,帶領團隊在早期腫瘤發生機制方向開展係統研究。
胡政團隊與合作者運用小鼠模型和高分辨率細胞譜系示蹤、單細胞轉錄組測序以及人群隊列樣本的基因組測序,從多維度對早期腸癌病變中的克隆結構和細胞相互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剖析。首次揭示了早期腸癌從多克隆到單克隆轉變的新模式和關鍵環節,為理解腫瘤早期演化打開了新的視角。
“該研究標誌著對腫瘤早期發生過程的認知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不僅突破了經典的單克隆起源理論,還拓展了我們對腫瘤異質性起源及其演化的理解,為精準醫學的早期干預策略開闢了新的方向,有望推動腫瘤精準醫學向前邁進,為腫瘤防治提供科學依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詹啟敏對該成果評價道。(完)
來源中新社